立足学生成才做好中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衔接

2014-05-29 00:20李艳
成才之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衔接成才德育

李艳

摘 要:小学、中学德育目标体系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分解设计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握好小学、中学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衔接,这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德育;目标;内容;衔接;成才

小学、中学德育目标体系是按照德育总目标分解设计出来的。这种分解设计始终遵循通观总揽、统筹兼顾、整体和谐的原则,对小学、中学各个教育阶段学生思想品德进行统一要求,对小学、中学品德结构的整体性,各学段学生的具体特点等因素统筹兼顾,经过综合、分解、再综合的过程构建。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握好小学、中学德育目标、内容的和谐衔接,防止出现倒挂或脱节、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问题。

一、小学与中学德育目标的和谐衔接

(1)小学与中学德育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小学与中学德育要按已确定的学校德育总目标,依序构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 “教育内容分类目标”和“德育分类目标”,注意相邻学段目标内实现目标要素在小学、中学教育阶段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例如,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都体现了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小学生要知道自己是中国公民,要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的版图,会唱国歌。而中学生则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有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了小学、中学德育目标体系中整体性与层次性有机结合的鲜明特征。

(2)小学与中学德育目标的阶段性与有序性的统一。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的规律之一就是品德在不同年龄阶段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和品德发展的渐进性。小学和中学德育目标体系的分解和组合,也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例如,在小学阶段主要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五爱”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诚实、友爱、活泼、勇敢等品质,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升入中学打好思想道德基础。中学阶段德育的重点是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综上可以看出,从小学到中学各阶段的德育目标的重点,体现了德育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若没有小学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中学阶段的“三观”教育就没有良好的基础。这种阶段性与有序性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是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目标体系的着眼点。

(3)小学与中学德育的现实性与导向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导向性的统一即适应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在一段时间里,要求小学、中学的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都要具有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结果是不能达到预期的。小学、中学德育一定要客观认识现实、立足现实,再面向未来。德育目标既要从现实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又要从着眼未来出发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二、小学与中学德育内容的衔接

(1)内容完整,不可割裂。德育内容要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德育的最高目标,反映德育的总体要求。用以形成学生完整思想品德结构的德育基本内容必须是系统连续的统一整体。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内容,而德育的其他基本内容也必须合理加以安排。例如,在小学阶段,除了重点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外,应适当安排一些浅显的、启蒙性的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德育内容的具体组织实施中,一定要立足于把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做到全面把握,统筹实施。

(2)螺旋上升,不可简单重复。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重视德育内容的衔接,达到积善成德。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常会出现思想上的波动。德育工作内容的安排要有计划地循环扩展,巩固深化,内容不能简单地重复,而是要持续培养,循序渐进。

(3)循序渐进,不能跨度太大。德育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独立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优秀形象体现的德育内容来教育学生,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总之,做好中小学德育衔接,能够使德育工作具有连贯性、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博洋,高亚南,中小学德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J].成功,2012(8).

[2]戴胜利.简论学校德育内容的纵向衔接[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6(9).

[3]詹万生.和谐德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黑龙江七台河市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衔接成才德育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