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5-29 00:20赵予晗
成才之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厌学成因小学生

赵予晗

摘 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四方面因素入手,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进行论述,并试图通过对其形成因素的正确分析,得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消除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根源,达到促进小学生健康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成因;对策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小学生厌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厌学情绪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辍学便是小学生厌学的一个极端表现。

一、小学生厌学问题现状及影响

近年来,小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显著,小学生厌学的表现主要有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搞小动作。课下不能够及时、主动地完成作业及其他教学安排等。小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受到家长、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厌学问题若得不到良好的缓解和解决将导致诸多不良后果。小学生厌学会阻碍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小学生升学及今后学业发展,甚至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及我国人才结构。

二、小学生厌学问题原因分析

(1)社会风气与教育政策。“读书无用”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现实表明:许多人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无法应用到实处。教育政策的实施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难题。教育部新拟定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十条规定”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并且要求小学阶段不留书面作业。对于政策的实施,各界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担心教育政策成为空谈,在“向分看齐”的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家长都督促孩子争分夺秒地学习。在社会背景不变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2)课程设置与教师素质。小学阶段课程仍集中于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上, 而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则略显不足。而且, 千人一书, 教育内容刻板, 缺乏灵活思考的余地, 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作业。课业负担繁重也是造成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

很多教师会采取极端的方式管理犯了错误的孩子,例如,言语侵犯、体罚。 这样的方式对孩子的自尊心有极大的影响,容易使小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在教师素质中,其教学方法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之,晦涩、枯燥的教学语言,陈旧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在走神状态下很难进行有效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学生在进行课后练习时容易力不从心。

(3)家长素质与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现在的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驱使下,总是为孩子报各色辅导班。大量的课外辅导占用了许多课余时间,使孩子没有时间做喜欢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厌烦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是剥夺了他们游戏时间的罪魁祸首。而他们一旦对学习表现出厌烦,所要面对的就是家长的高压手段。孩子由于惧怕家长的谩骂、殴打,而不得不投身于学习。过分苛求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让他们更讨厌学习。

学习环境对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自制力、毅力都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对于学习时所遇到的外部干扰往往是没办法克服的,很容易被外部环境中的各项事物所吸引,而忽略眼下的学习,更可能丢开手头的作业而投身于外部的游戏。

(4)学生自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在学习生活中由于个别学生智力发展的不足,有些时候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而在理解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这就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不理想的成绩会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进而对学习产生厌烦。而有些学生明明学习很认真,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学习成绩也始终不理想。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智力因素的限制。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识记。

非智力因素是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包括注意、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因素。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习动机的强弱、学习的意志品质是否持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小学生也有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科,对于不喜欢的学科,小学生做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不学。在他们不喜欢的学科课堂上,学习内容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这自然会导致他们的厌学。

三、小学生厌学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小学生厌学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小学生缓解厌学这一心理状态,使之快乐、轻松、健康地学习。

(1)增强社会规章实施力度。法律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关于未成年人健康的法律条款,同时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防止未成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媒体应多播放励志节目,促进健康学习正能量的传播。教育部门应根据教育实际制定教育政策,使小学生轻松、快乐地成长。

(2)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学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增添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课程,使学生劳逸结合,有效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首先,小学课程设置应具有科学性与知识性。科学的知识有助于小学生拓展思维,并且满足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课业水平的需要。其次,增强课程设置的社会性与个体性。这里所指的社会性是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程度。只有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才能更容易地被小学生所接受,并且也更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个体性是指要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不能超出小学生能力所接受的范围。第三,在课程设置中要使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互为补充。学生从学科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与连贯性。活动课程是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提供给学生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为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从学生内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根本有效地缓解小学生厌学情况。多方面的课程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挥教师指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兼主导者,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这里的专业知识不只局限于科学文化知识,还包含教育教学方法知识、教学引导知识、学生心理知识。就教学方法而言,灵活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提出发人深思、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缓解小学生厌学的一个良好对策。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很多时候是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容忍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偏执。教师此时应予以学生引导,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为小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提供了动力。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正视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与缺点,从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使孩子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根源。”

(3)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明确地体会到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不管孩子是否有能力达到。家长应该重新认识教育的意义,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绩,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4)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小学生智力发展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教学的循序渐进,抓住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学。并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掌握小学生厌学的内在心理规律及外在表现,根据不同的表现探究其行为形成的本质原因。我们就能够根究不同形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缓解措施,进而帮助小学生解决厌学这一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小学生课业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师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凤义.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解决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2]李洪玉,阴国恩.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7(5).

(黑龙江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系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0级学生。项目名称:哈尔滨学院2013年学生科研项目“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XS3013003)

猜你喜欢
厌学成因小学生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女大学生的“厌学”现象研究及探讨
我是小学生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