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与指导方法

2014-05-29 02:00黄朝霞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2期
关键词:综合性探究活动

黄朝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类型

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学生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随意拼凑的若干主题的混合。要切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个有机整体,需要遵循一些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线索。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性学习而特别指定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几个领域。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它倡导将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全部内容之中。“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整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社会实践活动、校传统活动(诗歌朗诵会、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群体的文艺沙龙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展,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1]

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而言,其实施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延伸关联式

1.课文阅读延伸型

课文阅读可以延伸出多种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包括:第一,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即通过课文阅读引发学生想象性地写作、编写故事、演课本剧或写倡议书、广告词等;第二,阅读成果交流,就是从阅读中概括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分小组搜集资料,进行交流;第三,文本阅读与网上阅读相结合,等等。

2.学科关联型

这类语文综合性学习让语文教学的“触须”伸进其他学科,其主题来自各学科。如学习了《海底世界》一课后,学生们可能会对海洋鱼类产生兴趣。我们就可以开展《海洋鱼家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自己养鱼,写观察日记,请教科学老师和查资料,解决一些养鱼的问题。

(二)自主体验式

自主体验式是指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为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角色扮演、想象等体验性活动,达到情感和行为的内省体察,最终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特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色置换是自主体验的重要方面。学生在阅读、领悟、交往等生活中,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都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感受一番,从而获得新的感受与启迪。课文中有许多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如《乌鸦和狐狸》《三袋麦子》《三打白骨精》等,这些作品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很适合学生表演,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剧组”,让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这种自编自演,能将学生暂时置身于另一角色之中,增进对自我之外的其他社会角色的理解。

(三)应用设计式

应用设计式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围绕一定目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或实施方案,能够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设计型学习重点在于根据问题情境提出解决的方法、思路及过程,设计一种产品、一项服务、一个系统、一项活动、一次会议、一场演出等都是其常见形式。例如,可将“创作叶画,编故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程序设计为:捡一捡(到校园里捡不同类型的树叶,并试着认识他们);贴一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贴画);说一说(展示作品的同时,根据落叶画编故事)。

(四)实地观察式

实地观察式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积累并丰富人生经验,获得对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这类活动主要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和文化积累为目的,主要形式有观察家庭、学校、自然和社会,参观名胜古迹和科技活动场所等。

(五)课题研究式

课题研究式主要指课题研究或主题探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适当的研究专题,通过调查、分析、文献资料收集等研究手段,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文章。如,目前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人与动物,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开展以“人与动物”为主题的研究专题。“人与动物”这一专题选题较大,所以又可以按层次分出这样几个小课题:第一,“蚂蚁(或其他常见小动物)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第二,“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搜集资料、汇报成果);第三,“动物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第四,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和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作),等等。开展课题研究式的综合性学习,可以是全班同学一起参与,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形式灵活,学生参与积极性高。[2]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方法

(一)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

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独立探究与合作研究。这里的独立探究是指学生个体独立思考,自主探讨。合作研究则指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相互交流,也包括师生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共同研究与学习。独立探究与合作研究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有观察、阅读、参观、调查、摄影、实验、活动等。为了呈现学习的成果,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表达,可以是文字说明,可以是实物,可以列举数据,更鼓励多种方式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完成美观、实际、有创意的作品。

(二)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

1.“观察—表达”模式

在小学低中年级,要求学生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标。围绕目标结合语文学习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个体或群体自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表达观察所得。例如,教完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春天”后,可组织学生到田野、河边、公园、校园等处观察春天,并开展以下活动:收集写春天的诗、词语、与春天有关的故事;仔细观察,寻找春天的美丽;自己选养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完成观察记录(见表1);说说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故事,编一编表现春天的童话故事。

表1 ××动物观察记录

2.“问题—解决”模式

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标。这样的问题可以多种多样,有身边的,有自然的,有生活的,有社会的;有家庭的小事,也有学校、社区、国家的大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等方法去解决;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独立完成。主要分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感悟问题阶段。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可以采取特邀专家作有关专题报告,听教师介绍有关资料和书籍。例如,针对“湘江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学习主题,可以开展如下体验活动:观看介绍湘江的情况、湘江两岸风光以及利用湘江水进行农田灌溉、运输、游玩等情景的录像;听在此生活的老人讲述湘江的故事;到湘江及其周围去考察;听有关部门或专家介绍湘江周围环境的情况与湘江两岸工农业、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的情况。此阶段旨在让学生发现、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探索课题。

第二,发现问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与预测问题的解决途径,同时根据问题的性质,将研究同一问题或近似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组建共同的研究小组。

第三,解决问题阶段。这是“问题—解决”模式综合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即开展问题解决和体验活动的阶段。主要学习的内容有:引导学生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报杂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收集和分析有关家乡的信息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有条理、有逻辑的整理、归纳与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组织学生根据问题解决方案,按照预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将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学会客观认识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第四,归纳结果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是将问题解决的研究结果通过图、表、照片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将其汇总成报告,最后采取开辩论会、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进行发表和交流。[3]

3.“活动—探究”模式

语文活动充满探究色彩,语文活动的过程就是学习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的能力,培养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探究事物的能力,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目标。在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时,可由学生确定探究的问题,提出开展实验活动的假设,制订探究的活动计划,调控活动过程,写出探究的结果,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例如,在小学中高年级,针对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平时自觉不自觉地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设计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内心情感的《关爱:生命里的阳光》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典型的探究式活动模式。在课前准备环节,让学生收集有关“关爱”的资料,与几个好朋友组织一次“春风行动”,到敬老院做一天“爱心天使”,同时,自己设计一份“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朋友”问卷,在同学、老师、家长以及邻居中做一次简单的调查。其中,课题教学的环节主要设计如下:其一,谈话引入,进入情境。采取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忆一忆、谈一谈等方式,回忆人生阅历当中得到的关爱及感受。其二,合作探索,实践体验。首先请学生讲最让自己感动的有关“关爱”的故事以及朗诵有关“关爱”的诗歌;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好朋友的需要,为他(她)做一件事,课堂不能展示的事情,用写纸条的方式告知好朋友。其三,表达交流,应用拓展。要求学生将自己或者小组经过实践、体验得到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炼,之后相互交流、研讨。最后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评价。[4]▲

[1][3][4]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219,220-222,224.

[2]肖玉芹,王妍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样化实施类型研究[J].时代教育,2012(11):136.

教师反思录

★时下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所谓“前卫口号”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例如:“要授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此话似乎不错,但里面却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渔”可以脱离“鱼”而得到,以为大量支离破碎的分析,大量讲授一些“规律”和“方法”就等于“授之以渔”了。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听千曲而后知音”。作为规律和方法的“渔”还是要从大量的抓“鱼”、吃“鱼”过程中获得。离开“鱼”,或者“鱼”抓得少、吃得少,怎么能得到“渔”呢?而所谓抓“鱼”、吃“鱼”,便是大量积累,大量阅读,甚至需要大量“死记硬背”!其实“生吞之功”,就是我们祖先的“死记硬背”罢了。抓紧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多读多背,不但能积累大量语言和思想材料,以便将来的感悟、运用,而且还可以开发他们大脑的功能。然而,我们现在的教学大体上是违背这种“积累——感悟——运用”规律的。

★或许不少教师都持有这么一种观点: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表扬,例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尽量找出其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以便保持其自尊心。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盛行“零批评”的做法。这种观点或做法的出发点有一定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好效果。可是,笔者有必要提醒一下:凡事都要讲究“度”,如果学生确确实实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回答错了,教师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能够实事求是地指出来。当然,此时决不能用嘲笑的语调对学生进行挖苦。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其心灵不会如此脆弱,更不会如此不堪一击。一味地廉价肯定和表扬,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的心灵真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如果只有受到赏识而不曾受到批评,那么他走出校门后将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教师很有必要懂得:学生一般是能够区分出是否故意表扬或夸大表扬,对学生故意表扬或夸大表扬未必能产生所谓“赏识教育”的积极效果,甚至还具有巨大的“心理杀伤力”。当然,一味地批评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章立早供稿)

猜你喜欢
综合性探究活动
“六小”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