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摘 要] 本文结合当下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就“同课异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疑惑点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和大家一起挖掘其中更深层的价值,用来更好地指导我们后阶段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价值;教学比武;集体智慧;个性;美中不足
“同课异构”是目前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科研方法,其主要形式是让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而不同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一般是各自构思、策划,独立实施. 这种教学科研形式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执教教师,都能从不同风格的教师身上品读到不一样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从而促使我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服务于本节的教学,并最终延伸至我们平时的教学,引领我们平时的教学. 当下很多教研活动对“同课异构”本质的价值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很多“同课异构”失去了本身的价值.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研究,就“同课异构”的教研谈几个关键注意点.
■ 锁定“同课异构”的目标
在参加很多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看到一个共性问题:很多教研活动把“同课异构”的重点放在“异”中,即想尽办法在“异”中做文章,也就是在某些教学研讨活动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创新.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觉得需要切实分析我们“同课异构”的真实目标,并在整个教研活动中落到实处,要真正锁定目标而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就必须严格落实以下两点.
1. 同中求异
?摇“同课异构”的教学重点之一应该在这个“同”字上,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在这个“同”上面要做到三点:(1)共同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活动,我们必须结合所施教对象的实际情况落实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突破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思维的难点,提升相应的操作和应用技能. (2)共同的教学导向. 无论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或突破什么样的重点(或难点),我们的导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最终服务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3)应用于实际生活.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特别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体现数学学科的价值,就必须深思是否将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应用相结合,相关问题能否从生活中来,到数学问题中去,能否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形成“生活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数学问题解决→服务生活”的关系链. 比如,在新人教版九(下)“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每个学生能通过教师预设的各种情景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会运用已学的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值,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而重点就是二次函数在最优化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异中求同
由于执教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基本功的差异、教学理念的差异、教学个性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就客观地决定着教学过程中差异的存在.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不可否认两个班集体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除学生本身智力和学习情感等多个差异性以外,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是千变万化的. 故个人认为怎样科学合理、巧妙地呈现这些实际生成的差异是“同课异构”中求“异”的关键点. 比如,在新人教版八(上)“12.2?摇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三角形全等的第一个条件,即“边边边”条件,那么我们采用哪种方式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是“异”的重点. 如有的教师采用帮助学生一起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运用操作、归纳获取数学结论的方法,而有的是略化“猜想—验证—推广—说理—应用”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把重点放在对“边边边”条件的灵活应用. 到底哪种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思维能力的提升,又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可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 践行“同课异构”的价值
“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教研活动来提炼相关教学内容的亮点和特色,并引导后面其他内容的教学,服务于整体参与活动对象专业水平的提升. 因此,在整个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要想尽办法实现其价值. 本人结合多次活动的参与,就“同课异构”价值性的充分体现进行反思和实践,觉得须做到以下四点.
1. 摒弃教学比武
在很多“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主办方把“同课异构”演变成教学比武,让两个不同的执教者在短时间内单独完成相关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甚至没有试上、调整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比武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教者是一种考验和提升,但是对于参与整个“同课异构”活动的听课教师和学生而言,他们收获的并不一定是一节好课,甚至可能是一节差课. 执教教师匆忙准备后去面对教育同行和专家,在陌生的学生面前执教公开课,很多公开课经验不丰富的教师都会以无法驾驭出乎意料的课堂生成元素而以失败告终. 因此,我们在组织“同课异构”教学科研活动时,第一点就要摒弃教学比武的干扰. 我们的活动不是为了比出哪一节课是优课,哪一节课的亮点多,而是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科研活动来促使整个参与对象和所能衍射到区域的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 发挥集体智慧
“同课异构”在主体设计、构思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独立完成的. 为了提高“同课异构”的影响力、辐射力,并结合实际教研活动的特点(一个教研活动的时间为半天,两节听课,两节评课),提升教研活动本身对同中求异中“异”的提炼,“同”的内容应该在上课前就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统一,而这个“同”的提炼应该放在课前来分析和落实,只有和执教者一起握准大方向以后,我们才能在正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提炼更多、更好的亮点特色. 因此,在“同课异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教研组长或教研员召集相关执教者和骨干成员进行分析和交流,在进行分散的独立备课后,再集中交流,让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更显性化、统一化,确保“同课异构”的“同”得到有效的统一.endprint
3. 优化个性特长
教师的个性特色会直接导致“同课异构”的教学亮点,两个执教教师的亮点正是我们通过“同课异构”需要提升和共享的资源. 因此,我们要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将个性化特色转化为个性化的特长,并借鉴给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每个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重点分析如何通过个性化特长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 比如,在讲授新人教版九(上)“23.1 图形的旋转”中,一位教师应用多媒体的技术水平较高一点,他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软件的整合,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下很好地感受到旋转的“三要素”,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来激发学生的理解. 而另一个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巧妙、更科学,他通过巧妙合理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并通过问题构建了什么是旋转,什么是旋转中心,什么是旋转角等重点. 两个教师各有优点,所以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就要发挥集体教研的机制,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大家的分析把这两个优点都优化放大,最终将多媒体课件和科学严谨的问题情境进行整合,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本节教学,并引领其他内容,最终提升教师对多媒体和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力的目的.
4. 共析美中不足
很多教研活动课成为表扬课,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客套话、客气话,什么基本功扎实,什么板书设计合理,什么教学流程严谨合理等,而不去讨论课堂中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会让我们的教研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形式主义. 因此,要真正提升“同课异构”的价值,我们必须共同分析两节课中隐秘在亮点背后的不足,而不是指责那个教师的不足. 因为,无论哪位执教教师,无论他的职称和荣耀,他都不可能上一节绝对完美的课. 因此,分析公开课中的美中不足并不是指责或者评判执教的教师,而是通过共同分析来引起所有参与教师的注意和重视,从而减少类似不足问题的再次出现. 比如,在新人教版八(上)“12.3 角的平分线性质”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开始的尺规作图浪费了不少时间,到后面的教学预设时则偏离了原先的预设效果,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学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被教师无形地剥夺. 在教研分析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带来的不利后果,应分析教师在讲授尺规作图方式中的不足,然后引起其他所有参与教师的关注. 因此,注重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可准确预设环节的精心化处理,是确保其他预设环节有效落实的关键. 只有挖掘课堂中的“缺憾”,我们“同课异构”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真正目标不是为了展现某个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亮点,也不是为了评判教学理念、教学环节的不足,更不是为了评出个第一第二,而是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提升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执教效能,提炼其中的亮点和经验教训,最终服务于我们后阶段的教学,引领整个区域范围内所有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进步和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