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2014-05-28 11:36来水晶
新课程·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品味课堂教学

来水晶

摘 要: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互动是由爱所牵引的交流,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尊重的教育。利用情感因素,把师生、生生的情感互动融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堂教学品味及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从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以情育情等方面阐述课堂教学情感互动的策略,以期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品味。

关键词:情感互动;课堂教学;品味

一、问题的缘起

1.课堂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的渗透距离学生很远,往往以呆板的说教为主,缺乏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到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知行不一,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然而,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真正能深入学生内心、能让学生有所触动的情感交流仍然缺乏。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有的不听就懂,有的一听就会,有的怎么听都不大理解。听之无味,学之无趣,听过忘记,考过抛弃。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不能让学生动情,又怎么给学生导行?

2.现实的需求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综合变化的过程,情感交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必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来提升教学的品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情感互动,提升教学品味的策略

1.营造氛围,創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需要,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一定情感的推动下完成的,但情感需要激发。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情感产生的适宜气候和土壤,影响到学生信度的形成。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和幸福,这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1)立足生活经验,开启心灵之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如,在教学《生活在杭州》时,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夸一夸”(夸夸咱们的杭州)、“找一找”(我为杭州找“名片”)、“读一读”(读“杭州得分最高”,议杭州城市形象)、“想一想”(出谋划策,建设杭州)四个环节,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使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品味。

(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新课标也正呼唤着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标新立异地创”的状态。课堂上教师应力求给学生提供很大的空间,重建自己进行教学的表演舞台,重构师生对话的平台:有时站着或坐在前面和他们交谈,有时在小组型排列的座位之中与他们对话(多次参与小组交流、讨论),用大量的时间倾听组际之间的互相提问,有时倾听学生之间的悄悄话。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是学生的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敢想、敢做、敢说。

2.激发兴趣,有感而发,诱导学生“思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目标前进的欲望。学习兴趣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起点,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意向活动,带有情感色彩。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指挥和灵感,学生在学习的任何阶段、任何过程都是与情感过程交织的统一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有着强烈的探知欲。因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选一些典型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时政热点配合课文讲解,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去思索、探究,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

3.寓教于乐,以情育情,学生乐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像艺术家一样进入角色;学生并不缺乏潜力,缺乏的是被发现、培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能够相互感染而产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学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互相感染,又会扩大情感的受益面;师生情感相互交叉,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心理,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1)以景激情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之外,还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青少年的情感具有极易受感染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如,知识抢答、小组合作讨论、小品表演等),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教师自己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并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如,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我爱你,中国》教学中,笔者通过情感铺垫(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知识抢答(祖国母亲知多少)、情感互递(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展示爱国情怀)、小品表演(外国友人来我校)等情景设置,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互动频繁,学生乐在其中。

(2)以情激情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而且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要求取得高度一致,把教材中的情感变为自我情感。为此,教师需要调适自己的情感,并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对同一篇课文,由于师生理解水平的差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会有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情况调适自己的情感,既要有控制的释放,又要比学生的情感有更大的强度,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3)赏识教育,愉悦情感,体验成功

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赏識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每一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让学生从小有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赏识教育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为每一个学生自豪、倾听、请教;理解、激励学生,学会陪伴、发掘、分享;宽容、提醒学生,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要学会反思、等待、分担。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教师积极情感的熏陶,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振奋精神,专心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学生受到强烈震撼,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不知不觉地向课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靠拢,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形成健康的人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情感永远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活题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永远是我们的教学追求。作为一线教师,应本着“生本”与“生态”的理念,精心组织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不同方法的呈现与交互,让学生思考、辨别、甄选、反思与提升,在学生心灵中不断播撒爱的种子,不断培植责任的根苗,让爱滋养自己、滋润自然、涵养他人、倾情社会、润泽世界,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品味。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余慧娟.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人民教育,2009(17).

[3]李晓东,赵群.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滨兴学校)

?誗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品味课堂教学
品课 品味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品味四季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品味“翻译六步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