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职业信念,明晰师范生自我知识

2014-05-28 11:51龙翠翠
新课程·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师范生信念

龙翠翠

摘 要:信念对教师的决策与行为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师范生的信念是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着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对于自我知识(即自我的认识)对其建构实践性知识、参与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成效影响很大。试图探讨师范生奠定职业信念,明晰自我知识的有效策略,为其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打下基础。

关键词:信念;自我知识;师范生;实践性知识

师范生的信念是指积淀在师范生心中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师范生的职业信仰、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以及对什么是教育、教师、学生、课程等问题的基本的看法,教育教学目标,不但包含“是什么”的认识,也包含着“应该怎样”的价值取向,是实践性知识的核心要素之一。信念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能够支配教师的教育行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与信念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甚至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者康奈利和克兰蒂宁就曾指出:教师的个人价值观和信念主要是由他们自身经历所塑造的。因此,在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知

识时,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教与学的理念和影响这些理念形成的原因。

一、奠定师范生的职业信念

巴基斯坦教育部部长ZobaidaJalal在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大会上说:“我问国内的教师,你们是如何改善对这个职业的尊重程度?仅仅是根据钱的多少来判断吗?作为一名教师,你将奉献什么给社会,当你需要受到尊重时,人们将尊重你。我们将教学视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最后一招。”要对师范生进行社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教师角色观念,以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符合社会需求的“自我发展”目标,从而真正地“实现自我”。

首先,教育师范生实事求是地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明确其即将从事职业的性质。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培养人为职业的特殊精神生产,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感情的儿童和青少年,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利型,这决定教师只是工薪阶层,工作复杂艰苦、效益滞后。帮助师范生转变仅仅从物质收入上确定教师职业地位的观念,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如于漪所说:“教师职业是以塑造未来新一代人格为特点的职业。”

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师范生的教育信念产生着影响,课堂中所举的教学案例、理论灌输的教育精神和课标理念、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幸福感和对职业的态度等都对师范生教育信念的产生与构建发挥着作用。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曾经学习过的教育理论进行认可或否定,认可的那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教育信念或其他实践性知识,否定的那部分教育理论将根据师范生的经历得到重新构建,产生新的理论认识,再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教育实习可以为师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的实践场景。这就需要师范生首先积累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其次将教育理论知识“活化”为实践性知识。

二、明晰师范生的自我知识

师范生的自我知识,是指师范生的教学信念、教学认知和自我价值观等。师范生的自我知识是师范生核心自我与教师自我互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个体自我是否认同自己作为教师以及对自我

能否成为教师的判断,即对成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師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

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内

部心理表征及新知识生成的过程。师范生在师范学校学习的五年(包括实习阶段)中,逐渐形成清晰而准确的自我知识,产生对教师角色的身份认同和成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

实践性知识。

首先,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是师范生对“我是教师或学生”“我何以属于教师群体”的理解和确认,在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课程教学中,一方面通过课程理论学习中的观察、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活动体验,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与“教师”这一群体建立关联的自我知识。与职业教师不同,师范生是“准教师”。“准”者,如同、类似也,一方面实习使师范生拥有了“教师”之名,给了他们更多将“自我”放在“教师群体”中加以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师范生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之实。因此,教育实习的过程是师范生“教师自我”不断建构的过程。

其次,通过对“我适合做什么工作”“我能做教师吗”等问题的回答,师范生对自己完成教师职业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感受和判断,形成师范生的自我信念,当师范生感觉到自己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性时,就会形成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及时鼓励师范生,肯定师范生的个体价值,引导其体会到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当师范生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当不了教师时,要及时了解沟通,分析原因,进行正面引导。师范生在实习日记中这么叙事:

四周的实习过去了,记录越来越差,我也越来越火了,感觉自己真的不适合当老师,孩子们都不怕我。

三八妇女节那一天,还没走进教室,孩子们就齐声祝福我节日快乐,一朵又一朵的鲜花送到我的手中,我很开心,也很自豪,为教师这个职业自豪,我一定要好好地教,做一名好教师。

参加实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判断自己是否喜欢这项工作,经过实习中的点滴事情和体验后,实习生已经对自己是否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能否胜任教师这个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认识。这种判断和认识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强化。比如上例中的学生,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时产生倦怠,有了讨厌当教师的不耐烦,小学生的关心和节日里的小小祝贺却又坚定了师范生当教师的自我信念。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应及时察觉师范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积极引导,使师范生的自我知识更加明晰。

(作者单位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誗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实践性知识师范生信念
为了信念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农村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