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叙明
摘 要:文章论述了情感英语教学的基本含义,提出了情感英语教学的三个理论依据:罗杰斯和马斯洛的人文主义观点以及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
关键词:情感英语教学;理论依据;人文主义;情感过滤理论
一、情感英语教学的的内涵
论语说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乐于知之者”,这句话说明了积极的情感在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这种乐学的教育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情感教育思想。华威大学于1994年举办了一个世界情感教育研讨会,在这个研讨会上,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学者都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关注点是学生的态度、情绪、信念和情感,而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学者们认为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出了其情感教学的人文理念,他强调要重视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情感教学其实是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情感所起的作用,以便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并巩固教学效果。情感英语教学则是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人文主义的以人为本的理论指导下,教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学习动机、主动性和自信心,以达到最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作用。情感英语教学能把学生和教师的两者的力量,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最终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并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总之,有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英语教学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就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因为这种方法把认知和情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二、情感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如人文主义、构建主义、元认知、认知策略、情感过滤假设和输入输出理论等给了情感教育和研究者们很大的启示,其中人文主义和情感过滤理论对情感教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最大。人本主义理论起源于人文主义,其内涵非常丰富。1806年前后德国人用人文主义这个词来描述德国学校中开设的经典课程,到了1836年,人本主义这一词才被引入到英语当中。人们认为,人文主义表明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包含着一个人的需求、能力、价值、兴趣和幸福的体系。人文主义观点的最重要因素是强调自我,强调每一个人都能自由的选择他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其中自尊、自我实现和各种需求等问题是至观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促进一個人的全面发展,罗杰斯和马斯洛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家。人文主义方法强调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并重视个人的感觉、情感和思想,这些都是经常被人忽略的因素。情感过滤假设是由美国著名的二语习得专家克拉申提出来的,他认为,情感过滤假设重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经过情感过滤才能转变成语言习得能力,而情感过滤必须是很少的焦虑和高水平的动机和自尊。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运用人文主义方法去研究心理学开创者之一,其研究理论成果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作为研究人际间的交往方式主要开发者,罗杰斯在这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好的人际交往的方式能使人达到最佳的状态,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罗杰斯认为,所有态度当中,首要的态度是促进者的坦率和真诚,要有一种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思想的意愿。他还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潜力,这种潜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当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个人相联系而且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学习的目的才能实现。根据人文心理学的观点,只要学习者的兴趣得到激发而且学习是主动的,那么他们就能提高自己的学习。罗杰斯还建议这种学习方式最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积极情感氛围中进行。当教师能想学生传达热情并与学生们产生共鸣时,学习效果能达到最佳,因为师生之间能由此形成一种平等和信任的关系。他还认为,教师为学生的自我化提供一个最佳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师生之间培养一种自由和共担责任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强烈的个人价值观意识。罗杰斯在教育改革中很好的利用了内部构建倾向理论,强调除了要依靠学生的自动引导能力以外,还要建立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首先,他认为教育的重点由教转向学,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老师们通常并不必花大部分时间去组织教学计划并讲解内容,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并简化使用这些资源的步骤;其次老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可敬的有价值的个人而不是学习的追随者。
马斯洛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需求的等级制,这种观点给语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由低到高分层次排序的,他的需求层次排序就像金字塔形状:最基本的排在最底层,自我实现需求排在最高层,他认为各个层次的需求是按顺序实现的,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例如,任何人只有当其心理需求得到实现后才能去实现安全需求。他还认为基本需求和动机都有本能的共同特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英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如果一个人的低层次需求无法实现的话,他就无法在这个等级体系中去实现高一级的层次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把学习者的感受、情感和社会经历考虑进去,就无法满足学习者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的这一高层次的需求;此外,这一理论还表明了师生之间应该有怎样的一种关系:教师应当充当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管控者,同时学生也要被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中心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有必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认识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世界观的形成,而不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
美国著名的二语习得专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有很多的情感因素能起到促进和积极的作用。这个假设认为,二语习得者学习效果随情感过滤的强度和水平而产生变化,对于二语习得态度不佳的人不但倾向于接受更少的语言输入,而且还会产生很强的情感过滤,即使他们理解所学的知识,语言输入也无法抵达负责语言习得的大脑或语言习得系统,相反,那些对二语习得持积极态度的人不但会寻求和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而且情感过滤也较少或较弱,他们对语言输入采取一种更加开放的情感。由此看来,大量的语言输入并不能导致良好的目标语学习效果,因为二语习得过程受到很多的情感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和焦虑。克拉申的研究表明,那些学习动机高、自我意识强以及以较少的焦虑进入学习场景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而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尊心不强、焦虑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学校语言的时候会碰到一堵无形的墙壁,因而不能与同辈一样自然或快速的取得语言学习的进步,因为他们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换句话说,高水平的过滤阻碍语言学习,当学习者处于厌烦、气愤、沮丧、紧张或压力的状态之下,他们就不乐意接受语言输入,就会筛选输入,这种帅选就是情感过滤。只有通过情感过滤语言输入才能变成语言吸收,学习动机方面,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明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学习者的目标越明确,学习者取得的进步就越大;性格方面,那些自信、外向以及在陌生的环境下能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学生能更迅速的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成绩;情绪状态方面,具有较强的焦虑感或更高的情感过滤水平的学生获得的语言输入会变少,反之,则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据此,克拉申认为教学目标不但要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而且还要创造一种鼓励低过滤的学习场景,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概念以一种新的视角定义了语言教师,语言教师不但要能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而且还要创造一种低焦虑情境以便使这些输入让学生容易理解。(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克拉申.输入假设:问题及启示[M].伦敦:朗文出版社,1985.
[2] 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田[J].《外语界》,200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