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校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4-05-27 00:26:05秦淑芬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数学知识

秦淑芬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093-02

聋生由于自身存在的生理缺陷,导致其语言理解、表达、运用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制约了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这些情况,我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积累了几点体会。

一、聋校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聋校学生最大的难题,数学语言的形成就更是难上加难。学生的数学语言要从基础开始,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一件事的成功,取决于当事人的积极态度。聋生由于自身的听觉障碍,大部分同学性格普遍存在内向、胆小、害羞,不愿在众人面前开口,不能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题意和算理。词不达意,话不成句是聋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久而久之,更失去了说的欲望和机会。因此,尽管是在数学课堂中,也应训练学生多说话,让学生及时地说,表达思维过程,教师及时给予引导、点拨,从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促进其交往、沟通、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还要突出数感和提高解答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打好基本的数学基础,形成相应地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在心理情感上做好说的准备,培养健康、积极的说话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大胆说,多说,发音不准确没关系,重要的是让学生敢说,提高说话的能力,增强自信心。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会提高,打好基本的数学基础,形成相应的数学语言,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二、聋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即抽象的数学符号与空间形式可以与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直观经验和实践来获取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寻求和探索对概念的意义。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寻求和探索对概念的意义。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比如可以在教室创设一个虚拟的市场情境,让学生去市场购买物品,去体验“多”与“少”在生活实践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经过这些生活情境练习,学生会在实践中学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在具体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方法。这一点说明,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要尽量地将抽象的数学学习生活化,以灵活的生活实践形式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运算。

三、生活知识要数学化

这是指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已有知识经验数学化,即养成用数学的思维来总结和概括生活知识体验的习惯与方法。例如,学生放学回家,基本上要走固定的路线。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在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会选择这条路线,为什么不绕道走其他路线呢?学生应该会想到,这条经常走的路应该是最近的路。那么为什么最近呢?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些例子启发学生,使其最终获得结论:对于两个点之间,走直线的距离最短。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总喜欢走直线道路,而不是喜欢绕路的原因。生活中隐含着数学理论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将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有助于聋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四、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具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形成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的最重要的动力。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意识地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趣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学学习兴趣一旦养成,又会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而,聋校数学教师除了要重视数学自身内容的传授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引导和激发。对于聋生来说,是否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其次,聋校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聋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例如,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组织一些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一道问题:75×12+25×12,询问学生,这道题除了咱们传统的计算方法(先算75×12=900,再算25×12=300,最后算900+300 =1200),你还能想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会意识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会有简单的计算,开始动手进行尝试,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就有学生可以想出,75个12加上25个112应该是100个12,那么这道题就可以这样解决:75×12 +25×12 =(75 +25) ×12=1200。

当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到这种方法更为简单快捷的时候,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一定在逐步提升。

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比赛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或者通过设计一些情境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识,体验数学知识获得与应用的快乐。

五、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聋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的教学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灌输,那样只会泯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畏惧之情。启发式的教学强调对聋生数学学习的引领,通过针对性的问答,或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尊重学生的发言,耐心对待学生的提问和困惑。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学科的重要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些系列措施,提升聋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总之,以上是我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得到的几点体会。聋校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根据聋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首先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他们特有的数学语言。再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强烈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快乐学习数学,有效地提高聋校的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江西教育C(2019年10期)2019-11-26 03:24:37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2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04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