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视域下主流电影的文化态势

2014-05-26 09:37冯岭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和谐文化民族精神

冯岭

内容摘要: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主流电影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为观众奉献许多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使得电影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态势,并在寻求文化共识、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中,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以建设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和谐文化 主流电影 民族精神

距今两千多年的孔子为了当时统治者之间的和谐在《论语》中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这种“和谐”理念的影响延续至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圆融完满的特性。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所积淀的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根基。“和谐”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追求。而以之为理论基础形成的文化体系就是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1]。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影视艺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健康的、高雅的主流电影,在国家文化方面具有主导性,在当代市场中具有主流性,在审美价值上具有主体性,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对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文化态势,传达“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为构建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正面影响。

一.“和谐追求”的影像表现与理念传达

在当前多元化时代,当社会倾向于喧哗与骚动时,寻求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和谐成为一种共识。和谐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状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和祥和。“和谐”蕴涵着豁达、团结、包容等观念,具体体现在天人、群我、他我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重和谐统一。而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引领作用和较大影响力的主流电影,则通过影像的感染力,大力展示那些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从不同角度去尽力展现这三重和谐统一,让和谐文化的理念占据主流银幕画面。

1.镜头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类文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起点的,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倡导的是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这种整体意识不仅对过去,而且对于现在或将来的社会运行,都有大有益处,能保持社会全面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和谐交融。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主导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主流电影则顺应了这个文化需要和文化现实,在影片创作中生动地艺术再现和传达,反映社会协调、均衡的发展状态,改变人类发展中的无序、失衡,并逐渐具有了对人类生态状况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这些意识更多地表现在“灾难故事”中,如《惊天动地》、《紧急迫降》、《惊涛骇浪》和《超强台风》……在灾难面前人类一方面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成为了自然的主宰,另一方面人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又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这类影片虽说从客观上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但并未从深层上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探寻摆脱危机的出路。

而影片《可可西里》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推进了一步。它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影像世界——中国境内最后一片原始荒原,只有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一直以来可可西里都是与人类在宁静中和谐的共存着。然而,人类罪恶、贪婪却将这种和谐打破了。盗猎分子残酷地杀害大批藏羚羊,荒原上到处是累累白骨,被屠杀的藏羚羊的骨架遍地都是。触目惊心的镜头传达着艺术工作者对人类生态状况的忧患意识,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在功利价值导向下,人们肆意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严重性及其危机。

2.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画面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渗透了文化内容,被文化关系所涵括。表现在精神领域里的联系或冲突,是由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的个体差异造成的。行为方式、心理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信仰,个性气质和生活态度等,是人与人联系或冲突的内在决定因素。为了调节、控制,提供一种道德修养的准则、规范和处理事物的方法,通过对事物的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最终达到一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和状态,可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社会,商品经济和市场化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丛林法则大行其道,冷漠、势利、拜金主义横行,人们满足更多欲望的时候,也在失落另一些东西。为此,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主流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活动,表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并理顺情绪、化解这些矛盾,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和谐文化进行了生动阐释,表现的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各主体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善的社会。

《心香》、《喜莲》、《过年》和《我和爸爸》等影片通过展示代际之间、个体之间观念的冲突,以及个体独立意识和家庭需要相互磨合产生的碰撞,表达了中国人的韧性与坚持,也表达了对建立家庭和谐的可能途径的一种思考。徐静蕾的《我和爸爸》讲述的就是一对互相有隔膜的父女,经过女儿的叛逆,父亲无声地爱的表达,两个人跨越代沟,还有情感的鸿沟,终于达成谅解。在这些主流电影里大力倡导的“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上的保证。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在主流电影里成为主导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唤醒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公正与平等的意识(此乃文化的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人在社会的发展中获得自由、民主,这是以人为本的“本”之所在。在社会中的一切问题和矛盾都是由人造成的,因此只有让人之“本”立起来,挖掘人性之中的批判与创造的动能,方能立人之“本”于天地间。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和谐文化在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endprint

主流电影满足人们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适应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更容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云水谣》、《我的法兰西岁月》、《我的长征》、《东京审判》、《香巴拉信使》、《张思德》等影片都是其中优秀的典范。这些主流电影首先从“人性”的着眼点去体现博大的时代主题,塑造典型人物,在电影里人既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和谐文化受益的主体。电影《任长霞》为了防止英雄“脸谱化”,既注重刻画任长霞忠于职守的光辉形象,又将她还原成一个普通的母亲和妻子,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物的心灵世界,富有人情味。为此,影片在场面制作中力求真实感人,比如:将十多万百姓自发为任长霞送葬的录像镜头剪辑到了电影画面中,表现了人民对女局长的难舍之情,反衬出了任长霞对老百姓曾付出过一片深情。

对个人生活应有全面关怀的必要,不仅仅是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要在乎个人作为社会的原子,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和谐文化首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它以尊重生命为核心,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的人性追求构成它的两翼。而主流电影则充分发挥了这种哲学的理念导航与终极关怀功能。《集结号》虽然也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但它所关注的是在那场宏观战争中微观的个体命运。影片壮烈牺牲的四十七名战士的遗体不仅没能进入烈士陵园,反而深埋在煤山之下而无人问津;不仅没能留下烈士的英名,反而只能接受失踪的待遇;谷子地一直为自己没听见集结号而自责,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根本没吹过集结号。在这里冯小刚留给我们的是对那些战争中平凡而又真实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他们对自我命运的求索,让人们思考了许许多多战争内外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而这些对个体生命来说却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度关怀人民精神生活的状况,关注人性问题,把中国电影推向了还原人真实本身的现实主义之路,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负面,发现社会生活深层潜在的问题,敢于把人的本性和感情宣泄出来,又可以帮助我们从发源处洞悉社会变化的趋势。“……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2]这些影片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人文化的表述,创造出多元化的观影效果。

三.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

当今中国,由于价值体系的新旧交替之际,价值迷失,道德危机重重,神圣感和高尚感缺失,正如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的:“这不是文化走向开放状态本身的过错,而是社会缺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及支配行动的精神哲学所造成的国民价值取向的迷误……”[3]那么,只有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和谐至上的价值观,把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主要价值追求,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影视艺术尤其是主流电影同大众文化、传播学联系紧密,受当代文化影响颇深,也曾有一种失衡,就是中国电影“平面化”、“庸俗化”、“平淡化”等现象严重,似乎在中国银幕上并没有穿透历史深度的人文关怀,甚至连基本的人生体验都显得虚伪与造作。因此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丰富和谐文化内涵,必须高度重视通过优秀主流电影作品这些有利媒介,去培育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

主流电影大都植根于本土文化,力求深入历史与社会现实,用民族性的叙事与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时代精神的正确传达,从而将审美功能、教育和认识功能自然而然地潜隐于叙事编码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激情和雄健昂扬的审美情趣引领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趋向:

首先,弘扬民族精神是曾在意识形态上陷入传播困境的主流电影的自觉选择。尽管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但民族精神的价值追求存在共同性,民族精神所包容的品格特征都是熏陶、鞭策、激励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重要精神因素。它可以调整、引导、规范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民族之间的价值差异性,这成为各民族间凝聚力的内在要素和基础。电影媒介自觉地在思想倾向上突出民族意识形态,塑造国家形象,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有利于文化主体的身心和谐,以民族精神的激励功能,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内在动力。

其次,对时代精神的自觉反映成为主流电影叙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需要一种主导精神来反映时代民族的精神面貌。所以面对反中心,淡化政治,反文化,反理性的论调,我们要重构文化,高举主旋律大旗。

强调自我选择的多元化,并不与提倡主旋律相矛盾。毕竟,其审美情调如果是健康的、文明的,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充分体现出民族风格与时代感的统一协调。

再次,题材的选择对作品反映生活的容量、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是有一定影响的。审美价值虽然很难以题材的大小而论,当然重大题材若处理得好,它的审美价值常常是一般题材的作品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类作品往往正面展现奔腾突进的社会主潮,直接描写有巨大社会历史影响的重大事件,或者直接提出并回答人们普遍关心和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所以它容易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和振聋发聩的审美效果。但是,写日常生活小事的作品,也可以因开掘的深入而显示出新颖独到或异常深刻的思想意义。因此题材无大小,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巧妙地去表现。

还有,人物及其事迹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它们以其权威性加强着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伟人、英雄、劳模的信任和信心。这种教育作用不应是直接地传达出来,而应通过形象的力量及其艺术魅力表现出来,那种借助艺术活动直露地表现自己的某种思想意图的作法是不无偏缪的。

最后,在审美追求方面,主流电影中不少作品突出其审美意象与形式的追求,大大突破单纯对于思想性、政治性的追求,呈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一定的社会文明渗透着一定的和谐审美文化意识取向,而一定的和谐审美文化意识取向又影响着一定的社会文明的生成。主流影片所弘扬的英雄骨气、善恶分明和发奋图强、抵御外侮的阳刚之气,大都与时代同步;将火热的生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示给观众,它的审美价值无疑是巨大的,带给人们奋发向上、高雅乐观的审美愉悦。

在和谐文化视域下的主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要通过健康向上的影视主旋律把我们民族精神生活好的方面挖掘出来,激发民族自豪感,起到讨伐平庸、净化银幕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为那些在各种思潮中不知何去何从的人们指明方向,人们在观看主流影片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在任何娱乐片中无法得到的现实思考与审美享受。

所以说,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主流电影,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也是生成和繁荣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的文化体系的重要使命。当然,如何让主流电影真正起到这种建设性作用,是今后我们在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思考的的命题。

参考文献:

[1]秦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8日。

[2]邹广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1)·62。

[3]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90。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文化民族精神
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浅谈蒙古族那达慕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探讨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传统造物设计思想的价值再现与发展
明清小说的本质特征与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