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观赏性运动的跆拳道,潇洒的腿法为其带来了极大的魅力。在跆拳道的技术动作中,其有着诸多的优点,如下劈技术速度快、攻击距离短、攻击目标容易、动作难度相对较小等,其中前腿下劈身体幅度小、隐蔽性高并且方便进攻与反击之间的互换,因此下劈技术是进攻和反击的主要手段。在跆拳道比赛中,下劈技术是主要得分手段之一,而且下劈击头相对其他技术更容易得分,并且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是,想要在比赛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具有较高的难度,其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协调性、柔韧性、腰腿爆发力以及灵敏的实战判断力,才能够将下劈技术很好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跆拳道;下劈技术;柔韧性;关节;速度
引言
作为跆拳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之的一下劈技术,下劈击头相对其他技术更容易获胜,并且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在比赛中,选择使用下劈技术,那么头部一旦击中便可获得三分。但是,想要在比赛中能够很好的运用具有较高的难度,其要求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协调性、柔韧性、腰腿爆发力以及灵敏的实战判断力,才能够将下劈技术很好的发挥出来。优秀的选手和其它选手相比而言,更容易获得分数,表明技战术水平高的运动员更容易击中头部,因此,制约运动员利用下劈技术进行头部攻击的主要因素便是技战术水平的高低。在比赛时应该根据比赛的情况进行判断,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够限制对方的特长,掌握整场比赛的主动权。
1 对下劈技术的动作分解
直摆式与屈伸式是运动员使用的两种下劈技术动作,其主要攻击人体的上部。文章采用的研究对象是屈伸式下劈的运动人员。与横踢技术动作相比,为了能够对特征画面进行准确的把握及实际测量方便,文章把下劈技术动作划分为四幅特征画面,这四个特征分别为:垫步到重心转移再到支撑脚,并且摆动腿脚尖即将离开地面的时刻;摆动腿提膝,大小腿折叠使得膝角变至最小的时刻;摆动腿击中目标的时刻;摆动腿脚掌着地的时刻。图1为以运动员A2为例对下劈技术动作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并给出了摆动腿脚尖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摆动腿脚尖随着时间的变化线速度曲线。
开始阶段:运动员从实战姿势开始,然后摆动腿后脚跟起动过渡到重心转移到支撑脚,摆动腿前脚尖离地瞬间为止。
提膝阶段:运动员摆动腿脚尖离地后大腿提膝先屈膝,至膝关节角度变到最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为屈膝阶段。
击打阶段:大腿先提膝屈膝使得膝角达到最小值的时刻开始,再伸膝使膝角增大的同时挺髋送出摆动腿,进而击打目标,这一过程为击打阶段。伸膝使膝关节角度达到最大值的阶段便是在这个过程中,因此,在提膝以及挺髋击靶两个阶段中,必须要有一个大腿先提膝屈膝再伸膝的过程。从膝关节角变化的角度来看,有两个阶段,即膝关节角先达到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回收阶段:击中目标之后,迅速回收到实战的姿势。
2 不同时刻关节速度的变化特点
下劈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摆动腿的关节点髋、踝、膝以及脚尖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形态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从图我们可以看出,近端较大环节速度的传递与叠加使得远端小环节获得速度,并且在大关节最大速度之后各小关节获得速度极值。
从图2可以看出,从近端到远端,关节依次加速活动的特征可以从A和B两组运动员的曲线中明显的看出。通过对曲线的观察可以看出,在击打时刻之前,A和B两组运动员的运动曲线在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可以看出A组曲线有一段较为平滑的走势,而B组曲线则波峰比较明显,尤其是在踝及脚尖环节,显得更为明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这段曲线是在在启动阶段与提膝阶段中间出现的,即为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利用统计学方法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A与B两组踝及脚尖的速度在这段平滑曲线的数据变化,其中踝关节P=0.006<0.01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脚尖P=0.043<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这种差别的出现是由于:这种曲线形式上的波动,各关节速度传递到打击末端的效率,所以直接影响支撑环境的稳定性;二是反映出身体各环节的配合形式的特征。从对下劈各关节点的速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看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结束语
下劈技术具有速度快、攻击距离短、易攻击到目标、动作难度较小等优点,下劈时身体摆动幅度较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并且方便进攻和反击之间转换,是进攻与防守的主要技术。文章对下劈技术进行了动作上的分解,并给出了各个阶段的定义,即各个阶段主要都有哪些动作,并对各个时刻关节速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下劈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劈腿[J].中华武术,2002,1:18-23.
[2]刘卫军.实战中下劈技术运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23.
[3]郭辉.跆拳道下劈技术动作摆动腿的运动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朱荣军(1971-),男,硕士研究生学历,江苏警官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