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抒明
摘要:戈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班牙画家,他的出现使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西班牙美术走出了低谷。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绘画中没有的东西,却又源于传统。本文从三个角度出发,浅析戈雅绘画的现代性。
关键词:戈雅;现代性;真实;创造19世纪上半叶,一些艺术家在某种方式中代表了浪漫主义的运动,可并未参与复古的追求,西班牙的戈雅就是其中一位。西方美术史家文杜里曾评价,戈雅是一个在理想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十八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
1西方绘画史
在西方绘画史上,裸体形象不在少数,但都是神话人物,并非纯粹的人体。而在戈雅之前的西班牙画家中最著名的大师应该是委拉斯贵支,他也画过一些裸体画,如《镜前的维纳斯》。画中女人体的弧线具有柔美的節奏和旋律,明亮的光线撒满全身,美丽性感,而镜子的反射让我们看到端庄安逸的面容。可见委拉斯贵支是崇尚自然之美的画家,追求表现女模特的真实特点,我觉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绘画思想的觉悟。但它依然披着神话人物的外套——丘比特和维纳斯。可以看出委拉斯贵支渴望打破宗教禁锢,但并不彻底。即使如此,这幅杰作由于受到宗教法规的约束,在诞生150以后才得以公开展览。
相比之下,几十年后的戈雅要显得大胆的多。他于18世纪末创作了《裸体的玛哈》,造型开放,使人物的外在和精神完全袒露无余。画中形象双手枕于脑后,双脚略弯曲,给人一种腼腆羞涩的感觉,但是眼睛却只盯着观者,再加上形体优美而富有节奏性的线条和光的投射,看上去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是真实的女性形象,而非神话人物形象。戈雅比委拉斯贵支更直接地描绘了人物的真实性格。后来,他又画了《着衣的玛哈》,两幅画用的是同一个模特,同样的姿态。着衣玛哈的出现,彻底说明了之前画中人物并非所谓的神话人物,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女性裸体形象。按传统习惯,在拥有这两幅画的王后宠臣戈多伊首相家里,这两幅画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而是应把《着衣的玛哈》放在《裸体的玛哈》的上面,好像一块白布幕因发条一开而突然消失。这也能看出戈雅的意图,他就想表现这样一个与当时教会主导下的社会相悖的形象。
当时在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势力下,像绘画中这样的裸体形象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要被审判。评论家就哀叹当代的时髦女子已经抛却了老一辈的矜持与谦恭的形象,他们对这种决然相反的表现方式大加指责,斥之为“堕落”。而戈雅却想告诉别人,他笔下画的就是纯粹的女性裸体,这这是大胆直白的挑战。所以,《裸体的玛哈》在西班牙美术史上可以说是最早真正意义上的裸体画,即便在整个西洋绘画史上也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戈雅生活在麻烦不断的大革命时期
出于对当时社会的厌倦和对希腊罗马艺术的崇拜,那时的艺术家们脱离他们的生活,这几乎成了致命的弱点,但戈雅却重新创造出浸染政治与道德的艺术,代替了这种生长于过分纯净气氛里的偏颇的美学。他的作品《1808年5月2日起义》和《1808年5月3日枪杀》完美地向我们展示了这种艺术。
1808年费迪南逼迫父母逊位,同年3月成为西班牙国王。两个月后,他们却接受了拿破仑的统治,费迪南不得不放弃王位。在皇室成员出城时,发生了民众的起义。这就是《1808年5月2日起义》和《1808年5月3日枪杀》的创作背景。这两幅画既是传统意义上的叙事性绘画,但又有新的突破,它不再是叙述那些宗教或神话故事,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件。在这两幅画中,戈雅强调群众英勇反抗和悲剧性,而非英雄的悲壮。特别是后者,它的艺术效果是无法超越的。在《1808年5月3日枪杀》中,军队和士兵,形成严整的一方,光从地上的灯笼里直射在被害者的白衬衫上,形成画面最强烈的视线中心。群众形成另一方,有的瘫倒在地上,有的掩面不能直视这种恐惧,有的张臂做最后的反抗,而背后是无路可退的小山坡。强者的严整与弱者的不规整形成对比,增强两方强弱的反差。但很明显画中的主角是弱势的群众,他们的苦难形成了一个不可掩饰的悲剧。既是瞬间的,又是永恒的。而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从这一角度出发能深切地感受到戈雅的现代性。
3戈雅的现代性也可以从他对后世的影响中看出来
受他影响的画家众多,其中自有原因。欧洲绘画传统太多,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不断开放,他们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一股新的强有力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戈雅有,他从传统里来,又打破传统,画出真实的女性裸体形象;他打破叙事性绘画限于描绘神话和宗教故事的传统,描绘亲眼看见的真实存在事件,充满悲剧性,戏剧性;他注重个人的情绪表达,有着夸张的想象,部分作品甚至奇幻,怪诞。这种戈雅式的蛮力,给予了这些画家创作的源泉。而这也是戈雅绘画作品现代性最好的见证。
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画家,他曾说:“在让人民看到真正绘画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真正的历史……我把真正的历史理解为排除了‘神介入的历史,因为这种介入在任何时候都曾破坏道德意义和使个人颓废。我把真正的历史理解为不受任何虚构桎梏的历史。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实,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这不正是戈雅的主张!“裸体的玛哈”不是神话中的维纳斯,正是排除了“神”的介入,还有《1808年5月2日起义》《1808年5月3日枪杀》等作品,戈雅盯住现实,创作不受任何虚构桎梏的真实,让人民看到并懂得真正的历史,而这些都是有生命的艺术。
1865年马奈访问马德里,对西班牙的绘画十分着迷。诸如戈雅等西班牙艺术家的绘画,对马奈的绘画风格和主题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访问期间,马奈看到了戈雅的《1808年5月3日枪杀》,两年后,绘制了《枪决马克西米利安》,这两幅画的相同之处十分突出,尤其士兵端枪对准受害者的细节,他们都把这一角色的双臂画得伸展开,像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姿态。另外,在毕加索的《朝鲜大屠杀》画中,也采用了戈雅的《1808年5月3日枪杀》的主题,在结构和构图上也近似相同。可以看出这幅画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
戈雅还有很多作品能体现他不同于传统画家的特点,透露出他的现代性,如《查理四世一家》。他虽是宫廷画家,却并没有奉承的态度,而是大胆地纯粹地追求画肖像群像本身,可以说运用近乎刻薄的画法,再现查理四世臃肿的身躯和王后丑陋的面孔。再如由80幅版画作品构成的《奇想集》,毫不吝啬地刻画了自私、虚荣、谎言,充斥着怪诞,恐怖的感觉,大胆地尝试着新的表达与创作手法……总之,戈雅的作品注重传达个人的一种情绪特征,表现事物本身,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这无不都体现着他的现代性。参考文献:
[1] A.D.菲奥雷.西方美术巨匠丛书·戈雅[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415.
[2] 詹妮·汤姆林森.从格里柯到戈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48149.
[3] 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788.
[4]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39442.
[5] 尼古拉·第弗利.19世纪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2002:1819.
[6] 戴维·史彭斯.马奈:新现实主义[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