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秀华
(淮南卫生学校,安徽 淮南 232007)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研究
符秀华
(淮南卫生学校,安徽 淮南 232007)
依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围绕“考什么”“怎么考”“综合素质如何评价”等进行研究,构建切合学生实际的“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
注:本文系安徽省职成学会2010年教学科研课题“护理专业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的研究”(21)部分研究成果;全国第四届“人卫社杯”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征文获奖论文
课程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是全面推动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护理专业的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远远滞后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存在“教、学、做”与学生“学、考、用”相脱节、学校考试评价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就业。从教育学原理来说,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1]。因此,护理专业考试评价模式必须建立在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的基础上。传统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沿用应试模式,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未能体现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护理技能的全面考核。部分学校虽实施了实践考核,但采取单一操作技能考核形式,忽略对学生沟通能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学做分离,缺乏沟通能力,不能联系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严重影响卫生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实现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考试与评价模式的建立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又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促进毕业生顺利通过考试;还要确保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对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生来源及认知特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医疗行业岗位需求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以护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护理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改革新模式,以此来规范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标准,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岗位适应能力。
以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为依据,以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达到国家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目的,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考试评价这一主题,探讨符合护理人才培养特点的考试与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考试与评价体系模型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程序
按照布鲁姆的观点,教学评价大致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种[2]。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过程之前进行,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学习一开始就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性;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终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或者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试模式应根据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考试内容和课程性质等进行设计。由于教育目标具有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的全面性或多面性,而常用的护理专业各课程理论闭卷考试、口试、操作考核等考试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局限性。因此,欲通过考试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考核就需以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的课程考试模式。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目标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提出具体考核内容的主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方法和成绩比例、命题要求等,做到:(1)以理论与知识传授为主的普通文化课程(A类)(如数学、物理、医学伦理学、护理心理学、解剖学等)应突出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2)理论知识和实验及实训技能并重的课程(B类)(如生物、生化、生理、病理、药物应用护理等),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又要考核操作技能;(3)以实训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的课程(C类)(如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应突出技能考核。护理专业各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
图2 护理专业各课程评价体系
理论考试应以能力为本位,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包括:(1)考试题型应兼顾多选题与传统题,卫生职业教育在校生考试与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目的不同。应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效对接,既要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能体现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3]。因此,试题中既要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的题型(如A1、A2、A3、A4、B型题),让学生熟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还应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问答、案例分析等传统题型,测试学生书面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2)试题应能体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测评,力求做到“4个有利于”: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巩固,体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既能把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能作为获取新知识的基础;②有利于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渐将此理念内化为素质;③有利于临床护理课与基础课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做到“学考用一体化”;④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培养。另外,理论考试试卷应由学校统一考试模版,建立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依教学大纲中各章节的重要性和权重抽取题目,注意试题的覆盖面、主客观试题的比例、题型、题量及各章节的教学要求,使考试科学化和标准化。考试结束后对试卷的难易度、区分度、信度及试卷内容效度的定量、定性分析,对试卷质量及教与学各个环节重新审视。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尽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了保障,但现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仅为理论知识考查,应加大技能考核力度,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使考核方法多样化、学科成绩多元化[4]。因此,在临床护理课中采用护理技能考核多站考试法。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收集资料技能,职业态度、行为规范,人际沟通和应急能力。突出护理操作技能考核,结合口试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临床思维能力。可采用模拟人操作或角色扮演法进行考核。技能考核注重对学生护理操作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等的考核,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等。学生在技能考核的整个过程中,如未能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会被扣分。教师在学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时,当场点评,指出缺点,考试结束后集体讨论考试的总体情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借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对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进行再评价,使考试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护理技能考试和评价体系改革需要学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要有贴近岗位的护理摸似病房、护理工作站及配套的实训设备。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课程大部分在示教室上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随时演示或播放电视录像等,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做到“理实一体化”,与此教学模式相对应,专业课程考核采用“学考用一体化”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即时点评,纠正错误及不规范操作。
以岗位需求为指导,以整体化护理工作过程要求为标准,构建考试与评价体系,围绕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讲授与操作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具体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程序设计见图3。
图3 按工作过程构建的护理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及考试评价体系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依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围绕“考什么”“怎么考”“综合素质如何评价”,通过对传统护理教育考试与评价模式、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式及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理人才素质、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调查研究,促进学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切合学生实际并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适应卫生护理事业发展需求,比较全面地检查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我校的课程考试及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1%的学生认为“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考试方法非常好,77.9%的学生认为能客观反映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75.5%的学生认为考试能真实反映自己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能力,对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刘红宁,左铮云,吴晓明,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贵在践行[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21-123.
[2]刘志成,王咏梅.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2,14(12):160-161.
[3]吴国平,徐国华,胡敏,等.护理教育模式与护士执业考试模式的研究[J].江西医药,2006,41(6):416-419.
[4]赵杰荣.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77-78.■
G424.75
A
1671-1246(2014)07-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