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

2014-05-20 08:49辉,惠群,余
数学教育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标素养数学

宋 辉,惠 群,余 水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

宋 辉1,惠 群2,余 水2

(1.南京市中华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9;2.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选取江苏省高中部分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视角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到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备课、日常工作、解题教学、高三复习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负担的态度、教科研活动的参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对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具有良好的启发意义.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1 问题提出

新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十余个年头,关涉教学实施状况的各类研究也不在少数,而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思考现实数学教学的研究则尚需加强.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数学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领域倍受关注的焦点,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学习、交流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丰富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然而,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开展状况如何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尚缺乏针对性的实证研究[1~12].鉴于此,以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视角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研究,以期获得关涉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现状、专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一般认识.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为使样本选取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研究选取江苏省各层次高中数学教师1 153人作为调查对象,并对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务、班主任年限、所在学校的层次等自然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教师的自然情况

2.2 研究工具

研究的工具是问卷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涉及8个部分,每一部分包含问题不等(见表2),共计40个问题,每一问题都是单选题,教师需要从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身情况的一项作答.

共发放调查问卷1 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 148份.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Excel软件录入、管理与分析.

表2 问卷各部分内容及其所含调查题个数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1 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态度

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态度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的执行意识和力度[13].调查表明,整体上看,教师对《课标》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容乐观,尽管有88.9%的教师完整阅读过《课标》,且有65.1%的教师认真研究过,仅有0.4%的教师没有阅读过《课标》,情况似乎令人欣喜.但却有23%的教师仅限于完整阅读了《课标》,显然“完整阅读”和“认真研究”大不相同,另有11%的教师没有完整阅读《课标》,甚至少数教师没阅读过《课标》.在《课标》及其实验教材实施近十个年头的当下,居然仍有不少教师几乎没有系统学习、研究《课标》,足以说明《课标》的指导性作用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43.9%的教师对现用基于《课标》的实验教材比较满意,并能够较好的使用;56.1%的教师则不满意,教学实践中常作较大调整,并认为现用教材不如原来的教材便于使用.调查反映出超过半数的教师对基于《课标》的教材不满意,教学中要做大的调整,实际表明的是对《课标》的不认可,并且要对教材做出“大”的调整才适宜在教学中实施.显然不是所有教师能够对教材做出调整的,这说明占半数以上的有相当教学能力的教师对基于《课标》的教材并不满意.

对现用数学教材中“探究与拓展”(阅读材料)内容,比较关注的教师约占84.6%,偶尔或从不关注的教师约占15.4%.

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如几何画板,Excel,PowerPoint等),约有38.3%的教师达到较高水平,51.5%水平一般,10.3%水平低或基本不会.表明教师对教材中一些新颖的内容和教学技能的新要求还是乐于接受和希望达到的,这反映出大多数教师对新事物的敏感、向往,以及少数年龄偏大的教师对应用新方法相对较为迟钝,观念守旧,基本反映了教师的实际状况.

3.2 教学方式的使用情况

教学方式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直接反映,整体情况也与预期的情况相去甚远.调查表明,37.6%的教师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34.6%的教师对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学内容会安排学生探究学习,27.8%的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与练”式的教学.调查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稍强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其他教师要么不善于要么懒于进行“探究+讨论”的教学,而相当数量的教师仍沿袭“讲听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迫进行机械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变革目标相去甚远[14].

59.2%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活动(师生或生生活动)的时间达到一半以上,35.8%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活动的时间约有三分之一,8%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活动的时间不足5分钟.调查表明,只有极少数教师不给或少给学生活动,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活动达一半以上时间,然而调查又显示进行探究教学的也仅三分之一略强,这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把应试做题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而并没有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探究、试验、讨论、交流、归纳、猜想的真正意义的思维活动上.

除了听课、做作业(解题目)外,安排学生参加其它数学学习活动(如写小论文,数学实验,专题探究等)较多的教师仅为0.28%,较少的教师则为23.62%,几乎没有的达到66.1%.课改后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课改前相比,觉得有所下降的教师有61.27%,觉得基本相当的教师有26.42%,觉得略有提高的有12.3%.调查结果证实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那就是与课改前相比现在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所下降,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在内的基本数学能力明显不足,不仅考试中有所反映,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更加显而易见.

关于现在的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上比较薄弱的方面,29%的教师认为是在预习和课后巩固环节,49%的教师认为是自学能力,15.31%的教师认为是合作交流的意识,15.75%的教师则认为是创新能力.这些状况实际反映了当前实施的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学生的时间几乎全被各科的作业占用了,连睡眠的时间都不够,当然不能预习巩固,当然没法自学;除了做题应考,几乎别无活动,交流能力无从提高,应试式的机械学习下学生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些能力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引导精心培养的,学生如果被圈养在教室里,一切创造性都无从谈起.

3.3 教学备课的情况

备课作为教学的关键环节,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维素养和教学认识信念,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于备课的调查情况值得思考,有些方面做得不错,有些活动则形同虚设,更有些方面则亟待加强.

备课中关于教学目标,49%的教师依据《课标》及《教学要求》设定,43.3%的教师根据学情贴近学生设定,6.1%的教师关注例题与习题的选取而不重视教学目标,1.6%的教师为应付检查不得不写教学目标.《课标》对教学目标有很多新的设定,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其中更多的应属于长期目标.调查表明,按照《课标》要求设定教学目标的教师不足一半,教师普遍认为每课如此设定目标不仅繁琐而且脱离实际,即使按要求制定目标也不乏出于无奈,敷衍而为之.

53.1%的教师备课中注意备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和对学生探究的引导,35.5%的教师备课中关注例习题选择和分析讲解,15.5%的教师备课的重点在例题选择和习题设计,0.9%的教师备课时随意选几个题后再写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对数学概念教学的态度,74.8%的教师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提高概念教学水平;20.5%的教师认为数学概念固然重要,但做题目更重要应占较多时间;3.6%的教师认为只需告诉学生概念是什么,然后大部分时间做题就行了;1.1%的教师则认为数学概念只要让学生背诵、记住就行了.

在进行案例教学研究或撰写教后感方面,41.3%的教师经常进行案例研究,也用心写教后感;39.7%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研究,但不写教后感;13.5%的教师没有做过案例研究,会为应付检查写教后感;5.5%的教师两样都没有.值得欣喜的是,调查反映出大多数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情境设计和探究教学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概念教学更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还有超过80%的教师经常进行案例教学的研究.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在例习题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没做过案例教学研究,这种把应试先行纳入新授课教学中,是有违新课标精神的.

在备课中发现教学存在较大问题时,19.1%的教师自己独立解决,68.8%的教师与同事商量解决,8.2%的教师向教研组长反映,3.9%的教师不采取任何行动.

对初中数学教材,28.65%的教师认真研究过,15.75%的教师仅仅是看过而已,52.86%的教师只是教过高初中衔接教材,2.77%的教师从未接触过.

对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的教学,51.26%教师认为很有必要且与高中有关系的都教,18.51%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但只要缺什么补什么就行,26.31%教师认为只要选择需要的内容教学就行,3.9%的教师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初高中衔接教材的教学.

调查发现,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已成为拖累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严重问题,前面调查表明多数教师认为新课标教材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最重要原因就是初高中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现在高中新生进校首先要进行一两周的初高中衔接教材的教学,来弥补高中需要而初中没学的数学内容,而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反映出不同的态度,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的不足三分之一,多数教师对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联系缺乏了解,只是仅仅把有关的衔接教材按部就班地教给学生,当教学中出现重大问题时,多数教师不能独立解决,有很大的依赖性.

3.4 日常工作状况

从教师的工作时间、备课、资料处理等方面进行的日常工作状况调查显示,有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

在每天的工作时间方面,8小时以内的教师有13.44%,8~10小时的教师有30.1%,10~11小时的教师有31.52%,11小时以上的教师有14.98%.

每天花在备课上的时间,14.6%的教师在1小时以内,42.9%的教师在2小时左右,33.5%的教师在3小时左右,9%的教师在4小时以上.

在集体备课的形式方面,41.5%的教师所在学校有专门备课室,集体研究、共同备课,并有专人检查;25.5%的教师所在学校有专门备课室,一人主备,其他人分享;14.8%的教师所在学校由备课组长召集,仅限于宏观上提些要求、统一进度;8.2%的教师所在学校集体备课不正常,效果也差.

关于平时收集和积累教科研资料的做法,47%的教师是建立较完善的资料库,24%的教师是收集不同的教学案例,22.3%的教师只是保存自己的教案,6.7%的教师根本没有收集资料的习惯.

备课中所选择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35.1%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23.5%是校本教学资源,22.3%是网上资源,11.9%是同行同事的教学资源.

调查结果反映出,多数学校坚持集体备课且效果比较好,多数教师十分注重平时积累教科研资料,教辅资料的使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应该注意,数学教师的负担是很重的,近90%的教师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55%以上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但90%的教师真正花在备课上的时间并不足3小时,多数时间基本花在进行各种测评考试和试卷批改上.江苏在只将语文、数学、外语3科计入高考总分的情况下,因为“得数学者得天下”的口号,高三数学教师更加不堪重负,而其它学科教师却处于赋闲状态,教学秩序的混乱可想而知.

3.5 解题教学的情况

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最受重视的环节,从调查结果看到,所有教师都能自行改编例习题,更有近一半教师自行改编例习题超过50%,这表明教师普遍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投入很大精力,力求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在作业和试卷批改方面,多数教师批改认真,并针对错误讲评和补偿矫正,也有少数教师表现马虎.在对试题的研究方面,大多数教师先做题后看答案,少数教师边做边看答案或只看不做.

在习题课或复习课的教学中,自行改编例习题不足10%和超过60%的教师比例均约15%,自行改编例习题达30%的教师比例约40%,自行改编例习题达50%的教师比例约30%.

关于批改学生作业的常用做法,40.59%的教师逐个批阅,12.3%的教师当面批改,12.3%的教师全班集体纠正,34.7%的教师综合采用以上做法.

在数学试卷讲评课上,69.3%的教师选择学生错误多的讲评且有补偿矫正,18.11%的教师选择学生错误多的讲评但仅指出错误所在,8.2%的教师按试卷题号逐一讲评,4.4%的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订正.

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教师通常要选做大量的复习题与模拟卷,在做题习惯上,边看解答边做题的有10.56%,先做题后看解答的有76.8%,独立做题从不看解答的有11.8%,看解答后不再做题的有0.8%.

解题教学基本上就是学生做题,教师讲题,至于“解题思路是怎样找到的”,教师不知,学生更不知,难怪大多数学生有同感:老师讲的我都懂,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会了.

3.6 高三复习教学状况

调查显示,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各种综合测试和模拟考试频繁,在一年中高达85%的教师要安排这类考试15~25次,这还不包括每周每天的小型测试.调查结果还显示,多数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不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高三数学每周课时的设置方面,30.42%的教师认为7~8课时较合适,44.71%的教师认为9~10课时较合适,18.1%的教师认为11~12课时较合适,6.8%的教师认为13课时以上更合适.

在高三近一年的复习过程中,综合测试10次以内的教师有14.88%,15次左右的教师有29.85%,20次左右的教师有30.94%,25次以上的教师有25.32%.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中对于数学思想方法,30.92%的教师很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但不做专题复习;62.58%的教师有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做专题复习巩固;5.3%的教师不太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只通过专题复习让学生掌握;1.19%的教师不太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也不做专题复习.

现在几乎所有学校用于高三复习的时间都很长,理科一般用一年时间,文科则要3个学期.在周课时安排上,调查反映不一,但多数认为10课时以上为宜,四分之一的人甚至认为应在12课时以上,为了减轻教师负担,多数学校不得不安排一个数学教师只教一个班.

3.7 对于学生学习负担的态度

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普遍感到担忧,并且较好地控制了学生的教辅用书,然而作业量仍比较大,虽然很想改变,但迫于升学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高三复习中所用的主要教辅资料,32.17%的教师选用各市教研室编写的教辅资料,29.2%的教师从新华书店选购教辅资料,20.75%的教师选择书商推荐的教辅资料,17.87%的教师使用学校自编的教辅资料.

在高三复习中每个学生手中的教辅用书,50.36%的教师为学生配两本,34.77%的教师为学生配1本,9.95%的教师为学生配3本以上.

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重,数学作业量尤其大,重复做题,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对这种看法,36%的教师同意但无力改变;42.24%的教师认为只要考核评估,升学机制不变,这一现象难有彻底改观;11%的教师布置大量作业,虽然学生负担加重,但是不得已而为之;10.74%的教师认为要提高考试成绩,只有如此.

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32.72%的教师曾经作过努力,但收效不大;25.84%的教师认为要掌握知识,提高成绩,必须要大量练习,数学教学历来如此;12.60%的教师认为其它学科不努力,仅数学一科努力没意义;28.77%的教师认为是考试升学大环境造成的,教师作用微乎其微.

3.8 教科研活动的参与

对于教研活动的态度,调查显示多数教师能够主动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也有相当多的教师被动参加或不参加.现在的各类教研活动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研究,而基本是高考研究、高考模拟考试的分析,教学研究的变味,可能也是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的一个原因.

对市、区(县)学科教研活动,60.7%的教师每次都主动参加,20.6%的教师按学校要求只能参加,13.4%的教师偶尔参加,5.3%的教师基本不参加.

对于市、区(县)教研活动的有效性,23.9%的教师认为很有效,40.8%的教师认为比较有效,29.6%的教师认为效果一般,5.7%的教师认为效果较差.

对于高三教师的暑假及寒假的两次集中研训的效果,认为很好、有收获的有33.24%,认为一般、收获不大的有47.36%,认为差、没有收获的有10.66%,认为没效果应采用其它培训方式的有8.74%.

经常阅读中学数学期刊,对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与启迪.对中学数学教学期刊,15.8%的教师每期都认真学习,47%的教师偶尔学习,32%的教师需要时翻阅,5.2%的教师基本没有看过.

近5年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数学教学论文5篇以上的教师有10.3%,3~4篇的教师有17.4%,1~2篇的教师34.9%,1篇没有的教师有37.4%.

近5年参加区(县)级及以上的优秀课、论文、教学设计、基本功大赛、案例等评比活动,获奖5次以上的教师有9.6%,获奖3~4次的教师有17.4%,获奖1~2次的教师有40.5%,没获奖或没参加的教师有32.5%.

近年有关高中数学教学的课题研究(县区级及以上),主持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师有17.7%,作为子课题主持人参加研究的有13.3%,一般性参与研究的有30.4%,没有参与研究的有38.6%.

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少数教师关注和认真阅读教学研究期刊杂志,大多数教师近5年极少或没有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这并不是好的现象;但另一方面,从调查中看到,参加各种评比、大赛并且获奖的教师达70%,还有约30%的教师主持有关的课题或子课题研究,这又是比较积极的信号.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应试的大背景下,即使进行教科研,也多是异化为应试研究了.

[1] 宋辉.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关注课堂生成的促成——评姚发权老师的《对数函数》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2):75.

[2] 杨高全,曾玉华,朱春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小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31-34.

[3] 陈小鹏,马维英.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调查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6):64-66.

[4] 宁连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14-16.

[5] 桂林,刘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51-54.

[6] 宁连华,吕林海.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审思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57-62.

[7] 宁连华,涂荣豹.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的继承与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6):6-9.

[8] 徐文彬,曹新,王兴福.数学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4):90-93.

[9] 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框架初步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3):79-82.

[10] 陈小鹏,马维英.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调查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6):64-66.

[11] 王光明,佘文娟,宋金锦.基于NVivo10质性分析的高效数学学习心理结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74-79.

[12] 曾小平,刘效丽,涂荣豹,等.教师数学修养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研究: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2):42-46.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4]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Survey Research of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SONG Hui1, HUI Qun2, YU Shui2

(1. Nanjing Zhong Hua High School, Jiangsu Nanjing 210019,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23, China)

Thecore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Subject Standard for Senior Mathematic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professionalism. In the present work,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professionalism were addresse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professionalism in some high schools in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Consequently, four crucial things need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to solve these existing problems. Firstly,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sixearnest” todo a good job in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secondly, changing education conception to realize the bridge from“effective classroom” to “excellent efficiency in classroom”; besides, inspiring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training; last but not the least, basing on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 face with real problems and growth in the reflectio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current situation; survey research

2014–09–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TPACK及其教学表现研究(14YJA88005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研究(B-b/2011/01/022)

宋辉(1964—),男,江苏高淳人,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G622.0

A

1004–9894(2014)06–0058–05

[责任编校:周学智]

猜你喜欢
课标素养数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