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才角度谈如何培养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014-05-19 12:54王晓
成才之路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验培养小学数学

王晓

摘 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以生活经验为前提。小学生生活经历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从捕捉“生活经验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创设“生活经验情境”,突出数学趣味;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经验;培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基”的要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数学教学在继续保证“双基”的基础上,还必须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我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提供服务。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把握数学的本真,从而不断成才。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捕捉“生活经验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科书其实无非是我们数学教师的教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它不应该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唯一资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适当地处理教材,大胆地创造,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重组或改编。

如教学 《认识负数》内容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表达负数?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这时,我们可以拿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温度计,也可以展示一些根据海平面来测量一些高山的高低图,或是引进一个人的一生的身高变化示意图。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感受到了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及时捕捉生活经验素材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经验情境”,突出数学趣味

数学课的教学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通过生活实践来教授数学,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不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课堂是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把书本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有机链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内容时,就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秋游活动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过程。

师:知道下周要秋游了吗?生:知道了。

师:还没发《告家长书》你怎么知道的?生:下周菜谱上的周三写安排啊!师:你观察仔细,推理准确,就是下周三秋游。师:想知道去哪里吗?生:想。师:今年去海底世界。那谁能提几个在秋游时会遇到的数学问题?生:海底世界在哪里?师:很好,跟位置有关的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生:我知道,在学校的南边。师:是的,在学校南边,离学校大约5千米。生:从学校坐车到那里要几分钟?师:不错,跟时间有关的问题,坐公交车正常情况大约25分钟。生:要不要交钱?师:也不错,经济问题,不要交钱。生:玩多长时间呢?师:真不错,和时间有关的问题,最迟中午11∶20时回到学校。生:什么时候从学校出发呢?师:你们说呢?生1:8∶00。生2:8∶00太早了,还没开园吧!师:是的,8∶30才开园。师:瞧,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看来秋游活动可不是简单的玩玩而已,其中涉及的数学问题还真多。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以前春游、秋游的经验,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把这次秋游活动的具体过程给安排出来,算一算如果要在11∶20分回到学校,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学校出发。

五年级的学生对秋游活动有经验,但这样的经验还不是数学活动经验,即使有数学活动经验,那也是模糊、零散的,无意识的。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把生活经历转化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日常数学学习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借助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解答。教师要学会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答案的方法。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常常自觉地借助生活经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

如教学《乘法12乘2》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出示图片,如2只猴子分别摘了12个桃子。这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醒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再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说我家里3个人,吃饭的时候每人用2根筷子,我知道一共是要6根筷子,所以我知道12乘2得多少。这些答案无疑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思考。有的同学说我们组有12人,每人2只手,所以我知道12乘2等于多少。无疑,学生在解题时,他们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体现出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数学创新能力。

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把问题和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从而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四、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学习数学的目的还是用数学知识成果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教学都可以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习、感知、实践,最终学会依托生活实践来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要以操作实践为抓手。经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这样解释道:一是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经历、体验。经验来源于实践,尤其是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受到年龄所限,因此必须通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丰富来自感官、知觉的经验,使经验成为能够“摸得到、看得懂”的东西。

例如教学千克这一单位时,课前让学生从家中自带1千克的物品到课堂中来。

师:听说过千克吗?生:听说过。师:哪里看到过千克这个词?生:我家做烧饼用的面粉袋子上就印着千克。生:苹果箱子上也印着千克。师:那你知道千克是用来表示物体的什么?生:有多少重量。师:那你能说说1千克有多重吗?生:1千克就是8个苹果重。生:不对,1千克是6个苹果。师:谁知道为什么同样是1千克苹果,但个数却不一样呢?生:苹果有大有小。师:请你们两个把苹果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和你们想的一样吗?生:一样。师:还有谁来说一说生:1千克黄瓜有5根。生:……师:老师这里有两个盒子,你觉得哪个重呢?(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生:我觉得应该是大盒子重。生:我觉得小盒子重。师:你怎样想的?生:如果是大盒子重的话,你肯定不会问我们这个问题了。师:挺有想法的,有可能。师:那你们觉得要知道有两个盒子哪个重,可以怎么办?师:称一下。师:通过称量现在你知道两个盒子是怎样的?一样重。

经验的内隐性,决定了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和交流活动,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而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就为形成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应走生活化的道路,要做到课堂上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把数学教学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数学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结合数学的特点,有机地优化组合各类活动方式,把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意志、想象、创造等素质的培养都置于学习活动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使他们真正成才。

(江苏省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经验培养小学数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