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
【摘 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极其重要的,明晰“尝试教学法”的实施要素,应用五步教学法,实施六段式结构,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人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质量,是人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现时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较为薄弱,缺乏探索精神,而“尝试教学法”恰好给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尝试教学法的实施要素
所谓尝试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再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自学课本,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再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关系如下图:
学生尝试与教师指导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尝试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教师的指导以学生的尝试为目标。“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精神。
二、应用五步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的,其教学过程可以说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出示尝试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为新课的学习提出明确的目标,为知识的迁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2)自学课本——这是促成知识迁移的关键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对准备题与尝试题进行比较,对尝试题和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己解答尝试题。为了促成迁移,教师在学生自学课本前先提出思考题,以便使学生边看书边思考。
(3)尝试练习——能使教师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引导迁移。学生经过第二步自学课本,基本完成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但是,这种迁移还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而尝试练习就是检验知识迁移程度的重要步骤。
(4)学生讨论——通过尝试练习的检验,学生做尝试题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结果正确,这是正迁移发生作用;一种是结果错误,这是负迁移发生作用。在讨论中,让学生各抒己见,使正迁移得到强化,负迁移得到消除。尝试前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在讨论中又可萌生新的问题。
(5)教师讲解——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化迁移。教师讲解中重点抓住前后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迁移作用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可见,尝试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环套一环。在教师指导下,从提出问题到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实施六段式结构
根据小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可分为五步六段式进行。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具体谈谈如何操作实施:
(1)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在本课开始,安排一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口算,再进行一组分数的通分练习,以旧引新,做好铺垫。
(2)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以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3)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如课本例题:“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尝试题:“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第一天浇了多少?”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要解决这个题目时,发现有什么问题?自己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再让学生思考一番,这时就转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了学生切身的需要。阅读课本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预先作一些思考性的指导。例如:A. 分母不同怎么办?B. 为什么要通分?有什么道理?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学生可通过看例题举一反三,学会解答尝试题的方法。这样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必须解决黑板上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转入第三步的时机已经成熟。
第三步:尝试练习。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代表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后,一部分学生可能做对,一部分学生可能做错。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在评讲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在尝试讲算理了。这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算、尝试讲以后,已经解决一部分尝试前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大家讨论时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学生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这时听教师讲解又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火候已到,就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师讲解。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4)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的练习里,可利用上面的尝试题让学生自己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不断被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尝试题改为:“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浇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浇?”
这一步可以说是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5)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发挥“课内补课”的效果。
(6)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运用,笔者发现,尝试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邱学华.邱学华数学教学教案与教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步:教师讲解。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4)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的练习里,可利用上面的尝试题让学生自己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不断被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尝试题改为:“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浇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浇?”
这一步可以说是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5)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发挥“课内补课”的效果。
(6)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运用,笔者发现,尝试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邱学华.邱学华数学教学教案与教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步:教师讲解。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4)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的练习里,可利用上面的尝试题让学生自己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不断被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尝试题改为:“春天到了,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1/4,下午浇了3/8,第二天上午浇了3/10,第一天比第二天多浇了多少?还剩多少没有浇?”
这一步可以说是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5)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发挥“课内补课”的效果。
(6)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运用,笔者发现,尝试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邱学华.邱学华数学教学教案与教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