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42例

2014-05-13 09:45彭日红佘军红阳洪卢先富
医药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艾地苯醌运动性

彭日红,佘军红,阳洪,卢先富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柳州 545005)

·神经科用药专栏·

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42例

彭日红,佘军红,阳洪,卢先富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柳州 545005)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7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治疗及管理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每次30 mg,饭后口服,tid。疗程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程度、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语程度在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安全有效。

艾地苯醌;脑梗死,急性;失语,运动性

运动性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由优势大脑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说话为非流利型、电报式发音、找词困难等,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常见病因为脑血管病,尤其急性脑梗死。伴有失语症状的卒中患者因为交流困难易发生卒中后抑郁,同时也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关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的诊断标准及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2]关于运动性失语症的诊断。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过头颅影像学检查证实,病程6 h~7 d,通过汉语检查法判定为运动性失语;②年龄18~75岁;③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无凝血功能障碍,且无严重的消耗性疾病;④首次发病,或者既往疾病未遗留明显语言障碍;⑤神志正常,能够配合语言功能评分量表检查;⑥在治疗过程中,无再发卒中或并发影响语言功能的疾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其他失语症患者;②年龄<18岁和>75岁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③有意识障碍、智能减退、精神病或不配合检查者;④并发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者;⑤发病前有严重的听力和视力障碍者。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标准的患者87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6.24±1.2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为(56.25± 1.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失语程度、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给予相同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治疗及管理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362,规格:每片30 mg),每次30 mg,饭后口服, tid。疗程14 d。

1.3 疗效评判标准 采用北京大学失语症检查法[3],按语言障碍的好转程度分级,基本治愈: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进步>2级;显著进步: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进步2级;进步: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进步1级;无进步: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进步不足1级。失语程度比较目前多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4]来对失语症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定。0级: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觉理解能力;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或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4级: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5级:有极少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有点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运动性失语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2.2 失语程度改善比较 两组运动性失语患者失语程度在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及命名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变化,用药过程中亦没有出现与治疗药物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在全球已经成为第一致残和第三致死的原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80%[6]。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急性脑梗死病灶中心为坏死区,周围为缺血半暗带,如果在短时间(6 h)内迅速恢复血流,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可恢复功能,如超过时间窗,可出现再灌注损伤,目前认为再灌注损伤主要机制:自由基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和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脑梗死后,半暗带内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自由基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损害的主要因素[7]。抢救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核心是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3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与时间例数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命名治疗组治疗前42 6.23±3.46 112.76±30.18 48.15±15.81 43.94±18.39治疗后42 15.68±4.47 140.92±27.12 87.01±14.63 82.18±19.06*1*2对照组治疗前45 6.31±3.39 113.03±29.83 48.19±14.98 44.72±19.84治疗后45 11.53±4.02 126.12±28.02 76.53±16.49 67.12±20.81*3

艾地苯醌是目前唯一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线粒体靶向治疗药[8],它是一种醌类化合物,口服经体内代谢后可以完美替代线粒体呼吸链中处中心地位的辅酶Q,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药和抗氧化药。其作用机制: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有效的抗氧化;②艾地苯醌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药,作用较强于辅酶Q10。在脑细胞中是自由基清除药,其强度比维生素E或长春西汀要强30~100倍[8],减少自由基引起的损伤;③能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代谢,使脑功能低下症状得到改善;④参与细胞线粒体代谢,对缺血的能量代谢和脑组织功能有保护作用;⑤能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代谢,提高大脑的葡萄糖利用率,促进脑内三磷腺苷生成,抑制乳酸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壁细胞膜的稳定性。而且不良反应少。基于以上的药理特性,艾地苯醌能有效促进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外伤、中毒等患者的认知、失语、智能和行为等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不论在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失语程度、语言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37.

[3]易咏希,杨万章,张敏,等.针药合并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41-43.

[4]侯文豪,常东红,杨春雪,等.头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29-31.

[5]杨湘华,王晓莉.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失语症患者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0-31.

[6]MELLADO T P,COURT L J,GODOY F J,et al.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a neurologic intermediate care unit in Chile.analysis of 459 consecutive patients[J].Rev Med Chil,2005,133(11):1274-1284.

[7]董风其,焦红军.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55-56.

[8]赵茜.唯一的线粒体靶向治疗药物---艾地苯醌[J].中国药房,2011,22(38):3631.

DOI 10.3870/yydb.2014.02.014

R971;R743.33

A

1004-0781(2014)02-0189-03

2013-07-16

2013-10-25

彭日红(1970-),男,广西南宁人,主治医师,学士,从事脑血管病工作。电话:(0)13078061362,E-mail:prh168prh@163.com。

猜你喜欢
艾地苯醌运动性
1,2,4-三甲基苯氧化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技术进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 氧化邻苯醌发色基团的实验研究*
艾地苯醌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BDNF mRNA及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草房子》第四章 艾地(五)
姜黄素对大鼠运动性肾脏裂孔隔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艾地苯醌抑制氧化应激所致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对亚甲基苯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苯醌类与苯醌亚胺类在日光/Fenton体系中的光敏性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艾地苯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外释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