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宝
摘 要:发达的网络有利于改善和弥补中学语文课堂的不足,主要从网络环境进一步拓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范围,进一步改善僵化的语文课堂的“话语套子”以及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语文课堂的生气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生活化;语文课堂
网络生活化同时生活网络化,使语文教师必须从网络生活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堂。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应该是不断发展着的,语文课堂是营造语言实践的小环境,“话语套子”却无处不在,师生交流形式化,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也很难发展;语文课堂是培养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场所,由于时空的限制,很难真情交流、营造梦想家园。
网络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信息资源库,我们有自由选择、存储、筛选和利用有用的信息平等权利。置身于更为广泛而多样化的见解和争辩中,网络互动环境就培养了个体语言表达的能力——自由地表达思想,并逐渐形成坚定的主张,为创新创造了条件。
网络环境资源的共享激励了年轻人之间探究的精神,能把网络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语文课堂小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大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工具、人文兼顾,知识、能力兼顾,过程、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兼顾,语言、文学、文化兼顾,阅读、鉴赏、涵泳兼顾的全面兼顾的局面。
一、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拓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范围
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是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生活中词语“七月流火”“差强人意”“炙手可热”“望其项背”“屡试不爽”等被误用的现象较普遍,不仅让听的人莫名其妙写在作文中,还破坏了文意。语言文字跟社会习惯一样“顽固”,一旦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沟通又很难纠正,命令不行,规劝无力,示范较好,但影响面窄。上海文化出版社曾刊出《咬文嚼字》,但读的人太少了,影响力不强,能够标本兼治的只有通过语文课堂培养言语规范的使者。因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非常规范的,学生在这里接受言语规范训练效果最好,但是社会中随时出现的不规范的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环境可以形成多人之间的互动学习,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容易在网上跟帖、评论被发现,指正,无意而为之,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此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思想、语文规范意识渐入人心。
我在课堂上把网上论坛文句引入课堂,给学生修改。“伴着老毕的美术天赋,绘画艺术特长的施展,使他在《快乐驿站》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漫画天赋。他用动漫画的形式来彰显人物的诙谐和幽默,不断地给观众带来开心快乐,同时又能燃起观众心中不尽的霞想,让观众重温到优秀相声小品节目一级演员的风采。”(上传结果:第一句最好改为“老毕的美术天赋,使他在《快乐驿站》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漫画才能。”“霞想”应为“遐想”;“重温”改为“再次领略”。)使得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训练规范语言表达能力的课堂。
二、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改善“话语套子”语文课堂
语文课上思维的模式化就出现了“话语套子”,和师生对这种思维的存在因“应试”而又有不自觉的依赖心理。它不但无益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我们追求个性化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强调课堂话语形式的自由、开放和创造。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解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写文章。面对课堂高耗低效的情况,语文课堂教学常穿新鞋走老路,不敢开拓进取。面对容量陡增的新教材、课外读本、推荐名著,我们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疲于应付,课程标准中“大量阅读”不能落到实处。教师也不能宏观调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实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字词句篇的探讨和研究,打造从课内到课外,从家庭到社会,从语文运用到生活态度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桥梁。引导学生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网上自由讨论,不仅打破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的局限,打破空间的限制,还消除了由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带来的压力,达到了真情的交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网上讨论鲁迅的文中的情感,就出现了在百草园里“快乐”“遗憾”在三味书屋的“好奇心”“束缚感”“偷寻乐”答案,加深了对课文的把握,也提高了分析鉴赏的能力。网络语文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又一有力的补充,这表现在周末和假期。现在大部分学校在网上布置作业,网上阅读实践。
但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的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我在利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的平面和其他有关图像、视频材料来加深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认识,又会用互联网BBS的方式指导学生读文、作文。利用网络师生间交流互动灵活了、广泛了、深入了,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三、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语文课堂活泼的生气
各种不同媒体的自由运用,崭新的交流方式,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一个广阔的自由天地,甚至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都是学生兴趣的积极因素。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品味。
网络环境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多样性和独创性的解读。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问到:“百花中为何只选牡丹,莲花,菊花为小碑座的装饰物?三次提到毛主席、周恩来的题字,书写有何用意?”时,学生往往好奇,教师就引导他们上网查找、思考、分析、总结、表达。这样,利用网上资源主动学习,就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过教师特别注意适时引导。从解读上说,读前是否有阅读需求;读时是否有愉悦感;感受体验是否深刻;教师参与阅读时问题由谁生成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样网络平台的弥补作用才会更加令人满意。比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解读《天上的街市》,由于课堂的特殊环境效果不大好,利用网络来教学一看,结果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情况:有以画读诗的,有以散文读诗的,还有以诗读诗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在构思散文过程中,在寻找自己诗的语言理解过程中走进了另一世界,进入了更高境界,充分地感受了意
象——街灯、星空、天街、牛郎织女组合成的意义;初步形成了应有的情绪;想象插上了翅膀,诗人留下的空白被填充了,被演绎了,被表达了……语文的形象思维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梦想的花园被积极地营造了起来。
现代网络环境是现代语文课堂最有力的补充。它让语文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师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心灵充分解放。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相城实验中学)
编辑 薄跃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