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蕊
京剧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被称为“国剧”,誉为“国粹”。京剧以它独特的魅力享誉全世界,2010年,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整个世界的文化财富,这也是世界眼光对中国京剧的一个准确定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让我们的京剧艺术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京剧纳百川之水,集百家之長,是炎黄子孙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但现代生活的冲击、听众的音乐审美水平及倾向、观众面的狭隘,尤其是孩子对京剧不感兴趣等都直接影响到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所以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就应引进京剧艺术的欣赏,把京剧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活动开展起来,其目的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为中国京剧的继承与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其实京剧进课堂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孩子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力。首先,京剧中咬字的特点是字正腔圆。虽然有极少部分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比如安徽等地口音特点,但大部分是以现在普通话发音为标准,易于推广和促进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其次,京剧高亢明亮的唱腔特点,有利于学生声音的发挥。
京剧是国粹,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和传承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虽然,在推广“京剧进课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完成好这个光荣历史使命。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我们要以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把它作为艺术而不仅仅是娱乐。让我们的年青一代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艺术,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不仅需要广大音乐教师的努力,还需要专家、艺术家的帮助和指导。我认为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通过运用录音、录像及图片资料,消除学生对京剧的陌生感,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让京剧教育进入学校课堂不仅有充分的必要性,也有很强的可行性,既不需要增加新的课时,也不需要大量投入,对现有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动就行了。我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介绍京剧行当,教唱具有京剧韵味的《说唱脸谱》,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段再介绍一些行当、身段、唱腔等基础知识以及历史故事等背景知识,让学生首先对京剧有一个感性认识。笔者亲身体会到,学生们对京剧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走进京剧》,从介绍京剧的行当入手,由浅入深让学生了解京剧,当学生看到不同行当的视频片段时,教会他们从服装、唱腔、动作上加以区分,从而使学生从一个侧面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谁说年轻人不喜欢京剧?我认为多数不喜欢是因为没有真正地了解,当你真正深入了解掌握一门艺术时,我相信你很难不去喜欢它,所以我觉得如果能让京剧艺术走进校园,就像我们中国人几乎人人都会打乒乓球一样,大家一定都会喜欢它。近年来许多在国外深造的留学生,每到假期回国,都四处求教,急切地想要学习京剧或者中国乐器,其中不乏考入哈佛、剑桥等名校的学生。可是,如果非要等去了国外,才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这终究是一种遗憾。要弥补这种遗憾,“京剧进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宏伟工程的开始。
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活力;一个国家,自愿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于创造精神。在俄罗斯每个家庭都有普希金的诗集,在欧美,歌剧十分普及,诗集与歌剧,都是他们的“国艺”。同样,京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西方的歌剧,它既是大雅的,也是大俗的。京剧进校园,应当会引发一连串关于艺术素质教育的积极反应,让京剧走进校园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76中学)
?誗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