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奔
摘 要:在初中小班化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评价采用提问者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共四个梯次,使课堂个性化评价得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小班化;个性化评价
我的语文课堂是在提问问题—评价问题中进行的。下面我想就我在这样的班级中上语文课时所尝试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做一个小结,以期与同仁们商榷。
评价问题分四个梯次:提问者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共四个梯次。
我认为无论是大班化教学还是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因此,引导性问题必须由教师提出,当然也可以因势利导,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过渡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引导性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都是在教师引导性问题统领下所发现的研究性问题。
下面我结合教学中实际的例子谈谈我的做法。
一、结合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
比如,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时,我读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一段后对学生说:“下面大家就文中‘我的处事原则发问,其他学生评价。”
同时我要求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做自我评价。“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与课文有什么关系?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是什么……”
等我引导性问题刚一提出,一位叫陈楠(化名)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文中的‘我没有一点民主意识,家长制作风严重,一切都由他说了算!再说我们周围生活中大多是顺从儿子,委屈母亲。孩子太小,不懂事,应该迁就他们,好让整个散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母亲有了年龄,经多见广,应该顺从孙儿,以享天伦之乐!所以我认为文中‘我的处事原则有待研究!”
接下来是班内学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与评价。这个问题提的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
面对上面这位学生的提问和对文中“我”的评价,班内其他学生纷纷发言,现略举一二。
学生甲:我认为陈楠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和他的理解很有价值,至少陈楠同学的提问和另一层面的理解引起了我们的争论。文中的“我”能够权衡利弊,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我们是小孩,好多事情不懂,我们应该多听父母的。
学生乙:我也认为陈楠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和他的理解很有价值,很值得我们在理解课文时从我们的实际想法切入。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这从后文“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父母迁就孩子不能无原则,不能为了一团和气就做出违心的决定。
……
面对全班学生就文中“我”的处事原则问题的回答与探讨,接下来该轮到我登场了。
我首先大力肯定了陈楠的发问和他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所做的回答。接着我又一一评价了其他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回答和评价。
“甲同学能够从文中得出‘我权衡利弊得失的处事原则,很好!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以后处理任何事和任何关系时必须要采取的正确方法,大家在以后遇见分歧时一定要采取权衡利弊得失的原则。”
“乙同学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词语着手,如‘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等语句入手,理解人物,这更值得我们今后学习语文采纳!语文学习就是要从文本入手,进入角色。”
……
二、教师总结
上面无论是陈楠同学的发问还是大家的评价与作答,都能够围绕本文中心话题展开,并且很有深度,值得我们以后发扬光大。下面我谈谈我对文中“我”的理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家的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到更广泛的境界。
学生是在评价中成长的!是在评价中分清真善美假恶丑的!因此我们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成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小班化的初中语文课堂,这一切都成为可能,发此文,以期引起同行们,特别是小班额的初中语文教师商榷!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