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金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基础,发挥着独特的认知功能,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化学实验,要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较以前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着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缺点是偏离了高中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本文主要将教学实践与教材中实验优化案例相结合,提出实验的优化设计原则,并简要分析实验的优化策略。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
题
1.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的局限性
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多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方法等诸多要素构成了教学活动。目前我国化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而忽略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化学教学设计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学习等脱节,个别化教学形式,小组活动形式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还很少。目前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还存在着相互联系不强、渗透力不足的现象,实验项目还比较陈旧,实验方法还缺乏创新,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
实验教学对试剂、仪器等也有其特定的要求。就课堂教学来看,传统教学计划是以教师的直觉和主观经验为基础的,仅注重教学中的个别要素,更注重于教的方法,从而忽略了学的方法;所注意的是教的过程而不是学的结果;只重视教学内容,而忘记了学生,忽视了其他教学因素的存在与协调,有较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不利于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实现,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2.实验课学时较少
实验课学时较少,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接受大量的教学内容,这导致学生很难将所有的知识点消化,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而且,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师在课堂“讲实验”的现象,而学生不具体进行实验操作,这导致学生对于许多知识点印象不深刻,都进行死记硬背。
3.缺乏与实验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目前还不能与实验课程完美配套,使整个教学缺乏连贯性,导致具体教学目标不明、应用性不强。因此,要制定与教材配套的课程标准,在制定时,要结合一线任课教师、学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课程标准制定的科学性。
二、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措
施
1.自制实验仪器,经济又环保
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品,亲自动手制作实验仪器,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例如,在讲“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矿泉水瓶用来进行演示,将少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收集满氯气的矿泉水瓶中,用橡皮塞塞紧,瓶子立即变瘪,瓶中气体黄绿色变浅,并发出“砸砸”的响声。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证明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效果很好。
2.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把微观现象以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逼真地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将宏观现象和微观变化有机地统一起来。
对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化学反应历程等,不能用真实实验来表现的微观概念和理论,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三维图像与动画模拟功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现,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形象化,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技术无法达到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一些危险操作和由于错误的操作引起的后果,让学生“亲自感受”错误操作带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警惕,强化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
例如,氯化氢气体制备,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完成,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没有认识到HCl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吸收多余的HCl时,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这时,学生亲眼观察到烧杯中的水由导管流到集气瓶然后进入圆底烧瓶,引起圆底烧瓶炸裂的现象。
3.适当地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在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足,有些实验装置比较繁杂,不宜于操作,在课堂上很耽误时间。另外还有一些效果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这些实验都需要重新设计改进,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实验教学的优化,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以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完善的实验能力,是我们每位中学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长期深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