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2014-05-05 06:43范丽娟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化学

范丽娟

新课标提出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和环境教育息息相关。但是,目前的高中化学环境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必须从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高中化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

问题

1.学生应试思想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片面追求考试中的成绩,而忽视环境教育的问题。以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环境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不是很强,缺乏必要的引导,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无形地破坏了环境。高考对环保方面考得不多,不能引起师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

2.教师环境教育知识储备不足

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毫无疑问,他们的化学专业知识能力很强。可是,关于化学环境教育的重视也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高中教师的环境教育知识储备不够。有些化学实验中采用的环保方法早已被淘汰,在现今的时代里,已经起不到作用了。同时,教师对新化学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发掘的力度还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高中教师对化学环境教育的力度难以加大。

3.高中教材和实验设备的落后

有些学校目前使用的还是前些年为高考定制的化学教材,其中缺乏专业环保知识的内容,导致教师无以为教,不知怎样去引导学生实行环保。加上教材中的环保教学知识,都是较为枯燥的理论教学,学生难以切身体会,也就难以提起化学学科中对环境教育的求知欲。此外,有些教师虽然明确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专业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环保教材、设备的价格较为昂贵,一般学校都不会引进。由于环保实验设备的缺失,教师的环保教学难以实现。

4.社会缺乏环境保护的大背景

学生在言行方面,会受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被灌输的概念是:我的行为对环境的污染很小,没什么关系。那么,这样的学生就算具有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也不会主动环保。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环保根本就是无所谓的问题。这样不单单会导致高中化学中环境教育的缺失,也会在全社会中,影响环保思想的发展。要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强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环境保护观念教育,在国人中形成环保人人有责的氛围。

二、加强环境教育的对策

首先,要将环保融入教材、加入考试范围。当化学中的环境比例提高后,师生一定会加强环保研究力度。

其次,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化学环保仪器,从实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环保。在教材上偏重环保的成分,运用生动的案例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再次,加强社会环保观念教育,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建立环境和谐型社会。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加强环保教育,形成环境保护的崇高风气。

最后,教师加强自我修养,对化学环保的专业知识进行拓展,帮助自己和学生一起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完善环保策略。

三、环境教育的应用

1.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课本,课本是学生在脱离教师后的主要学习工具。在新课标教材里,化学与环保完美结合。从化学实验中的尾气处理、实验材料选择、能源消耗比等方面,教材中有详细的说明。这些都是国家对环保教育重视的体现,也是新课标教学原则的说明。

2.化学实验中的环境保护

在化学实验中,要想做到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就得从实验仪器使用、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步骤优化来进行。在化学实验的选择上,选择少用量、高效果的实验。在实验仪器上,优化实验装置。在涉及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的实验中,最优实验仪器,在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产物。

3.课外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在新课标教学的基础上,学校更加注重课外活动的质量。学校积极在校外与公司企业合作,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与校外化学研究所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课外生活中,强调环保,加强学生的化学素养。

例如,在校外公司企业的参观学习中,针对企业的环保措施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在生产中的环保措施。在炼钢厂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厂家是如何处理废气、废渣,是循环利用还是集中处理。在这样的课外教学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措施。通过这些举动,在学生之间形成环保的风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通过学生带动全社会的环保。

总之,环保不单单在课堂上,更在于生活中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被动环保变换为主动环保。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做到环保。化学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面对高中化学环境教学的现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化学素养和环保观念。这不仅仅需要师生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共同完成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高中化学化学
环境保护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