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宁
摘 要:构建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在学生学习的需要之处有的放矢的“精讲”:基础知识,知识盲点,思路方法,疑难问题。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精讲;基础知识;知识盲点;思路方法;疑难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97-01
语文课堂是学校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中学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但是,构建高效课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讲最多的内容,也不能忽略教师的课堂引领多用,让学生盲目学习,而应是教师精确、精练、精彩的讲。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致力于“精讲”,做好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要精讲。新课标主张淡化知识,打破语文教育以知识为主线的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为出发点,教师开始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又矫枉过正:在突出人文性和语文素养时,却又忽略甚至放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结果使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培养出的学生不是提笔忘字,就是张口就错。因此,语文教学不仅应体现人文性的特点,也应体现质朴的工具性特点,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诸如字词方面,不能不讲,而应精讲。比如“力能扛鼎”“拾级而上”“女红”“道行”这些词语在文章中、试题中出现之后,学生很容易误读为“káng”“sh픓hóng”“háng”,教师不应认为简单而忽略其讲解,应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并且通过讲解将“扛”(gāng)“拾”(shè)“红”(gōng)“行”(héng)等字在这些词语中的正确读音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精讲的过程中做到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做到准确识记。
2、知识盲点要精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有接触或者一知半解,因此会出现诸多的盲点,对于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教师不应认为不是文本的重点而忽略不讲,或轻描淡写、泛泛而谈。而应通过较为系统的精讲让学生“拨云见日”。比如在教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时,文本中有两个句子,其一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其二是“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处句子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缺少认知,因此很多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说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通感的修辞虽然不是本课的教授重点,但是教师如果对此问题不做精讲的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则混淆“比喻”和“通感”,重则对“通感”这种修辞格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通感也叫“移觉”,就是将各种感觉调用,把某一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通过另一感官表现出来,往往能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或突出表现某种感情。其次,带领学生分析《荷塘月色》中的这两个句子是怎样做到用一种感官表现另一种感官的。最后通过精选的几个句子加以巩固,比如“她笑得很甜”,“ 你吹的小曲儿,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学生通过教师适时精讲,不仅明白了通感这一修辞的概念、特征,而且会正确认知和分析,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就会模仿运用了。
3、思路方法要精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饿,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一篇文本、一道习题“以一当十”的精讲,教会学生欣赏同类文本、解答同类习题好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比如在教授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时,教师可按照知——听——读——品这样的“四步诗歌教学法”讲授,“知”就是了解作家作品,知人论世,“听”就是听朗读,解决生字词,“读”就是读准字音,读懂大义,“品”就是明诗歌内容,找诗歌意象,品作者情感。通过“四步诗歌教学法”的程式教学,不仅让学生较为准确的鉴赏了《归园田居》这首诗歌,而且让学生掌握了鉴赏诗歌的精准方法和鉴赏程式,对于学生诗歌自主学习,诗歌鉴赏等方面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4、疑难问题要精讲。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疑难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设疑提问的难易程度不一,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也随之变化,面对主观性强,难度较高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会十分流畅;一方面是学生由于受思想、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会提出一些自以为独特的问题,或者说出一些错误的见解。但无论是哪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都不应避而不谈,或者个个叫好,应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通过精讲,让学生逐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过渡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在教授鲁迅的《祝福》时,教师提出问题: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立马引起了学生的性趣,学生热烈讨论,然后举手发言,有学生说是鲁四老爷,有学生说是柳妈,并且有学生为了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开始激烈的辩论等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渐趋理性和全面的分析。教师可以抛出三个问题启发:1、祥林嫂本来也有自己的加,但她的亲人是怎样对待她的?2、为了维持生计养活自己,祥林嫂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到地主家做工,但她的主任又是怎样对待她的?3、鲁镇上的众人是怎样对待祥林嫂的,他们要对祥林嫂的死负责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启发,学生就会明白,杀死祥林嫂的真凶不是一人,而是一群,这期中包括祥林嫂的亲人、也包括她的主人,更包括着和祥林嫂同为受压迫受剥削的鲁镇众人。通过教师的精讲,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更加全面,对重点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刻,当然也就对鲁迅写本篇小说的社会意义了然于胸了。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不应不讲或多讲,而应在学生学习的需要之处有的放矢的精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才是有效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