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长春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阅读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源泉和沃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阳光和力量,为我们的进步提供了目标和希望。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能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并从中汲取写作的方法、技巧,同时积累写作素材,让阅读为写作服务。下面谈谈阅读教学之道。
一、激趣——让学生先爱上阅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处于好玩、好动时期的小学生,让他们安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1.教师以身示范
老师之于学生就是一个标杆,对于学生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能起到以身示范的带头作用。如果想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老师也必须是热爱阅读的发烧友。例如,在课堂讲解中教师经常结合自己读过的书和故事,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对学生的兴趣就是一种引领。课间休息时,老师手捧书本静静阅读,对学生也是一种吸引和好奇。久而久之,喜欢阅读的习惯便会传递给学生。
2.用正能量激励学生阅读
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发奋图强的名人名家、自学成材的同龄模范……这些典型的人物事迹都可以为小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引导着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或讲述这些名人名家事迹,让大家可以感受阅读带来的鼓舞、激励和感动,从而发自内心地想去拓宽自己的涉猎范围。
3.用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阅读
从《白雪公主》《小红帽》到《哪吒闹海》《咕咚来了》,这些国内外经典的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好听的故事,动人的情节,时刻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把他们带入了一个个或惊险刺激、或好玩有趣、或温暖感动的场景中,令人难以忘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选择他们最容易接受、最爱看的阅读体裁,有了兴趣作基础,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展开全方位丰富的阅读。
二、提高——在阅读训练中形成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要以文本为导向,通过理解和深挖文本内涵来实现阅读教学和训练。
1.阅读前作好铺垫与引导
一盘美食,光凭其颜色与香气足以让人感觉一定味道不错,吸引着人想去品尝。教师在教学阅读一篇美文时,同样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诱导,使得学生怀着好奇和求知之心去展开阅读。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动物过冬》这课时,我先问学生:“冬天要到了,大家说一说,该怎么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呢?要做哪些准备?”学生们都积极发言,说妈妈储存了很多大白菜、全家都买好了过冬的棉衣、棉靴、帽子、手套等。然后我接着问:“那你们猜一猜小燕子、青蛙和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自然而然引入了主题。
2.为学生准确解读文本
阅读训练中,学生只有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才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这样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云房子》一课时,教师要抓住“云房子”这个中心关键词,带领学生理解“云”为什么能造房子。
3.阅读离不开理解和感悟
文本是阅读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内涵、感情的工具和载体。阅读时,读者不仅要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深层意义。因此,阅读时要结合文字去理解和感悟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最终思想感情。例如,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要指导学生深刻理解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内涵。
4.阅读训练要分层次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段的学生,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在课文中着重字词的书写和讲解,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含义;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训练重点就要放在对于文章的理解上。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自由朗读,从中体会字词在特定文字和情境中的含义。
5.课外自有阅读天地
教材中所学所读的文章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课外阅读势必要开展起来。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教材的延伸。例如,学习《春联》一课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春联图书,还可以组织学生玩一玩对春联的游戏,一人说上句,其他人对下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课外读物,如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如略读、精读、速读等,并且组织学生不定期进行课外阅读成果汇报。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在现阶段让他们打好语文学习基础,同时对其写作能力也是一种积累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阅读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