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灵 伸出双手

2014-04-29 16:01:59柳燕
新课程·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基本要求家庭教育

柳燕

摘 要:通过如何引导家长合理利用家庭教育的感染性,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发挥教育合力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作用,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基本要求;教育合力

教育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采用速效的办法。它不仅依靠教师,更加依赖家长,毕竟家长才是孩子毕生的老师。毕淑敏在她的《走进心灵世界》一书中写道:“当我们以为洞察他人心扉的时候,其实往往隔靴搔痒南缘北撤”。可见,要教育好一个人,一下子,几下子是不一定能很好奏效的。我们必须坚持多接触、多对话,只有在保持这种通道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慢慢真正了解一个人、教育一个人。因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试图做到在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永远保持一个畅通的交流通道。

刚刚开完期中测试家长会,家长会上我敞开心扉和一些学困生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们给我倒了一肚子苦水,看到家长们没有有效的方法我也很担忧,现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利用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兴趣,“大手拉小手”

情感的感染性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动和感化的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通,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情感的感染性就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子女的行为。如果家长在教育子女之时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往往有着难以置信的教育力量。

我们班有个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上课、活动都控制不住自己,往往干出事与愿违的事情,家长、老师都很头疼,但在这学期的班级辩论会上和古诗词诵读大赛上却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的小伙伴们也对他刮目相看。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肯定了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这个“小淘气”的爸爸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自己对文学知识兴趣浓厚,所以,无形之中感染着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当读书的伙伴,每读完一篇文章,爸爸就会刻意地和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这位有心的父亲通过自己无意中的一个行动养成了孩子善于倾听的习惯。家长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之处!当我们班的家长听到这里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借此,我也鼓励我班家长向这位家长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赢得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发展。

二、提出家庭教育中的基本要求——以身作则,巩固教学成果,“小手拉大手”

上学期我参加一次教学比赛,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拒绝不良习惯》。课前我做了一项调查——《你家有哪些不良习惯》,学生认真完成调查内容的同时,让我也了解到家长们中间也存在不少不良的习惯和嗜好。例如,赌博、酗酒、吸烟等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准确地指出了自己的家庭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

学生调查的结果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样才能帮助家长改正这些不良习惯,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表率呢?我想用孩子们的小手去帮助家长的大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我把几个家庭中存在不良习惯的孩子召集在一起,帮助孩子们备课,帮他们查资料,找图片,为他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给他们的家人上一课《拒绝不良习惯》。

通过这个活动,家长们从孩子们中间受到了教育,特别是一些平时有酗酒、吸烟等不良习惯的家长,通过孩子们的讲解、说服,家长们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甚至有些有赌博习惯的家长也改掉了这个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学生从课堂中受到德育知识的教育,生活中学生又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影响自己的家长,“小手拉大手”,孩子与家长共成长。

三、发挥教育合力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作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大手拉大手”

学校通过通讯联系、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教育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他们彼此不能互相代替,只有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多渠道,让各自的影响力产生叠加效应,才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2011年10月,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各班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库,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教育的案例,每一位家长也是一个教育的承载者。发挥班上每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和资源,那么也就形成了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但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统一的过程。哪一方面有了欠缺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作为三者的纽带,应该努力地做好这三方面的联系工作。不但要教育学生,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方法,与家长形成合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參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散文:走进心灵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柳海民.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5.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九州小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基本要求家庭教育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考试周刊(2017年8期)2017-02-17 18:32:29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20:18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1:12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50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4:38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8:48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