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华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体现了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巧妙地为学生创建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引入话题时,创设的情境和从情境中產生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探究创设“激情”和“冲动”。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包括:叙述化学发展史中的事实;演示实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或模拟、仿真方式,显示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日常生活常识等。例如,在学习“钢铁的腐蚀”时,学生会观察生活中许多铁制容器生锈的现象,此时借机告诉学生每年因生锈造成钢铁的大量损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钢铁生锈的原因,找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实验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积极创设实验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学生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提出了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生生之间可以互相解答,也有些问题解答不了,对于这些难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实验这个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例如,在学习铁和浓硫酸的实验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根据所学的知识,学生提出了三种假设:氢气、二氧化硫、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接下来,设计实验验证,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创设实验环境,让学生多动手,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三、创设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探究成果的环境
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表象,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对潜藏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和提升,最终形成科学映象。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倾听他人探究经验和过程,从而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认识,克服原先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学知识。
四、结合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它能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信息通过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展示出来。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把一些复杂的微观反应原理和无法实施的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动画进行模拟。例如,在“三池”的讲解中,电子运动轨迹、电流方向、电极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些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动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接近实际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探究。
当然,探究式学习环境的建立策略不仅仅只有上面所说的,还有一些重要探究环节也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探究式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探究式课堂学习的重心和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只有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上下工夫,才能更好地担当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有效探究。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河北深州市中学)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