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潮汕民居的现状和发展

2014-04-29 15:31郑薇
艺术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状

郑薇

摘要:潮汕,一个有着自己独特语言和习俗的地方,略显封闭的地域造就了文化的相对完整。在一脉相承的历史和文化里,潮汕建筑的发展也有自己样式。无论是富贾府第或是普通民居,都体现着与江南建筑或徽派建筑所不一样的性格,文章将以潮汕民居为对象,探讨其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潮汕民居;建筑形式;现状;发展1潮汕民居之概况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三面背山,一面向水。整个地区被绵延的山脉环抱,犹如被人体的臂膀环抱一般。潮汕地区的概念并非只是指一两座城市,而主要指的是广东省东部潮汕文化区域,它更多的是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在这一方水土上所建造而成的民居建筑则极具个性特点。即使地处“国脚”边上,潮汕人民的思想观念仍是秉承于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思想观念体系,极其注重宗族伦理观念,以致生活方式也就以群居为主,按宗族祖先规矩,以姓氏宗祠为中心,各家一同生活,聚族而居,形成围寨格局。潮汕人民注重风水命理,直接地将“天时、地气、顺风”这些大自然因素融于建筑之中,体现出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潮汕建筑作为岭南的代表性建筑,因为地域、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其整个地区的发展比较缓慢,所以相对于其他发展迅速的地区来说,传统建筑的破坏程度就相对轻一些,保留下来许多传统特色。

谈及潮汕民居,其建筑形式必然是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简单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百鸟朝凰。这些名称的措辞生动形象,所表达的形式结构与中国传统民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均为院落式建筑。按照历史上的等级制度和自家经济富裕程度修建府第或住房,无论民居的结构是一进、二进还是三进,都在各个细节之处体现潮汕民居的特点。所谓“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指的就是潮汕民居华美之特点,大到整体建筑空间,小到细节装饰之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以下是三个常见形式:

1.1下山虎

下山虎(如图1)是潮汕农村最为普通百姓所喜爱的住宅形式,亦是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由图可看出,这种格局其实是三合院的形式,它有厅、有房、有天井,简单却自成体系,同时可满足喜庆、祭祀、饲养牲禽、贮存作物、晒晾衣服等基本生活功能,实用性佳。因为其状如老虎下山之势,两个前房就是老虎的两只前脚,故称“下山虎”。

图1“下山虎”平面布局(虚线体现三合院的围合形式)和轴侧图1.2四点金

在“下山虎”的前面再加上前座,就成了四角上各有一房压角的四合院,可说是“下山虎”的复杂化,便形成“四点金”(如图2)。它以前厅——天井——后厅的线索贯穿整体建筑格局,前厅后厅两侧各有一房,居于四合院的四个角,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故美其名曰“四点金”。其格局与北京四合院相类似。

图2“四点金”的平面布局(虚线体现四合院的围合形式)和轴侧图1.3驷马拖车

简单说来,“驷马拖车”就是两座“四点金”的合并和扩充(如图3),整个建筑格局宛如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命此名。

图3“驷马拖车”平面布局(虚线表示两座四点金的合并)和轴侧图它包含一座三进的大厅堂:从正门走进,首先是门厅,厅的两侧各有一间下房,较小,叫库房。走过门厅便是天井,此为“第一进”。往天井进去又是一个厅,叫前厅,前厅的也两侧各有一间大房,此为“第二进”。通过天井两边的厢房将它们联起来。前厅一侧有门通到“第三进”,第三进的厅房结构和第二进的一样。前厅和后厅都是三开间的,所以宽敞明亮。地平面前低后高,后厅高于前厅,前厅又高于门厅。

在使用功能上,前厅用来接待客人,可理解为如今的客厅,后厅用于供奉祖宗的牌位,是祭祖的场所。内眷一般住在后院,前院的房间则用作客房,而排屋则作为族人、佣工的住所。后包比较幽静,一般用作书斋。门前的广场可供客人安顿车马。整座宅院规模较大,结构讲究,反映了潮汕地区严格的文化传统——尊卑上下、男女内外,又注重崇宗睦族。

2举例为证——陈慈黉故居、文园小筑

潮汕民居之代表作不在少数,如陈慈黉故居、许驸马府、道韵楼、从熙公祠等等,都是潮汕建筑的典型建筑。上文已对几个基本形式做了阐述,下面就以一座豪宅之作和一座百姓家宅來进行进一步的阐释。

2.1陈慈黉故居

陈慈黉故居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它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隆都镇前美村,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将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而建成。陈慈黉是潮汕历史上著名的侨商,在泰国饶有成就后回家乡建造家族豪宅。在建造的过程中从国外引进建筑材料,结合潮汕本土建筑特点,便形成如今兼具东南亚和潮汕特点的经典之作。故居是典型的“驷马拖车”格局。但其最受人赞叹的莫过于中西合璧的特点。在大宅第内,处于中间位置的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平房,外围的房屋是南洋风味的两层高的小洋楼,以此形成内低外高的大庭院。屋顶上有架梁盖瓦的传统中国式结构,在小洋楼上又有西式的栏杆阳台和瓷砖色彩。这样的特色集中体现于此建筑的装饰上。门窗上不仅有中国式的方形,也有西式的圆形和拱形;门廊和窗框不仅有潮汕独特的嵌瓷,亦有西式的石膏泥塑;装饰花纹包含传统的花鸟图案和西式的几何图形。种种样式合于一厝宅第中,精彩绝伦。

2.2文园小筑

文园小筑是一座百姓家宅,主人是当年陈慈黉家中的管家——陈伟成。文园小筑位于永宁寨,是陈老伯在监管陈慈黉故居建造的时候同时建造的,所以其建筑风格颇受陈慈黉故居的影响。由于是百姓人家,文园小筑在建造规模远不及陈家豪宅那般气势恢宏,但是它却胜在精致小巧,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文园小筑的建筑工艺并不比陈慈黉故居逊色,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在文园也随处可见,且大胆融入东南亚建筑风格,空间层次丰富,人在其中总能不经意间体会到当年“潮汕”和“华侨”的意味。文园或许就像是鼓浪屿上的私人别墅,屋前屋后翠竹满满、天井花草烂漫,厅房敞亮、阁楼洋气、祠堂干净,文园过去的风采至今仍旧一览无余。

3现状与发展可能性

历史的发展推动着民居建筑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出现于潮汕这一片沃土之上,传统的潮汕民居时至今日已成为一座座“老屋”,它们也随之陷入一定的窘境之中。年轻一辈涌向都市工作和生活,或许就只剩下老一辈和一些孩童留守在他们的老屋中,以自己的简单生活来守护老屋。

陈慈黉故居因是富商之宅,建筑较有特色,所以得到了人们和政府的保护。而事实上,有不少的真正的民居在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及历史上一些政策的影响后,多数已被损坏严重。或许房屋的结构还在,可里头的装饰构件,如门梁上的镂空木雕、墙面上的嵌瓷,它们或被偷窃、或被用于买卖,整体房屋不再完整。这也就是目前潮汕老屋所呈现的现状。潮汕老屋的特色已被世人所总结,并公诸于众。总有些智者热衷于潮汕民居的保护工作,他们希望这些经典的家乡之作能为后世所传承,希望把潮汕文化推崇到一个更为广而深的程度。但这毕竟是少数人的力量,即便倾尽全力也未必能改变现在的局面。

至此,潮汕民居需要为自己寻求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以便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陈慈黉故居和文园小筑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陈慈黉故居如今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不仅可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民居,其所收取的门票费用亦可用于修缮和保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可使民居免于遭受破坏。而文园小筑则是另一个发展方式,它因别有风味的景致吸引了一批批美术、摄影爱好者前往采风,目前已成为著名的写生基地。文园里仍有几户人家居住,让文园的生活气息在来来往往的气息中更为突显。当然,这和主人的管理有关。与其说是管理,我想待客之道这个词语更为贴切。陈老伯每天都在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他与客人们聊天,给他们讲故事,操劳他们的食宿,为他们提供便利,以人情味让这个传统的宅第更吸引人,更温暖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民居都能如此发展。普通民居的保护发展或许更多得看政府如何看待这样的文化载体,并与主人家的后代如何处之有关系。众所周知,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潮汕民居所承载的文化深远沉重,透露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在区域的建筑特点,这为文化的继承有莫大的帮助。若能把目前尚且完整的潮汕民居都加以保护,而不是如小公园那样拆掉重建,这无疑将会是潮汕人民的福祉。而我们百姓,也应该对传统的民居保有爱护之心,若是一味离它而去,毫不理会,民居最终也会躲不過荒废、倒塌之窘境。总而言之,潮汕民居的发展和保护是必须给予重视的,这样才有更多的民居能得以传承,潮汕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参考文献:

[1] 林凯龙.潮汕老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 蔡海松.潮汕民居[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3] 谢奕锋.妙手华章:潮汕建筑与嵌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

[4] 走进古村落(粤东卷)编写组.岭南建筑经典丛书:走进古村落·粤东卷·岭南古村落系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 吴晓靓,郭莽园.潮汕工艺寻踪[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6] 陈晓东.潮汕文化精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叶春生.潮汕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