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的价值及其构建

2014-04-29 11:30:07吴珍珍李宝艳
理论观察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构建价值

吴珍珍 李宝艳

[摘 要]休闲文化的本质是寻求身心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要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文化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构建休闲教育课程体系,笃实大学生休闲的物质基础,创新大学生社团活动,并加强对网络等休闲阵地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价值;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153 — 03

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高科技迅速发展将人们从工作的桎梏下解救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物质财富的极大积累,提高了人们休闲参与和休闲选择的能力。休闲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休闲的主体之一,其休闲活动、行为、价值取向,构成了独特的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休闲与休闲文化

“休闲”一词自古有之,古云:“休”,意指“人倚木而休”,释为吉庆、欢乐、福禄;“闲”多引申为范围,指道德、法度,又通“娴”, 意为“娴静、纯洁、安宁”。 在西方国家,“休闲”为leisure,源于古法语 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现代意义上的休闲一般含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 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成为心灵的驿站。美国著名休闲学家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

休闲是人的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的发展是分不开。休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基础。休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为不断满足个体多方面需要而处于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思维、感情、活动等方式,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全面、完整的发展”。〔2〕其本质是寻求身心和谐发展。

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和学校布置的其他必须责任之外,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里,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参与由个人或群体组织的休闲活动,体现出大学生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观念、态度、方法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分析

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是大学生在学习和其他责任之余的休闲活动过程中创造、建构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它彰显大学生的生命状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价值、生活质量和个人修养,尤其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休闲,从根本上说,是对生命之意义和快乐的探索”,〔3〕人类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追求和探寻更美好生活方式、实现内心构造的美好生活的过程,而休闲则成为这一过程中衡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化的人生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成熟,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弗洛伊德曾说,生命的真谛和价值就在于生命本身。我们不能离开生活本身而去探寻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寻求到生命的本质,并实现其价值。在休闲选择与参与过程中,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休闲方式,放松身心,实现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说:“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健康的大学生休闲文化还可以展现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使大学生在休闲中通过自我实践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与满足,产生一种美好感。

2.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休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精神层面也反映着人类的道德文明程度。大学生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反映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在大学生休闲过程中,从休闲计划、参与到结果都凝聚了他们的道德选择和判断,渗透着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评价,塑造并传递了新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取向。近年来,通过调查得知,选择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公益性活动作为日常休闲的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大学生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道德实践都从日常休闲活动中得到体现和提高。健康的大学生休闲文化不仅富含德育内涵,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态度、休闲价值观还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休闲过程中得到践行。

3.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增长知识才干

当前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竞争激烈,情绪紧张,生活枯燥乏味。在休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休闲方式,来愉悦身心,增长见闻,如可以通过旅游,认识大自然,熟悉大好河山,积累人文见识;通过社团活动,可以锻炼社交和组织技能,践行课堂所学;还可通过插花、音乐鉴赏、舞蹈培训等,增强自身的涵养;还有读书会、诗歌竞赛、讲座培训等休闲活动,开阔眼界,吸收新的知识补养等。在休闲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他人或自身总结等形式,来增长知识才干,完成“成为”人的过程。

4.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良好性格

大学生休闲活动氛围融洽,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性格培养开辟了新途径。在休闲中,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接触,并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与尝试,彼此之间开始承认和认识自我的合理存在,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以此获得尊严与满足。休闲生活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事,在休闲活动中,大学生希望能更多地展现自己、发展自己,得到大众的认可与赞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为个性发展与性格的培养奠定基础。

5.开拓大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人们越来越需要认识到,休闲同样是塑造人类智力发展的个重要领域”,〔4〕在休闲过程中,大学生处于一个完全放松身心的情景中,充分享受休闲带来的美好时光,容易迸发创造性的灵感,更容易激发智慧的火光。“人们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 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力量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个人才在艺术、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5〕休闲给人们提供了无尽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在活动中可发散思维、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6.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生休闲是一种大学生放松自身,寻求课堂以外发展的实践途径。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共同在这里创造政治经济文化。大学生休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旅游、人文参观,了解自然,熟悉我国悠久历史文化;通过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百姓生活情况,提前体验社会生活;通过企业参观、兼职等活动,了解我国企业发展现状,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大学生还可在休闲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中,提高自身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三、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的思

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的主体,构建高校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必须秉持人文关怀的原则,从制度、精神、物质、行为、环境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符合大学生实际的休闲策略,加强对大学生休闲的引导和支持,提高大学生休闲技能和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休闲习惯,更好地“成人”、“成才”。

1.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文化制度的系统性建设

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是在校园里面发展、繁荣的,离不开高校这块肥沃的土壤,作为高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加强对大学生休闲的引导,制定相关合理的政策,对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首先,高校管理者本身必须对休闲、大学生休闲、以及大学生休闲文化有个良好的认知状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早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管理者应洞察这一事实并了解由此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产生的深远影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休闲,客观、公正地认知休闲,了解大学生休闲的真实现状,在引导和管理上尊重生命、体现人文关怀。其次,高校管理者应加强制度与规范建设,为大学生健康休闲文化提供大力的引导与支持。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休闲,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休闲行为,完善休闲文化运行方式,设立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指导机构,使大学生休闲文化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理念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休闲缺乏正确的认识,休闲观念淡薄甚至庸俗,有些学生认为“休闲”就是吃、喝、玩、乐,闲暇时间玩游戏、睡觉、通宵唱k、泡吧等;有些则认为大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学习,不应该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休闲上,视休闲为“玩物丧志”、“洪水猛兽”。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休闲的本质,了解休闲与生命本身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及创造性的关系。休闲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社会空间”,“休闲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一个持久、重要的发展舞台”。〔6〕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休闲观,明白休闲既非游手好闲又非一味贪闲休息,而是人的一种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有质有量地参与休闲,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3.构建休闲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西方国家的休闲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较完备的休闲学科体制。而我国休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属于一个新的领域,目前很多高校还没这方面的意识,根本没有涉及到,更别说专门的休闲教程和师资队伍了。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构建休闲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设立专门的休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可在旅游、管理、教育等专业开设一些休闲必修课,另外还可在全校范围开设一些摄影、艺术鉴赏、创意设计等选修课程,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大学生的休闲技能。二是,成立专门的休闲理论研究小组,加强对休闲理论、休闲学科建设研究,提升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隐于休闲教育,渗透进休闲指导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认知,获得一种“畅爽”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

3.整合休闲资源,为大学生休闲提供物质基础

一定的场所、设施等客观存在的物质条件是休闲的前提,要多方面、多途径整合休闲资源,一是高校要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一花一木一草一座建筑都彰显文化的内涵,营造积极的休闲文化氛围;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政府、社团、基金组织等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休闲,共同创造适合大学生休闲的机会和场所,如博物馆、文化园、体育场所、生态保护区等。

4.以大学生为主体,创新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

大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自我组织、管理、策划开展活动,旨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发挥个人才干特长,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团体。当前大学生社团多种多样,如文学社团、街舞社团、摄影协会、自行车协会等等,种类繁多,覆盖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一些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成立的初衷和目的,很少组织活动,活动内容老套、庸俗且流于形式。高校一方面要给予社团活动开展资金和场所支持;另一方面,要有专门的教师对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将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社团。而作为大学生本身,社团管理者应充分尊重社员,虚心听取成员意见,创新社团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社员则应积极献策献计,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为创新社团活动贡献一份力。

5.加强对网络、微博等休闲阵地的监督与管理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上网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大学生休闲选择。网络微博的兴起,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分享生活点滴,在大学生群体中倍受欢迎。而近年来手机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上网越来越便利,微信、易信、手机博客等新功能的开发,使大学生易于自我个性的展示、获取大众认同,“掌上时代”已占据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大学生还处于一个“成为人”阶段,心理、思想不够成熟,自我认知、判断、甄别、选择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内容的侵蚀。高校、家庭、社会必须关注大学生网络休闲的状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休闲阵地的监督和管理,开设地位平等、交流互动的微博平台或者QQ群落,指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关注和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形成一股合力。而大学生应洁身自好、修身慎独,提高自我甄别和抵抗不良内容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上网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 考 文 献〕

〔1〕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

〔2〕 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03):99-107.W

〔3〕 〔美〕杰弗瑞·戈比. 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2000:前言1.

〔4〕 〔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298.

〔5〕于光远,马惠娣.劳作与休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3):1-6.

〔6〕 冯铁蕾.感悟休闲 品味生命——关于当代大学生休闲文化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2012,(01):161-16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构建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特点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51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14:28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