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燕 李晓 李英
摘要生态产业链对于协调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产业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必要对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该研究以生态产业链为主线,探讨了生态产业链的内涵,从不同视角对生态产业链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了基于理论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当前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最后,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态产业链;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262-0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L12EC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039)。
作者简介李冬燕(1990- ),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Email:68225974@qq.com。*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研究,Email:lyfly68@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09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对“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根本变革,学者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随着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21世纪初,国内学者首先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并逐步展开了对生态产业链的基础研究。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生态产业链定义为:生态产业链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构建的产业组织创新,在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大趋势下,以资源为纽带,将2种及以上产业链接形成新的生态产业复合系统,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并实现资源在生态产业大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生态产业链理论是在工业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共生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产业链是在产业集聚区内,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捕食、竞争、寄生”的存在形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废物和副产品为纽带,人为构建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最终实现了资源、能源的内部流动,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它的应用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存量。因此,构建生态产业链模型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学者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日益深入,有必要对生态产业链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今后生态产业链理论和实证在开展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1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视角
1.1国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视角国外学者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生态工业园概念的提出。随着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思想的推广,到20世纪90年代生态工业园已成为世界工业园区发展领域的主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生态产业链,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生态工业园、绿色供应链、工业生态学等方面。
1.1.1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概念最早由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Lowe教授提出,他将生态工业园定义为: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1]。
Taskhiri等认为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通过回收和再利用物质和能源,从而形成闭合回路[2]。Boix等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制定了一个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和解决限制条件的模型,解决了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选择的问题[3]。Montastruc等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过程,对一个公司的供水系统和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说明,指出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上的“连接数”需要保持适度,其配置需要灵活[4]。纵观各项研究,主要是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生态产业链进行设计,使得园区内企业和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和最优化利用。
1.1.2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在1996年被提出,其定义为: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5]。
Zhu等指出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商用来平衡环境使用效率与生产力、业务业绩的一中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并提出不同集群程度的中国制造企业在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不同政策和法规的决策建议[6]。Chan等的研究旨在反映绿色产业营销的最新进展、绿色供应链及其在绿色产业品牌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可持续或绿色营销理论在工业和商业市场供应链的影响[7]。Lukas等指出当供应链上的额外链链接越多,供应链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越低,并建议通过增加激励措施来鼓励企业投资于气候友好型产业,从而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8]。
1.1.3工业生态学。生态产业系统是依据生态学理论、产业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而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并具有较高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协同度的系统[9]。Guo等认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经济活动为“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过程,并提出促进企业之间的生态工业系统运行的建议[10]。Adamides等提出了工业生态系统通过战略利基管理的治理方式的转变,强调了生态工业项目采用的技术政策和战略利基管理方面的重要性[11]。Xiao等改进了前人设计的基于生态工业系统的固有特性模型的绿色物流网络的研究,从而更准确地解释了生态工业网络的形成机理[12]。Zhu等指出工业生态系统通过优化材料和能量流动来提高生态效率,同时将生态系统的弹性运用到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中来,有助于提高工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13]。
1.2国内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视角国内学者首先提出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对于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机制、构建、优化、整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循环经济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工业生态学、耦合理论等方面(表1)。
1.2.1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手段,循环经济是构建生态产业链的理论支撑,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使废弃物的产生最小化[14]。
王培成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实质在于生态整合,并总结了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关系的研究[15]。居卫祥等指出循环经济新的发展方向是将环境因素作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纳入生态产业链[16]。李英等结合大兴安岭林区林产工业发展现状,构建了该地区林产工业生态产业链,并指出林产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17]。
1.2.2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最基本的定义是通过协同定位赢得竞争优势的地理集中的产业[18]。但是在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对于产业集群的确切定义,还尚未有定论。杨迅周等运用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定量分析评价方法,提出了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集群产业和企业发展分析、核心行业的选定、生态产业链的系统集成、生态链的设计及管理与设施建设等[19]。邹君等基于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理论,以金属冶炼和盐卤化工的产业为例设计循环型生态产业链,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并从政府、企业和群众3个方面提出建议[20]。包杰明以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以组织生态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提出了产业集群的生态平衡模型[21]。
1.2.3耦合理论。耦合是指2个及其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姜学民等将耦合的概念应用到生态经济系统中,产生了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概念[22]。黄选高给出了生态产业链耦合的定义,即在工业园区或企业群中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工业代谢和企业间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23]。左志平等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驱动机理,揭示了生态工业园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过程[24]。
2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方法
生态产业链自从提出以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就开始了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
2.1理论研究方法国内外学者们针对生态产业链的理论研究有多种,但主要是基于博弈论和系统工程。
2.1.1基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孙凌宇、蒋辉等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产业链中的经济主体的纵向链接关系和横向竞争合作关系进行分析:前者分析了处在生态产业链中上下游的资源型企业在博弈中应采取的措施[25],后者揭示了影响纵向外部性的重要参数,并提出了松散型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26]。这2种研究方法,主要是考虑将资源在企业间合理分配的问题;但博弈过程是基于完全信息的条件,过于理想化,将难以实践。
2.1.2基于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袁飚等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构建生态产业链,从系统的角度揭示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内生机理,找出了生态产业链接形成的真正动因[27]。这种对于生态产业链的研究,由原来的外在层面转向研究内在机理,对于揭示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Canton、Gerber等结合工业生态学原理,在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中,提出了可用于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和城市系统的方法,确定了资源或废物最佳转化途径,并通过环境税的模型得出征收环境税的最佳值[28-29]。Aviso等提出了在水足迹约束下优化供应链的一个模糊输入输出模型[30]。上述2种研究方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生态产业链的效益评价上,虽然评价效果好,但对使用者有较高的技术限制。
这些关于生态产业链理论方法的研究,对应理论部分的阐述很明确,但是理论具体指导实践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只是从表面阐述,对其形成路径也没有很好地阐释。
2.2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产业链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献中,主要是通过构建模型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解释某种实际情况。
Li等基于文献挖掘,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网络应用过程和描述其应用程序的步骤[31]。熊鸿斌等从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对先进制造业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尝试使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32]。但是他们使用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并且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结论不具有较高的评价意义。於世为等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矿区产业结构优化,在构建矿区生态产业链的同时,将产业链进行了延伸,并对延伸后的产业链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效益分析[33]。这种方法使生态产业链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同时对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延伸。向中华等从多角度构建基于生态经济的森林木质地板生态产业链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森林木地板生态产业链灰色综合评价模型[34]。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运用有限的指标和数据对模糊信息的处理,来确定系统内部的未知信息,对生态产业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更好的评价,缺点在于权重的选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Jung等研究了生态工业园对于碳排放的有益作用,并基于对数平均方差指数的分析,将韩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相比较,并提出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建议[35]。以上研究对生态工业园内的物质和能源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价生态工业园设计的科学与否,将评价体系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是较大的突破。
目前,对于生态产业链的研究,定性分析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评价生态产业链构建效果的方法和模型方面研究不够广泛,且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研究范围和理论实践方面不够广泛。对于生态产业链的优化主要采用数理推导方法,难以指导实践。
3总结与展望
3.1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的形成机制、构建、优化、整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因此分析和总结当前生态产业链研究现状,对于生态产业链的后续研究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关于生态产业链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方法不均衡。国内外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一些方法,而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得比较少。
(2)生态产业链的内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对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内在机理,只是从表面阐述,对生态产业链的形成路径没有很好地阐释,导致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此外,对于生态产业链的拓宽研究也很少,对延伸也只是考虑纵向延伸,并未对基于新技术应用的产业环节迂回增多带来的延伸予以研究。
(3)生态产业链的维护工作开展不够全面。由于受实践水平和数据资料等方面的限制,对生态产业链系统风险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有效维护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行更加完善和深入的定量研究。
3.2展望随着国际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不断推广,生态产业链理论将更多地指导实践,做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未来的研究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管理学相关概念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研究生态产业链链接关系的成果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由于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系统是人为构建起来的系统,因此,将生态学融入管理学,以生态管理学理论贯穿于生态产业链各个中间环节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和健全生态工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也是需要学术界给予重点关注的紧迫问题。
(2)生态产业链链接的生态效率评价。生态产业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推动力,在世界范围进行生态产业链系统耦合,并对生态产业链进行纵向拓宽,以期不断提高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具体的方法如下:一是建立生态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数据说明对某一地区生态产业影响较大的因素;二是运用经济学或生态学模型对生态产业链的生态效率进行评判,将生态产业链的投入产出效率同企业效益联系起来,并把这些结论用于整个区域才是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最终目的。
(3)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评价。对于不同地域规划和建设生态产业链系统的科学性及稳定性,急需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今后宜进一步加强与园区生态产业链实践领域的密切合作,尽可能为决策部门适时提出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案。具体可以包括:生态产业链系统运营风险分析、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生态产业链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参考文献
[1] 熊艳.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67.
[2] MOHAMMAD SADEGH TASKHIRI,TAN R R,CHIU A S F.Emergybased fuzzy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water reuse in an ecoindustrial park[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1,55:730-737.
[3] MARIANNE BOIX,LUDOVIC MONTASTRUC,LUC PIBOULEAU,et al.Industrial water management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from individual to collective solution through ecoindustrial park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2,22:85-97.
[4] LUDOVIC MONTASTRUC,MARIANNE BOIX,LUC PIBOULEAU,et al.On the flexibility of an ecoindustrial park(EIP)for managing industrial water[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3:1-11.
[5] 张春翠,董文祥,吴飞.绿色供应链及其现状分析[J].物流科技,2008(12):41-43.
[6] ZHU Q H,GENG Y,SARKIS J,et al.Evalua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mong Chinese manufacturers from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perspectiv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11,47:808-821.
[7] CHAN H K,HE H W,WANG W Y C.Green marketing and its impact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 market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4):557-562.
[8] ELMAR LUKAS,ANDREAS WELLING.Timing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limatefriendly investments in supply chai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233(2):448-457.
[9] 王如松,杨建新.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24-32.
[10] GUO J F,CUI W Z.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of EcoIndustr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0,5(11):148-157.
[11] ADAMIDES E D,MOUZAKITIS Y.Industrial ecosystems as technological nich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17(2):172-180.
[12] XIAO Z D,ZHOU G H,WANG B.Using modified Barabási and Albert model to study the complex logistic network in ecoindustrial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2,140:295-304.
[13] ZHU J M,RUTH G.Exploring the resilience of industrial ecosystem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3,155:65-75.
[14] 方丽丽.生态产业链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15] 王培成,齐振宏,冉春艳.生态产业链耦合的研究综述[J].新疆农垦经济,2009(5):87-91.
[16] 居卫祥,王亚.循环经济下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构想[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