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4-04-29 08:29樊芳朝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樊芳朝

【摘要】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变式训练和解题反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发展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6-01

创新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活动而进行的综合性思维。是思维素质、思维心里、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应,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要达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

一、“双基”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知识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脱离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础,不去发展思维能力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双基”,抓好基础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算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的再创新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已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发现新知识。如:由方程的两种同解变形去发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由整式的乘法运算发现整式的乘法公式;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这样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创新发展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加强“双基”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作为教师应精心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的质量。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随意在纸上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只要你告诉我所写的方程两根,我就能写出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你的方程同解,要是你再能告诉我二次项系数,我就可以立即说出你写的方程,好!现在咱们不妨试一试。”同学们听说做游戏很感兴趣,都踊跃地写出一元二次方程,说出方程的两个根,教师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很快猜出原方程,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就想弄清老师的秘密在哪里,从而带动学生去探究、猜想,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加强变式训练和解题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

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创新思维的品质。而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又是创新思维品质的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多方面的开拓学生的思路。常用的方法有:

1.一题多解。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以使学生的思维多项发展,开拓思路。在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事先不给出解题思路,而是预留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时间和舞台。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挖掘题目解法,对学生有能力回答的,教师只做鼓励、评价和总结,有困难的则通过适时的点拨和暗示体现出来,营造民主型、思维开放型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强化了创新意识。

2.一題多变。问题解完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变问题条件和结论来重新解决,使学生对问题的把握不再流于表面,从而达到深层的内化和顺应,构建起新一水平上的认知结构,从而巩固了知识技能,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3.多题一解。可以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多方面开拓思路,掌握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

4.强调多题反思。解题反思便是指在解题完成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想一想自己的发现过程、解题过程有何经验、有何教训,及时总结最佳解题策略。因此,重视解题反思,不仅能对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维过程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还有利于知识的深化、拓广和创新。

四、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领域的摇篮,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表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一般也是通过质疑开始的。所以,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质疑,并且用于实践、验证,寻求解题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发展创新意识。

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种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洗耳恭听的课堂学习环境是不可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自由想像和大胆质疑的,为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要改变观念、变换角色,由过去的数学知识传授的主宰者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经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猜想、推理、验证”各种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对知识形成共享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真实表达情感,用内心体验和感悟进行交流,有利于鼓励、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六、教给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要“授之以渔”,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展示教学过程,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中调控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同步进行。比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1个9比10少____,2个9比20少____,3个9比30少 ____……,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后,又会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积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和是9,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是运用旧的知识储备,把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运用能力的迁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得到了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的训练,印象深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教师还要经常有意识的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特别是在应用题中,更要注意把审题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同一类型的题目分析时应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

总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每位教师都应不断学习、探索,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灵活多样、新颖,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去感染、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