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4-04-29 08:29丁雪栾胜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农村教育

丁雪 栾胜基

摘要 通过阐述自然规律性法则和农民的知识水平结构两部分内容,分析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揭示出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尊重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性,对于当今农业向着良性、和谐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自然规律;农村教育;农业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1-03450-03

Abstract Through elaborating natural law and farmers knowledge structure, how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teracted i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analyzed, thus revealing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environ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Human activities;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law; Rural education; Agriculture

农业发展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还是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乃至以高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无一不是遵循自然环境规律发展农业生产的,而农业发展作为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它的每一次历史变迁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进步。

自然环境包含了环绕在人类活动周围的自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总称,通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活动。我国农业发展强调的“尊重自然环境”,是指农民的生产生活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本性,尊重事物变化的规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西方社会则更多地强调征服自然,但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大自然报复之后,西方国家也涌现了环境保护的思潮。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他曾在著作《新工具》中阐述了要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新工具》主要是培根讨论研究方法问题的,他认为只有建立新的方法和科学体系,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他看来,这种新的方法就在于使哲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使理性与经验相结合,这也是《新工具》一书的亮点内容。

培根的《新工具》的根本出发点是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这一唯物主义原理。在他看来,科学的任务主要是认识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他在《新工具》第一卷开首就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他这样说道:“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统一,因为凡不知道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1]培根认为,人类之所以会遭受无穷的痛苦和折磨,都是因为人类缺乏知识造成的,致使人类活动不能充分掌握自然环境的规律,在实践中软弱无力。人们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把握事物因果关系,只有服从自然环境,才能支配自然环境;人们要获得功效,就要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物体,因为自然界是根据自己的规律而运行的。

农业是一个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大依赖性的产业,农业发展实质上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人类只是一味索取,一旦超过自然界的负荷,脆弱的自然资源必定会被毁灭,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就是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掌握理论知识,遵循自然界规律。

1 人类活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由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农业破坏现象,既污染了农业环境,又威胁了人类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在探讨农业环境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方面,应从生存理性的高度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充分表明在人类活动与农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仅要把握人与农业社会的关系,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首先,培根在《新工具》开首就明确提出了人类生产活动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的观点。他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释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如他在事实中或思想中对自然环境进程所已观察到的那样多,也仅仅那样多:在此之外,他是既无所知,亦不能有所作为[1]。人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而独自生存,也不能否认自然环境的规律性。同时,培根还强调“要支配自然环境就必须服从自然环境,而凡在思辨中为原因者在动作中则为法则”[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的前提,首先要服从自然,这意味着要寻找自然环境的真正原因——人类实践中的规律性法则。所以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活动都要以自然界的规律性法则为前提,比如农业生产应当遵循因地种植,不误农时等自然规律。

另一方面,培根也在《新工具》中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从因果关系上来看,只有当人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原因时,才能在行动中产生结果,而人们对于原因的认识便是人类的知识,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则是人类权力的证明[3]。基于此,后人将培根的这一思想概括成了一句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用培根的思想来看待今天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知识水平欠缺,理论基础薄弱,盲目开采利用,所以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冲突越发明显。人类要想早日摆脱这种尴尬的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人们进行田间劳作的时候,应该充分掌握自然变化规律,把观察的结果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把复杂的自然环境现象加以解析和研究,应用到农业生产和耕作方面。人类一旦找到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内在原因,拥有了丰富的农学知识,就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其服务于人类活动,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2 人类活动的演变过程需要遵循自然环境规律

人类为了生存,对自然界进行实践活动的改造,于是产生了农业。农业经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活动,要遵循经济增长的普遍规律。一切经济规律就其最终的物质根源来说,就是自然环境规律。追溯农业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过了早期的恐惧和膜拜、中期的利用和改造、后期的征服与战胜这3个演变过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从统一走向对抗。

2.1 “天人合一”的农业生态思想

自从进入原始农业时期,人与自然环境的界线就非常模糊,人类主要是利用而不是改造自然界。自然界主宰人类的命运,表现为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敬畏,人类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变化以求获得生存;表现在农业生产生活层面,意味着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处于服从与被支配的地位。比如在古代,农业生产时特别强调“不违农时”,即尊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要根据土质、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古代培养土壤肥力的技术主要依靠施农家肥和作物轮作,采用以草制草、以虫治虫的办法,而间、复、套种这些耕作方式,其作用在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流通,有效积温和对土壤肥力的不同需求,在利用自然条件方面,以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力求产量最优化[4]。

由于早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为了获取自然界现成的资源,主要依靠徒手与自然环境抗争,加上人类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原始阶段人们只能盲目地适应自然环境,被动地受自然环境支配,因为产生了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心理。这时期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于一种初级的和谐共生状态,矛盾尚不突出。

2.2 “顺天时、量地力”的耕作制度

伴随原始社会的发展和解体,人类社会逐渐从采集狩猎的原始社会过渡到以精耕细作为主要耕作方式的农业时代。传统农业时期,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有所增加,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分化,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开始有了明确的界限,但人类依然依附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人类活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相对统一的状态。人类基于自己对自然的最初感知,学会运用培根思想中的归纳法,通过观察和经验不断积累知识,找寻自然环境的真正规律,对自然采取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态度。

由于人类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懂得根据自然变化的规律选择适宜的耕作制度,同时使用的农具也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过渡到铁犁牛耕,人们学会了农耕和养殖,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以后,人们开辟了大片的荒山草地,将其转为农田,这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其中“顺天时、量地力”就是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大特点。顺天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令、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量地力是根据水分和养分条件的基质选择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地方。在农业生产领域,人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并由此产生了指导农事的特色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这充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积极主动地掌握自然规律性法则,对“天时”、“地力”进行有机调控,促进优良品种的培育,既提高农业生产率,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然而,在精耕细作的农耕制度背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凸显出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需要通过不断扩大农业规模来增加食物产量,于是砍伐森林、焚毁草原等破坏环境的现象随之而生。虽然农业产量得到了提高,食物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水土流失、荒漠化、耕地退化等不和谐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尚未意识到这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报复,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阶段性的不和谐。

2.3 “人定胜天”的错误指引

到了现代农业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越来越多。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自然界,试图通过自身日益增长的科技知识来掌控自然,突出人在自然界的权威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这必然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水质和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滥伐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致使农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变得脆弱不堪。然而人们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依然坚定地跟随“人定胜天”的错误指导思想,这让人们饱尝了各种污染、破坏和灾难带来的痛苦。比如我国在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充分表现出人类似乎无所不能、无往不胜,为了实现农业的高产,在“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错误口号下,人们狂热地、不自觉地投入了大规模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中[5]。实践结果证明,“人定胜天”思想是在人们忽视自然规律、缺乏科学精神的前提下盲目提出的,人们把自然界当作无形的敌人,妄图在这场争斗中战胜自然,统治自然,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从培根的《新工具》思想来分析,在对待农业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时,人类被利欲蒙蔽双眼,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农业产量最高,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班门弄斧,做无谓的挣扎,结果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给自己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 农民的知识水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环境

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尽管农业资源贫乏,但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比如荷兰温室农业、花卉种植、畜牧业都一直居世界领先位置,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荷兰拥有一批懂经营、有文化的高素质农民。

在荷兰,农民的教育问题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体现在行动上,早在1901年,荷兰政府就实行了义务教育;体现在高投入上,2004年该国教育和研究的经费占国家总预算的19%;体现在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上,荷兰的农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4个层次[6]。4个不同的培训层次保证了农民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最初的职业技能培训到中期的农业经营,到后期的互联网应用,荷兰的培训系统几乎覆盖了全部农村。当地农民在培训之余,还会自发组织经验交流活动,通过互联网了解农业信息,把握农业市场变化动态。正是这种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得荷兰农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主动根据农业发展动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调整生产方向,使得荷兰农业的发展一直遥遥领先。

日本劳动力老龄化是日本农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此导致大量耕地无人耕种,农产品无法完全自给自足。为了协调经济的平衡发展,稳定农村秩序,提升农业的商品价值,日本政府始终把发展农业教育,大力培养职业农民作为振兴农村和农业、挽回农业经济地位下降局面的根本措施[7]。

日本政府为普及农业教育,专门设立政策研究室,负责制订务农者的培养方针,指导农民培训工作的规划。目前,日本的农业教育分为5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培养对象都有所不同,分别是专门务农的人群、从其他岗位转到农业生产的人群、从事农产品经销的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城市失业人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普通教育中也开展农业教育,就是说不管以后是否从事农业,日本国民均要接受一定的农业基本常识教育,并把它看作是国民是否具有教养的一部分[8]。此外,日本在农民教育方面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培养能够志愿务农、掌握农业知识、对市场变化敏感、适应现代化节奏的高素质农业经营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无偿举办讲师面授课程,主要培训农业种植技术、海洋水产养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等,另外还定期组织去国内外考察交流,拓展视野。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以小学和初中水平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1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76.8%,高中程度为12.1%,中专及大专大学程度仅占5.3%[11],与发达国家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都相差甚远。目前,城市教育在日益提升和完善,农村教育却在不断边缘化,教育体制落后、教育资金匮乏、失学辍学现象严重等诸多的现实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国还面临着由于人口老龄化而导致数十年后无人耕地的困境,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受到城市的吸引,纷纷进城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就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多数老年人经营农业已是力不从心,更加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机械化发展。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而农民的知识结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为此,党中央曾多次提到要通过培养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民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推广农业耕作技术,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方向。另外,农民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保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完善农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目前,我国因为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导致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焚烧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比比皆是。农民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片面追求产量最大化,单纯看重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农业本身的生态效益,所以在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提高农村教育和农民文化水平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4 结论

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从最初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到适应自然环境,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再到改造环境、征服自然。历史表明,人的能动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但这种能动性是有一定限制性的,即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性法则为前提。现如今,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已经战胜了自然,相反地,人类要想在自然界永久地生存下去,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

培根《新工具》思想表明,自然的更替有其客观必然性,无论在任何时代,人类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们无需回到原始时期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的境地,但在自然面前要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改造自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也应当通过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农村教育和农民的知识水平对于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知识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间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村环境。

所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培养职业性农民,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现资源与环境系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使自然环境朝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

[2]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 李蜀人.弗兰西斯·培根及其《新工具》1620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 苏靖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阐释——以技术哲学的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5):297-299.

[5] 罗见今.对“人定胜天”的历史反思[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5):68-73.

[6] 张艳莉,王雅文.荷兰农民教育经验对我国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启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7(2):94-95.

[7] 杨慧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5.

[8] 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134-137.

[9] 周应恒.新型职业农民现状及培育途径[J].农民科技培训,2012(5):15.

猜你喜欢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农村教育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长阳土家族文学生态研究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