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伊波
摘 要: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以“预设”和“生成”为突破口,关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预留生成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探索正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动态生成式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又一轮课堂“形式化”的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出来,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到底是放任自流还是能力培养,有时候我们教师自己也不敢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中到底实现了多少,我们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到底有没有放任的成分在里面?冷静思考之后,我们发现,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处理课堂的预设与动态生成。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还要对问题提出后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行预设,对教学效果进行预设,对生成的效果进行预设,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教学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自觉地“预设”各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比方说在解题的教学设计当中,教师既要预设一般的解题方法,又要预设特殊的、巧妙的解题方法;既要预设正确的解法,又要预设错误的解法……总之,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综合教学内容进行周密的思考,尽量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没有预设或者预设不完美的课堂不会得到有效的教学生成,而没有教学生成或者没有有效生成的课堂是不能成为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结果。
三、巧妙处理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
实际的教学过程要比预设的教学过程生动得多,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巧妙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有效预设,自然生成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做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注意预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引入要自然贴切,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参与意识,为课堂生成营造氛围。例如,在学习“正切函数的性质”时,教师预设了几句简单的导语:(1)前面我们重点研究了哪几个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2)其他还有哪些三角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3)今天我们应研究哪个三角函数?(正切函数)(4)我们准备怎样研究正切函数?(利用图象研究其性质)简单明了,直奔主题,自然而具有实效。然后根据已研究过正弦函数图象的作法,分小组,选择一种方法作正切函数图象,教师引导并参与各小组作图。
2.捕捉契机,调整预设
教学活动有时候和预设相契合,但是更多的时候与预设是有差异的,有时候甚至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运用教学机智,灵活选择、整合教学预设,甚至可以放弃原来的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更加精彩。例如,在学习“正切函数”这节课时,我选取了正切图象画得有欠缺的同学到前面展示,引导学生说出补形的方法和原因,于是有的学生说:我们作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图形特征,反映了正切函数性质。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得到如下性质:(1)图象不连续,与直线x=kπ+■(k∈Z)无交点,发现定义域:{x|x∈R,x≠kπ+■,k∈Z};(2)當x→■,■…,函数图象向上、向下无限延展,并逐步靠近直线x=kπ+■(k∈Z),发现:①值域为R;②渐近线;(3)图象重复出现,周期T=π;(4)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明确正切函数为奇函数;(5)每支曲线从左向右逐渐上升的,从而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在区间(-■+kπ,■+kπ)(k∈Z)上是增函数。可是这时候就有学生说:这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不严密,这句话引起很多学生的响应,于是我只好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共同证明了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总之,教师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整合为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