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未成年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的引导与管理

2014-04-29 03:12王晓丹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手机引导管理

王晓丹

【摘 要】未成年中学生在校园过多、不合理地使用手机带来了一些校园问题。为更好维护校园环境和培养学生健康发展,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引导与管理。

【关键词】手机;教育;引导;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必备的通讯工具。未成年中学生已经习惯使用手机并把手机带入校园。据2011年5月3日新华社报道的《201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及手机运用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拥有手机率达46.6%,手机上网普及率达39.5%。这个权威数据显示的还只是几年前的比例,今天的各种比例应当更为突出。事实上未成年中学生把手机带入校园,大多数违背了“方便与家长联系”的初衷;“娱乐与放松”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活动和目的;聊天与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上网聊天、看网上小说、玩网络游戏、看网络视频,甚至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在校园里层出不穷。成年人主导的网络世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广泛,以成年人模式设计的网络内容从感官上更加容易吸引未成年学生的注意。从校园观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玩手机和手机上网的时间上分布上有所不同,有些学生会利用休息时间,有的则在上课时间,比较突出是少数学生考试时间仍在玩弄手机和手机上网,这势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笔者根据自己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针对未成年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的现状,就如何引导未成年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加强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对未成年中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未成年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的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培育。任何出现在未成年学生身上的不良趋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学生使用手机是一种权利,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加入限制或者取缔,但从教育的实际、学生成长的特点和现阶段手机网络的现状出发,综合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必须对学生在校园过多地、不合理地使用手机的行为加以教育及引导,教育他们正确看待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观念,践行正确的行动。建议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帮助未成年人合理使用媒体、手机等新型电子产品,强化必要的通讯功能,淡化手机娱乐功能。实践工作中,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应当正常开展的。

1、加强宣传。学校开展“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网络、如何健康快乐生活”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操;班级开展主题班会,以现实实例说明校园内过多、不合理使用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可以从本校学生的具体例子说明,让学生现身说法做现场报道。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包括楼梯道、走廊道和班级报栏等地方多做关于手机的公益广告,“远离手机,亲近课本”,“我们上课,手机睡觉”,“正规、正确、正常使用手机”等。

2、家校沟通。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学校及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引领家长清楚认识学生在校园的使命,避免不正确的消费观和不正常的攀比心理上。使家长认识在校园里并不存在使用手机的迫切性,班主任会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学生有事情需要与家长联系,班主任都会主动提供帮助。让家长参与到教育当中,让家长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对自制力不足的孩子不要配置手机。

3、示范作用。为了更好教育学生,教师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師在课堂上不带手机或者不使用手机,在校园把手机设计成会议模式或者静音模式,避免在公共场合过多地玩弄手机功能,在学生面前应避免手机上网、手机聊天、手机听歌甚至玩手机游戏。

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习兴趣,加强课余生活的管理

从学生认知规律可以得知,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生学习兴趣较淡薄的课堂,学生往往会借助手机进行娱乐或者转移注意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避免学生上课期间使用手机,还需要教师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课余生活的管理,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些课余活动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包括音乐、舞蹈、摄影、电影、游戏、艺术创作欣赏以及课外的体育活动等。这些健康的校园活动,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无聊感,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还可以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通过这些课余活动,让学生逐步摆脱对手机及手机网络的依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锻炼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意志,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三、形成监管体系

未成年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但自尊心重,少数人叛逆个性比较突出,教育与引导的各种方法未必能收到实效,所以除了常规地需要加强教育与引导外,还必须加强管理,形成监管体系。

1、家校共管。学校在征求家长代表的意见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科学的“校园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并知会各位学生家长,做到“有法可依”。班主任参照校园的管理条例,认真执行管理,以班为单位,设置措施,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加强对学生校园里使用手机的监管及报告。实行对违反校园手机使用规定的学生,其手机由学校代管的制度。学校相关人员及班主任应多个时段跟踪管理,发现上课时间,晚修时间或者考试时间使用手机行为加以教育制止。

2、网络监管。呼吁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对一些未成年人可能使用的手机网络进行网络限制,有条件的学校应对网络进行过滤。网络现状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网站为营利,大量制造吸引读者眼球的内容,大肆刺激人们的感官刺激,诱发人们的低级趣味,明星绯闻、刺激暴力、色情低俗等内容充斥一些网站。《调查报告》显示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不高。未成年中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网络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实现课堂的“纯洁性”,如上课和考试期间,开启学校或者课室网络无线信号屏蔽系统,使教师与学生的手机处于休眠状态,师生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需要的正是社会的公正评价和成人的正确引导。手机、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智能电子产品是未成年人不可回避、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学生校园使用手机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班主任及家长,甚至是学生本人,如何更好地维护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又避免学生在校园里过多地无功用地使用手机,还须社会各界和教育工作者作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姚岚.中学生的手机,该放弃时就放弃[J].下一代,2005(09).

[2]詹志刚.中学生使用手机不必禁止[J].学校管理,2009(01).

[3]蔡耀得.从中学生携带手机的利弊谈校园手机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02).

[4]程雪飞,裘建军.中学生带手机现象调查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22).

[5]李迪.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怎么办?[J].班主任,2010(04).

[6]李园园.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带来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0(04).

猜你喜欢
手机引导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