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
【摘 要】隐逸思想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人独特性格气质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以陶渊明在仕与隐的道路上的矛盾选择为例,对中国文人隐逸情结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隐逸情结形成背后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陶渊明;仕与隐;隐逸
1、前言
陶渊明,钟嵘在其《诗品》中称赞他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i,萧统则称他“论怀抱则旷且真”,可以说是我国隐逸之士的代表。当他们仕途失意之时或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之后,陶渊明就成了他们自我安慰、寻找个人生存价值的最后依托。统观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一直都在出仕与退隐的选择上挣扎着、矛盾着,也影响着中国文人的行为选择。对陶渊明的退隐之路进行分析,对于探讨中国文人隐逸情结形成背后的深层原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陶渊明仕与隐的矛盾之路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让世人心向往之的“桃源世界”,那里环境优美,桃红柳绿,鲜花夹岸;那里人际关系和谐,耕者耕其田,老人孩子“怡然自乐”;那里没有战争、没有赋税,劳者得其酬,丰衣足食……由此,有人认为陶渊明喜欢隐居,热爱飘逸的隐逸生活,是中国隐逸文人的典型代表。事实不然,陶渊明的隐逸之路并不平静,而且还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少壮之时的陶渊明是渴望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少年陶渊明身上有一股磊磊豪氣,认为“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咏荆轲》)的豪侠之气应是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自豪年轻时的“猛气”之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气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少时壮且厉,扶剑独行游。(《杂诗》其八)”,自有一种干云之豪气。他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一番成就,建立一番功业。对于将来的一切,他都跃跃欲试。
然而,十几年的仕宦经历,以及严酷的社会现实,使陶渊明近乎绝望地认识到“济苍生”之志的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上任彭泽县令仅仅81天之后,他便毅然辞官,退居田园,躬耕自资,逍遥于山水田园的魅力景致之中。“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雨,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卷》,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其一),再不用辗转于虚伪的阿谀奉承中,不用忙碌在无聊的迎来送往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样看来,陶渊明确实逍遥自在了。
但是,事实上,他还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不曾随着他纵情山水而变得淡漠了,相反,更炽烈了。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像人们历来所认为的那样潇洒。在他晚年的归隐诗中就时时流露出功业未成的遗憾:“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在匆匆而过的时间里,充满了他壮志未酬的感慨,依然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梦想,只是世事容不下他了而已。
陶渊明的退隐确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他在享受隐居带来的片刻宁静的同时也承受着壮志未酬的内心煎熬。
3、形成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的隐逸情结
对中国文人隐逸情结的种种解读中,更多的是强调他们洒脱、飘逸的一面,却很少关注他们“志于道”的责任意识。在他们洒脱的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的深深地不舍,就像陶渊明似的,一直在冲突中煎熬着。
中国文人,作为知识分子,一方面,强烈的自由意识促使他们想要在摆脱现实人事的束缚,实现人格上的自由与独立,逍遥于天地之间;另一方面,强烈的使命感又促使他们返回现实世界,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建立起他们所谓的“大同世界”的社会愿望。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是巨大的,他们的愿望从来就不曾实现过,有时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想要有所为却不得为的现实以及内心的压抑,迫使他们转向山野,排遣内心的迷茫;也因此,他们大都不能超然地融入田园山水,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 ii。这是相当精辟的,中国文人虽然一直想要超出人世,却也一直未能实现,他们的隐居之路都是不彻底的,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本身就是矛盾的。陶渊明的隐逸之路也是在这种仕与隐的矛盾中纠结着前行的。
4、中国文人隐逸情结形成的思想原因
中国的思想体系中一直就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儒家思想要求士人积极进取,讲究对社会的责任,强调“立德、立功、立言”,留名于后世;道家思想则热衷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越,要求人格的独立和超拔脱俗,主张人格的自由,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儒家的这种高蹈进取的积极入世思想,使知识分子根深蒂固地认为追求不朽、留名后世,建功立业,“兼济天下苍生”,对社会的责任,是个人直面人生、赢得社会认同的价值之所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之所在。而道家思想的超然与鄙视物质利益,又使知识分子在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之时还想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超然物外。于是,文人们一方面积极用世,另一方面又鄙弃急功近利,他们就在这种思想的矛盾中艰难前行着,陶渊明也在煎熬着。但是,他们却又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中国士大夫在仕途上不遂意或遭逢世事巨变时,就隐忍自己“兼济天下苍生”的壮志情怀,压抑内心的炽烈热火,寄情山水田园,消极应对社会的打击。
综上所述,中国文人这种矛盾的隐逸情结的存在不仅仅是由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现实的压迫,以及知识分子的性格原因等等造成的。中国文人的这种隐逸情结对其个人来说,便于他们在内心强大自己,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个人的修养;但是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其消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注释:
i钟嵘.诗品集注[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61.
ii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A].陶渊明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2.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集注[M].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A].陶渊明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