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洲
【摘 要】文章首先对阳光心态的概念加以界定,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阳光心态;思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社会转型与体制并存的现状,导致社会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就业形势的多元化,如此种种情况,给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态问题。大学生的不良心态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期寻求有效的应对办法,帮助大学生塑造阳光心态。
一、阳光心态的涵义
所谓心态,是人的观念、动机、情感、兴趣等状态的综合体现。“所为阳光心态,是指人的心态因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的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健康的状态。” [1]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在这里,很小的差异就是指人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阳光心态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的表现及成因
(一)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的表现
1.心虚、自卑的心理相互交织。有些大学生在中学时,自己的学习可能遥遥领先于其他人,他们受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肯定,同学的羡慕,在生活上,家庭之间的经济差距也不是很明显,他们的头上往往顶着许多光环。然而进入大学以后,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尽管像往常一样,但仍旧处于中游水平,身边同学的其他素质和能力也比自己强,同时,大学里的贫富悬殊也已初见端倪,这让他们感觉到很有失落感,从而没有了往日的青春活力,心虚自卑的心态时有发生。
2.情绪不稳定。我国台湾学者钱频认为:“心理健康者应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完整;个人与社会协调;情绪稳定。” [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由于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压力,情绪往往表现出不稳定的态势,加之有些大学生常常因為一些小事与同学闹得不可开交,从而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3.性格孤僻、敏感,存在人格障碍。有些大学生限于家庭经济的影响,往往很少参加需花销费用的集体活动,时间久了便倾向于一种独来独往的状态,进而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孤僻独立的特点。他们对交往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敏感多疑,不愿对他人敞开心扉,在心中筑起一道围墙将自己与外界隔离。
4.抗挫折能力比较弱。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疼爱,衣食无忧,生活幸福,一切困难都有家人帮忙处理,可谓是温室里的花朵。但大学里的环境随之发生了变化,没有家人的呵护与关爱,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后便感到无所适从,无心无力,感觉到世间万物都与其不和,悲观厌世,对前途渺茫,有的学生不堪重负,以轻生了却矛盾,这在当下高校是屡见不鲜的。
5.急功近利的思想长期存在。大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人人羡慕,对于他们自己而言,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比较高,但也存在着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应用轻理论,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而且有部分学生在择友,做事等方面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只从事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对于其他人与事,则是不闻不问,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二)当代大学生不良心态产生的原因
促使大学生不良心态形成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宏观方面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不同文化主体的交流与碰撞,让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增强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东西文化的交流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诸如各种社会问题的频发,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以及社会人的浮躁和唯利论的心态,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产生了诸如困扰,烦恼,焦虑等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其中,有些人的道德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提升,仍旧无所事事,我行我素,这就让大学生感到压抑、彷徨和迷茫。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毕业前夕,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与此相伴随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也将凸显出来。
2.微观方面
在家庭中,目前我国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子女是家里的宝,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其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伤害,这看似正确,事实上抑制了孩子真正地成长,扼杀了他们为人处事的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从而经不起别人的冷言热语,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风风雨雨;还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他们往往采用的是“虎爸”“狼妈”式的教育方法,恪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以此种方法对孩子施加教育,从而使有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内向、孤僻的性格。
在学校中,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迫于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高校采取大规模的扩招,从而产生诸如硬件软件设施跟不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在日常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不完备,都给学生带来许多不便,使学生产生了种种抵触、不满等情绪问题。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往往是有名无实,只是在每年的几个关键时间进行几次简单的活动,开几场讲座,放几场心理健康方面的电影,随之不见踪影,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帮助学生的作用。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不愿与人沟通交流,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交心的朋友几乎没有,他们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从而产生诸如孤独、寂寞、空虚、压抑、无所事事等心理状态,给自己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在学习生活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比较高,他们常常用自己的作为和他人比较,评判自己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在比较的过程中,由于自己过高的标准,他们会发现与其他人在学习、生活、社交以及其他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给自己带来痛苦。
三、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对策思考
(一)整合社会力量,创设有利于形成大学生阳光心态的社会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境,良好的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促使学习和生活的效率提升。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大学生的成长,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对大学生成长不利的活动场所坚决予以取缔;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积极学习,帮助其树立自尊心、自信心;社会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完善就业市场,丰富就业途径,给大学生毕业即就业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对于大学生的各种资助和服务体系,让每个大学生感到有希望、有前途,以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注重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3]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只有他们作为社会的支柱,形成正能量,进而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重视学校力量,创设有利于形成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校园环境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大学生也一样,培育其阳光心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其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其理论素养,具体是“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教育,将其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4]使大学生不断加以内化,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向“四有”新人的转变。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因此,校方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引导大学生正视困难与挫折,正视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敢于竞争,迎难而上,正确处理问题与矛盾;学校亦应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实施人性化的服务,如此种种做法,都能愉悦学生的身心,增强其信心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参加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与人为善,从而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信心和能力,减轻了心理压力。
(三)提升家庭力量,创设有利于形成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经受挫折时可以得到慰藉的一副良药。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当坚持的是民主、自由、独立、平等,而不应当是专政、暴力、禁锢、差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题,不是敌对性的,是可以通过相互沟通解决的。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父母能够和孩子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民主的和谐的良好的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体会到了尊重,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心存感恩之情,这种方式远比棍棒教育的效果要好,言传身教,家长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更易于养成阳光心态。
(四)完善自我素质,创设有利于形成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内在环境
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大学生应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生活本身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难免有磕磕绊绊,如果因此而郁郁寡欢,徒增压力,从而使生活更加的索然无味;相反,大学生应该正视波折,将其当做人生的调味剂,人生旅途的匆匆过客,是对自己的考验,积极应对,勇敢克服。其次,大学生要坚持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保持良好、乐观、平和的心态,并学会调试自我,享受生活,而不是让生活所束缚。再次,大学生应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大学之大,在于有形形色色的人,向他人学习,尊重理解他人,使自己合乎这个群体的规范,建立互信、互助的良好心态。最后,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对自己有益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社会知识,艰苦奋斗,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书写华丽的青春乐章!
良好的心态可以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塑造大学生的阳光心态,培育合格的大学生,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诉求,我们深信,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四个现代化”在大学生的努力实践下,也能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苏健涵.浅议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01).
[2]唐柏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01).
[4]罗成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