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芸芳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正确掌握数学计算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和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小学数学计算的学习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错误较多,准确率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各种错误及对策。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类型及原因
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不同,计算错误也是不同的。学生计算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口算错误
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计算失误,例如:9+45=55,110-60=40;(2)口诀混乱,例如:3×6=16,6×9=45。
2.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1)算理不清,例如:63-28=45。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2)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算理不明确,例如:82.36-(52.36-18.58)=82.36-52.36-18.58=31.42。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算理。(3)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错误,例如:42.9×6.2+42.9×3.8=42.9×42.9×(6.2+3.8)。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透彻,运用有误,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4)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例如:618÷6=13。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的就商“0”理解不清,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5)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错误,例如:5/12+2/3=7/15,5/8-2/5=3/3=1,1×5/9=14/5,5/8÷5/9=8/5×5/9=8/9。学生在学习中,对分数加减乘除计算法则不清楚,乘法是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误以为加减法就是分子加减分子作分子,分母加减分母作分母。因为对每一种计算法则掌握不好,导致加减乘除计算时混淆不清。(6)四则运算顺序错误,例如:32-24×1/8=8×1/8=1,4/11+5/11×11/9=9/11×11/9=1。运算顺序混淆不清,没有明确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对策
1.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
口算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首先,口算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其次,要加强听算和估算练习。例如:在计算624÷6这道题时,如果先估算,判断出商是三位数,商中间的0就不容易漏掉了。再次,增强“内功”,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如:(1)乘法中特殊积5×2,25×4,25×8,125×8等;(2)常用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值,如1/2=0.5=50%,1/4=0.25=25%,1/8=0.125=12.5%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口算和估算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技能技巧。
2.加强对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算理、算法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次,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也直接导致计算错误。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还可以将某些计算法则编成顺口溜或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就更深刻,运用起来更方便。例如:在進行单位换算时,可以将换算方法编成顺口溜:“大化小,乘为好;小聚大,除一下。”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分析要细心,计算时先要分析习题的各种类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2)要有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质量。例如:计算16×25=,可以把原式变为25×4×4=100×4=400,这样既容易算对又省时。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及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3)养成验算的习惯。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
4.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时,要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录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
总之,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教学工作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