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伟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社区基本内涵的阐述,揭示出大学生社区共同体五个主要属性,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区共同体的主要建设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共同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0 — 0149 — 02
一、大学生社区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社区的本质是共同体,其主要特征是人的群居和资源的共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就着重阐述了“独立和自由选择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观点。作为一个学生共同生活的物质载体,大学生社区是居民社区发展的一种现代形式和发展阶段,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居学空间。大学生社区共同体是在基于行政的和自治的共同选择、物质的和精神的共同需求、主观的和客观的共同作用、有形的和无形的共同组合而形成的校园层次的“家园”,是一个具有共同交往、共同纽带、共同文化进而体现共同自治精神的聚居空间。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社区不再是个体的物理聚集,而是基于个人意愿的精神联合,这种联合会使一群个体的“我”整合为集体的“我们”,这里的“我们”共存于一个共同的地域中并共同分享共同的意义、情感与传统。
二、大学生社区共同体的主要属性
1.生活共同体。“共同体是对人们的一种生存、生活方式的概念化。”〔1〕这是大学生社区共同体的最基本属性,是对大学生居学生活的哲学表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生存、生活方式”涵盖了衣、食、住、行和所有文化活动。大学生社区生活主要指发生在个人与宿舍、与社区、与群体之间的生活交往和各种各样的生活活动,它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以社区需求为动力,以社区交往为途径,以精神满足为目的。大学生社区生活质量是生活共同体对大学生需求的符合度的写实描述,既具有人性的概括性,也具有发展的目标特征,是考量生活共同体本质的主要指标。大学生社区生活共同体在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社区,安全有序、服务完善、文明互助、和谐共处是对其主要特征的集中概括。
2.规则共同体。“社区规则就是这一共同体所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制度,是运行于其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活动的标准、要求与尺度。”〔2〕因此,从规则范畴讲,社区共同体是依据一定的制度方式和社区规范构成的规则联合体,公共行为规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形式上,可以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正式的规则,即社区本身的成文规定,包括社区的国法、校纪、宿规等;非正式的规则是不成文的规定,是人们在社区生活和活动中自觉遵从的行为准则,如道德行为、文明规范等。内容上,包括了共知共为的行为准则、参与规则、沟通规则、分享规则、矛盾协调规则等在内的规则体系,这是保证学生社区行为符合社区共同体的要求、标准、尺度并增加学生“参照他人如何行动”、“相信规则和秩序”、“遵从规则内在的精神和内容”的内在动力。
3.交往共同体。社区交往是形成其他社区关系和意识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纽带,社区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在自组织机制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推动学生在与他人、与学校、与环境的交往实践中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物质改造、事务合作等活动。大学生社区交往是社区生活的基本形式,是社区文化形成、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共同体精神产生、深化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区交往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交往的主体和客体、交往关系、交往意识、交往需要等。社区交往的主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因而,根据交往主体的不同,社区交往可以分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根据交往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根据交往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不同形式。但是,无论如何分类,大学生社区交往既是一种过程和状态,也是一种载体和平台,更是一种理念和行动。
4.文化共同体。文化是思想与行动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大学生社区共同体文化能够为社区营造创设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方向感,从而把社区学生引领到共同体主流系统中来。“大学生社区文化是一个系统,其中物质文化层是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层是文化的品位,行为文化层是文化的表征,精神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3〕社区的文化共同体特性是在学校—社区—学生互动发展中不断蕴育彰显的,其主体主要由学校文化、社区文化、学生文化共同构成。这样的一种文化共同体,是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与作为主体存在的社区互动的结果,也是共同体文化和学生个性文化、特色文化的辩证统一。尽管由于学生个体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各有差别,但是通过对社区文化共同体的投入、参与直至认同,学生们就会因目标、精神与情感的联结而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这将帮助大学生形成深刻的、长久的共同体文化印记。
5.精神共同体。在一个特定的社区里,建立在长期的、固定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社区灵魂即是社区精神,它是社区共同体的核心,是构成社区的关键要素和判别社区的内在标准,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精神在社区的体现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积淀的标志。社区精神具有显著的亲合作用和凝聚作用,能使共同体成员感受到彼此的亲密关系和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使社区的松散关系成为紧密的共存关系,最终促进社区成为一个凝聚的整体。共同的社区精神生活以及精神和情感的强烈依存关系构成了社区精神共同体的基本表征,相应地,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则是其主要内核,它们对于改善因“固定班级消解”而导致的松散化集体和学分制形成的淡漠感、疏离感、孤独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帮助学生产生对社区的依恋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情结。
三、大学生社区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1.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创建富有幸福感的社区生活。首先应树立生活幸福感导向,注重提高社区生活质量,深入调研学生生活方面的困难、需求和建言,认真研究贴近人的本性和生活实际的有效措施。要将教育、管理、服务、保障功能融于生活共同体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中,坚持区域组团集中、功能服务配套、个性特色彰显的建设理念,使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文化医疗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规划和建设实现人本与效益、结构与规模、便捷与科学的高度统一。在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机制完善过程中,要体现整体性、人本性、科学性、发展性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快捷、促进发展的原则,将宿舍生活设施、居学设备、网络通讯、监控亮化、商业网点、公共交通、医疗服务、文化场所等进行全盘规划、综合设计、统筹建设。同时,还应注意构建社区学生的生活共享体系和资源分享机制,以此促进学生平等地共享生活服务和分享居学资源,最终实现大学生社区生活的便捷、愉悦、友爱、和谐的幸福状态。
2.树立规则意识,创新规则体系。公共规则是一种边界规定,是对人们行为预期的干预和底线的管控,自觉遵从社区公共规则是社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生活内容。因此,在树立大学生社区规则意识的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教育引导性规则体系,包括道德的和法律的、公民的和学生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使引导性规则发挥出更大的导向、凝聚作用。二是建立参与激励性规则体系,激励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自主参与、有序参与、常态参与、高效参与、系统参与。三是要建立主动服务性规则体系,包括社区建设规则、共享规则、分享规则、文化服务规则等,科学界定学校和社区管理者的服务职能。四是规范约束性规则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共知共为的管理准则、行为准则、沟通规则、矛盾协调规则等保证学生的社区行为符合社区活动的规范、要求、标准。五是建立网络社区新规则体系,要建立学生网络新社区、新场所、新平台的自组织规则,将身处相同校园不同居处的青年或群体联结起来、互动起来、规范起来。
3.加强社区交往和参与,促成“熟人社区”。交往活动和机缘的创造依赖于交往空间的建设和交往平台的搭建。因此,必须首先完善社区交往的平台,包括物质平台、组织平台、文化平台、活动平台等,使学生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成和谐。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主动关心并参与社区事务,持续地以团结的、集体的行动来处理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社区学生通过交往和参与而形成合作互助的机制,进而促进社区建立内育共性、外显特色的共同文化,使“陌生”校园走向“熟人”社区。在此过程中,要建立学生社区参与档案,对于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的学生、宿舍、楼栋或组织采取积分制管理。还要发掘“在地化”的社区志愿服务,即在本社区内大力倡导志愿精神,在社区学生中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另外,要成立以片区、楼栋、庭院、宿舍为单位的网络平台(论坛、微信、QQ群等)以有效应对网络交往对社区实体交往的冲击。
4. 凝练社区特色,塑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传承和系统的积淀过程,学校应将社区文化发展工作同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管理理念、校风学风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社区、学校三种主体文化在互动发展、交融发展中形成社区共同体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依赖文化主体、营造手段和发展环境的共同作用,以此促进学生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参与、创造进而形成自我认同的共同体文化。要嵌入多元的、开放的、系统的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活动直接安排在社区空间中进行。也要推动文化建设的内容逐步走向支持人才的综合培养为主,与社区学生的专业、特点、需求结合起来。还要将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总体营造、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提炼符合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实际的主题,着力打造富有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社区文化品牌。
5. 强化社区认同,营造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与其居民在社区内居住时间的长短、居民在社区内社会关系的好坏、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4〕因此,应科学统筹和安排住宿资源,减少学生住所变动,保证有效居住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频度和深度,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各种社区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的共同体意识,使学生在情感和价值层面上有积极的动机参与社区活动。学校和社区管理者要着力增强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和社区从属感,促进学生自发开展以宿舍、楼层、楼栋、庭院、片区为单位的、富有社区特色的社区活动。在重视社区属性和尊重学生个性诉求基础上,着重建造温馨的边界空间,建好社区的特色环境,引导好社区的文化氛围,塑造好社区的群体习惯,使学生深切体验到自己作为社区重要一员而被他人接受、尊重、认同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状态。如此,才能树立大学生爱宿舍、爱社区的价值观念,培养出大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参 考 文 献〕
〔1〕池忠军.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的德性之维〔J〕.道德与文明,2008,(06),63.
〔2〕肖辉.社区规则的分类研究〔J〕.河北学刊,2007,(02):84.
〔3〕何雅.大学生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新视角〔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73.
〔4〕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6):129.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