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邵华清
[摘 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视角作为出发点,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之中,提出改进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环境成本;成本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0. 005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0- 0009- 02
1 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的涵义
1.1 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是指高效并且循环对资源进行利用,符合生态学规律,按照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在资源的整个运用和再回收的过程中,切实提升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的。
1.2 环境成本的涵义
环境成本是指在某一项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所需的全部费用。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保护环境成本而引起的。发生情况通常有如下两种:①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②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2 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
2.1 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利益
循环经济和环境成本控制,都是以价值角度来考虑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都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考虑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主体主要有社会、公众与企业。社会利益,就是说通过循环经济,最大发挥社会资源的效用,同时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公众利益,是指如果一个企业没有采取循环经济的方法,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出去,那么公众的人身与财产权益,都要受到一定的损害。企业利益,就是企业将回收的资源重新生产利用以后,可以再得到收益。企业要贯彻发展循环经济,政府也要这样做,并且整个社会都应该遵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只有企业、政府和每个公民都参与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变为一种思想和实际行动。
2.2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要真正做到循环经济,并使其持续健康发展起来,就要连接好、协调好各利益方面关系,使循环经济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得到了利益,并把企业与个人对资源的效益从外部实现内部转移,对治理成本,要让污染者来支付,并对受害的公众进行补偿。只有这样,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循环起来,如果忽略了循环经济发展各方利益,循环经济也就失去其发展意义。
2.3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两者矛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迅速,但有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情况,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逐渐接近于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边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显。由此看来,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物质资源的重复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在能够促进环境成本内生化的同时也提高其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时的理想方式。
3 当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至今没有建立起企业环境污染的影响评价体系,无法科学地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测算。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通常采用事后处理法,具体表现为以下问题。在污染发生以后,企业才想尽各种方法进行清除,在核算的时候,把已经发生的有关环境支出统统计入环境成本中。此种方法,只看到要控制现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不是很大。
根据调查,现阶段在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时,缺乏一个唯一的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诸多企业仅见到眼前短期利益,事后才进行处理,不但预防环境污染的意识浅薄,并且还不能积极地治理已发生的环境污染,进而使企业甚至全社会环境治理费用过高,很多企业由此一度陷入财务危机中。
3.2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收益不匹配
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只核算微观的经济成本,对环境成本计量的潜在环境成本忽略不计。容易使企业收益虚增,间接鼓励了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透支未来的方法,而来进行眼前利益的谋划。除此之外,企业在成本控制之时,一般注重企业内部实际成本的降低,对控制环境成本的目标不够明朗,甚至看不到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一般不会去主动进行环境成本的考虑。
3.3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很多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还在原地踏步,仅处理企业本身产生的污染,没有看到环境成本的控制。首先,在控制范围上,只看到实际发生成本,而没有看到环境成本。其次,在成本核算时,也没有把环境成本核算进去,成本控制范围十分狭窄。再次,因为环境成本具有隐蔽性,而企业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从而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成本可比性差,这最终引起了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很不利,进而增加了成本。最后,没有对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考虑到企业会计准则里,甚至根本没有确认环境会计要素。这样,由于没有环境会计行为的规范标准,也就很难对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模式进行统一,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对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以及所存在的环境风险等,使得投资者不能很好了解到企业的内在风险。
4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4.1 政府干预健全成本管理体制
若想使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制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应在企业污染影响与环境治理情况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查,以得到真实情况,从而进行评价,进一步防止企业环境成本的外部化。企业在环境成本方面应建立其核算方法体系,对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和产生的环境改善结果进行详细核算,并将有关信息公开披露,从而申请获得环境补贴与相关税收政策优惠。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建立指标体系时,对环境保护进行评价,并且将其纳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来,实行环境保护指标的一票否决制。
4.2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管理
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短期目标和完成环境效益的目标。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的初始市场价格都偏低,从而导致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动力相对不足,并且阻碍了循环经济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应当进行理清与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将部分自然资源税收比率合理提高,研究和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把自然资源的使用与开采成本提升上去,切实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与此同时,政府应改革与完善资源税收政策,设计与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缴纳相应费用。对环境污染相关课税项目做详细界定,对于污染严重的行业与企业,应课以重税,从而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这也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措施。
4.3 规范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
若想充分披露企业环境成本信息。首先,加大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力度,从环境成本总体出发,而不是仅从企业本身实际出发;其次,扩大成本的控制范围,在成本核算时,将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进去;再次,应加强环境成本透明度,将企业环境成本信息透明化;最后,确认环境会计要素,重视环境责任及环境风险,使投资者能够很好地了解到企业的内在风险,同时,在生产过程当中,企业要控制好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对于没有通过循环利用而达到无公害利用的废弃物,需该企业缴纳其相应的排污费,从而使排放污染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5 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理念,要想把一种新的经济思想在短期内上升到制度层面,绝非易事,但是,对新生事物进行制度层面的推动毕竟是重要的。从长期来看,企业应当把事前控制、事中监控和事后控制这3项有机结合起来,真正通过全局控制方法,在企业内外部环境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优化,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连华.环境会计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6).
[2]陈毓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七次会议记述[J].会计研究,1998(5).
[3]祝立宏.浅谈环境成本核算[J].能源工程,2011 (4).
[4]王晓燕,林华娇.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框架构建[J].财会通讯,2012(1).
[5]金再华,高利芳.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研究[J].环境保护,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