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为而治”的品德课堂

2014-04-29 12:12王秋兰
大观 2014年11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品德残疾人

王秋兰

《西游记》大家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级别很低的小干部——唐僧,其实不要瞧不上他,他是很成功的,他是有些领导力的。作为唐僧,虽然技术上并不如孙悟空这么强,协调人际关系也没有猪八戒这么灵、这么内行,吃苦耐劳,牵着白龙马,也不如沙和尚这么实干,但是西天取经成功唐僧作为领导者的贡献最大,因为他一直把握着团队的灵魂。他的重点工作是决断力,定方向、定路线、定规则、决定,然后放手让大家去干,带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团队,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治。

作为老师也应像唐僧那样,做一个聪明的无为而治的老师,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那样个性鲜明、本事高强的人。

那么在品德课堂上如何做到无为而治呢?

一、无为而治之“无用”——做一个指挥者,将探究权还给学生

无为而治的课堂要改变以往教师一人独霸课堂,而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个动不是身体的动,而是思维之动,心灵之动,既教师充当指挥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案例]:《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10课“他们需要关爱”

为了唤起学生内心对残疾人的同情,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残疾人和他们的生活。

师:残疾人的生活容易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让学生都带上手帕,站在讲台前,蒙上眼睛找自己的座位,再讲自己的书包收拾好。)

生:(进行感受生活)

师:说说你刚才在活动中有些什么感受?

生1:我刚才什么也看不见,走路时还撞了别人,东西也收不好,真难。

生2:我只蒙了一会儿眼睛就很难受了,而盲人天天都是这样,他们心里肯定痛苦极了。

……

[评析]:绝大多数一年级的孩子不熟悉残疾人的生活,教学时直接切入该话题显得非常生硬。“亲身感受他人生活”这一活动形式是比较直接的方式,能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和疾苦,唤起他们内心对残疾人的深切同情。在老师的几个假如的引导下,孩子们推己及人,很自然地感受到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别人关爱,这种感受给孩子的心灵产生更强烈的震撼。在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中学生进行思维的舞蹈,促进了学生的德性建构。这样的“无为而治”的课堂才有生命力!

二、无为而治之“无能”——做一个倾听者,将倾诉权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在拥有这一真正宝贵财富的教师那里,讲述教材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男女青年娓娓谈心。”师生能否平等对话,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知识权威角色,走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与孩子对话的“对手”,真正做到师生平等。

[案例]:《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游戏快乐多”

本课有个“做中悟:怎样玩的愉快”的活动。上课时,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到操场上开展游戏。有的小组玩打乒乓球,有的小组玩传篮球,有的小组玩丢手绢,有的小组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游戏活动中怎样玩得愉快?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能将自己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1:我们玩的时候,排着队大家轮流打篮球。

生2:我们小组的同学排队的时候大家不挤、不抢,有秩序地排队。

生3:一个同学玩的时候,一位同学站后面排队,不能推,否则有危险。

生4:我们小组的同学玩游戏时都非常遵守游戏规则,只要遵守游戏规则才能玩的愉快。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齐声说:有道理。

师:可我觉得,不遵守游戏规则,也能玩得开心呀!玩打篮球时,我就不排队,抢着打那玩得才叫过瘾呢!

(众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生5:这一次你玩得是过瘾,可万一哪一次,你抢的时候没注意被球打到或撞到人,后悔就来不及了。

师:那我就把他们全赶走,我一个人玩。

生6:虽然这一次你玩得很愉快,可你只顾自己玩的开心,以后同学们就不愿和你一起玩了,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你不觉得寂寞吗?

[评析]: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课堂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课堂,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不把自己当裁判、保姆,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平等探讨问题的“对手”,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促进与学生情感的互动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努力创设“对手”性话题,在学生达成“怎样玩得愉快”的共识之后,又挑起完全相反的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智慧,使对话更深入,这样的“无为而治”的课堂才和谐!

三、无为而治之“无能”——做一个欣赏者,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家庭生活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归生活就要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孩子的整个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

[案例]:《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3课“我想要 我能要”

要求学生做一个小调查,调查家庭每月总收入、开支、余额,包括自己生活和学习用品开支,每月还有哪些可能的开支。调查表的内容不在全班公开。

师:从这个小调查中,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诉说父母辛勤工作养育自己的不容易,表示今后要根据家庭情况合理消费。教师趁机板书“我能要”,并对学生说“在生活中不是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去买,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多想想能不能要。此时我们心中肯定百感交集,你有什么心里话或有什么打算对爸爸妈妈说?何不写封信呢?”

学生们沉思片刻,很快写起来。

课后教师要求他们把信读给父母听,也让父母给自己写封信,并把这些信件珍藏起来。家长纷纷感言“我的孩子不一样了,懂事了!”“我的孩子不再乱要东西了,会体谅我们了!”……

[评析]:本课教学设计寻找教科书内容与家庭生活问题的结合点。学校生活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更能反映学生真实面貌和对孩子潜移默化影响的生活在家庭,案例中的教师寻找到“我想要”“我能不能要”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结合点,让孩子在家庭的真实中学会生活。这一课以小调查和写信为桥梁,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孩子家庭生活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情况的同时主要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深深感受父母太不容易了,要体谅父母,合理消费,促进了课程学习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指导,形成了学校、家庭完美结合的圆舞曲。这样的“无为而治”的课堂才完美!

品德课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学生不能只将自己生命单一维度,比如认知或者记忆带入课堂,而将自己丰富的情感等其他生命维度留在课堂之外;同样,教师也不应将自己的整体生命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表面上教师的“无为”成就了学生的“有为”。这样教师、学生都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全身心参与者,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品德残疾人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无为而治”中成就的“自主”学生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