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朦胧诗的语言特质

2014-04-29 05:49崔婕
大观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口语化舒婷朦胧诗

崔婕

摘要:朦胧诗最大的特点正是其“朦胧”——模糊、含混,包含着多重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具有被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而朦胧诗具有活力的思维表达得力于其语言的敏锐特质,使得朦胧诗为整个当代文学增添一抹朦胧而绚丽的色彩。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朦胧诗的语言特质分析方面,从朦胧诗语言的所指扩大性、精巧性、口语化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朦胧诗;语言特质

朦胧诗的出现就彰显出一种叛逆的姿态,其实人性刚刚得到舒解,现实的苦难、历史的重压者是诗人自觉承担的责任,故而朦胧诗的主题通常追求叙事的宏大与主体的真性,多采用意识流、蒙太奇、象征等手法予以表达,擅用鲜活的意象群,这些均需要通过所指性更为广泛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朦胧诗语言的现代主义表现形式

朦胧诗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隐喻、暗示、通感、打破时空等,这些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使其语言体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家的祖国》,其中通过“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失修的路基、干瘪的稻穗”事物隐喻我们祖国数百年来的落后与贫困,将人民的痛苦与希望通过隐喻的手法深刻的表达出来;而后续又以鲜明的对比来描绘祖国处于历史转折期的全新面貌,通过“古莲的胚芽、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挂着眼泪的笑窝、绯红的黎明”等事物与景象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复兴、崛起的兴奋与激动,将作者与祖国不可分割的骨肉关系表达出来。同样是舒婷的《致橡树》中,与传统诗歌用玫瑰表达爱情的意象不同,其用“凌霄花”与“橡树”的关系比喻一种依附的爱情关系,以痴情的“鸟儿”与“橡树”比喻一种从属爱情,以“险峰”与“橡树”比喻一种陪衬式的爱情关系等等,这些比喻的应用强调了诗歌的主题,达到“形式朦胧而主题不朦胧”的效果。

二、朦胧语言所指的扩大

就朦胧诗的语言符号系统而言,其更侧重于语言符号外层所指生成意义的作用,外层所指会形成文本的多重艺术想象空间,这一特质使得朦胧诗中的文字符号充满不确定性,从而使读者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理解。比如舒婷的《黄昏剪影》:我和黄昏一定有过什么默契/她每每期待着/等在我的窗前/要我交付什么?带给谁?/这是一个我再也记不起来的秘密。诗中所用的黄昏意象,古典诗歌修辞语系中通常用于营造凄美的氛围,而在舒婷的诗中,黄昏不仅保留的原有的意味,而且又增加了多种意指,比如“老权”、“承诺”等,其核心所指体现出较强的延续性。如果说舒婷的核心所指与原意象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顾城的诗中所指的范围扩展的更大。比如《一月四日日记》中,写作为核心所指的“我那日记的小船”,此处的小船属于抽象与具象的交叉意象,与核心所指的“小船”几乎没有任何相关性,读者无法清楚理解小船的指代,因此顾城的诗歌所指范围更为广泛,因此也更加“朦胧”。

任何一种内容只有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才可获得新的美学价值,朦胧诗不会直接描摹自然风景或者进行直接的抒情,朦胧诗中传统诗歌常见的“太阳”、“钥匙”、“海”、“树”等种种意象已失去其固有的意义,而被嵌入多种意味,使得朦胧诗的语言符号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出显著的多义性。发展至今,朦胧诗已形成了情绪符号化、意象动画化、字词精品化、手法联想化的文本特征。很多朦胧诗都是通过简练的意象表现出无尽的意味,诗的意境既含蓄、朦胧,语言文本又通俗、明快,比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短短两句,就形象的展示了人类顽强的、追求光明的本性,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也不会磨灭人类追求光有的本性,通过“黑夜”与“光明”的对比,彰显黑暗的巨大与善性的顽强。

三、朦胧诗语言的精巧性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练字,一字经过“推敲”而显神通,而朦胧诗语言也体现出精炼、巧妙的特点。比如,北岛的《生命》:太阳也上升了。全诗共6个字,此处的“太阳”被赋予一切物体以生命的意象,北岛在太阳上升的动作中加入一个“也”字,使得整首看似平淡无奇的诗注入更为复杂的思想:太阳“也”上升之前,什么上升了?太阳升起并没有带来希望,恰恰 是“太阳”的疯狂催生了悲剧的生命;北岛的另一首诗《结局或开始》中,有这样的句子:“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地掠夺”;这里的太阳也变形为疯狂掠夺的形象。再如上文中提到的顾城的《一代人》,两行话中浓缩了千言万语,诗人用最直观的意象表达了最深刻、最抽象的内涵。

四、朦胧诗的口语化

朦胧诗语言的口语化特质是文革前诗歌口语化精华的继承与发展,诗人通过一种立体的、复杂的、经过提纯的口语,将自身个体独特的精神体验与主体精神灌注到作品中。比如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整首诗的表达不过是朴素、简单的散文句式,“你”、“我”、“云”三个意象富于变化,深入浅出,读起来有自然流畅、舒卷自如之感,反复玩味又能感受到其中的哲理意味。朦胧诗语的口语化还在于其中“也许”、“似乎”、“假如”等不定指词出现频率较高,这些口语词汇本身就体现出明显的闪烁、飘忽的特性,不仅丰富了读者诗情、诗思的维度,而且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矛盾的、不确定的心灵律动,准确传达其所处时代的情绪。比如“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或许存在只是不停的波动/把你整个儿铺成一川河流“等诗句,均是通过想象、假设的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显露出理性的思辨。

【参考文献】

[1]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学东.朦胧诗——中国现代诗歌的新传统[J].南方文坛,2010(03)

[3]陈文俊,高彩玉.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9)

[4]郑逸农.在诵读中自主体验诗歌的美——《相信未来》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0(06)

[5]白玉红.以忠诚的名义——食指的《相信未来》赏析[J].名作欣赏,2007(06)

猜你喜欢
口语化舒婷朦胧诗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舒婷《致橡树》(节选)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选本编撰在朦胧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舒婷的鼓浪屿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试论“朦胧诗”的起源、成就和弱点
邢非的诗
诗人舒婷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