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2014-04-29 09:24毛玉琴
大观 2014年11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改革策略高职教育

毛玉琴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总体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育体系;问题困境;改革策略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教育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首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主要包含目标规格体系,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方式体系,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践条件、教学评价等。最后,人才的培养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实现其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主要通过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一)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职教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

(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增长。2006年,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14668所,比2005年增加202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31.4万人,比2005年增加75.8万人,增长11.6%,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为45.6%,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在校生达到1764.4万人,比2005年增加164万多人,连续三年来的增幅都超过了10%。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达到41.1%。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初步形成。2003年高等职业院校已达到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68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4%。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增长对较高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也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辟了通过继续升学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途径,从而初步形成了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立交桥”。

(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五)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职业学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

(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了政府的领导,促进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布局结构趋合理。

二、构建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办出特色,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第一,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目标的重要意义。第二,要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克服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第三,要广泛宣传,使社会上形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共识,实验、实训由政府统筹安排。第四,各级职业教育部门要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依法保障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支出,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能力。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探索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职业学校决不能照搬普通学校的模式,而要以提高受教育者岗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职业学校必须坚持为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习、借鉴外国的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三)改革职教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推进城乡职教均衡发展。第一,加强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由地方政府制定本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统筹办学力量和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就业、招生等工作。第二,各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积极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大纲的制定,在实习、实验、教师进修、设备配置、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依法开展教学和培训等各项活动。要加强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构建国家职业能力标准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双师型”可以概括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把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法制轨道,使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要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与资格证书制度。要把能力、标准、资格证书和职业文凭几方面的有机联系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教培养目标的旧模式,创造出培养素质型、能力型、实用型人才的新机制。

(五)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第一,更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念。政府部门要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校要转变办学指导思想,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做到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重。第二,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体系,与就业紧密结合,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第三,加大政府统筹力度,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职教经费的长效机制。第四,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城市优质职教资源。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改革策略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