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婧一
在钢琴教学中往往容易陷入就事论事地去应付面临的各种识谱。钢琴训练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一是从练习第一个音起就要学会“听”。钢琴的入门方法很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断奏入门是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断奏的开始虽是以单音作为元素,一个个音的练习,“落下去a′手指站住a′提起来”,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同样是练断奏,练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练习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声音来检验,从练第一个单音断奏开始就要学会听,当手指触键、琴槌击弦时,听声音是否充分的发出来了;是否有良好的振动与共鸣;当手指保持在琴键上站立时,耳朵要倾听声音的保持和延长,并要学会辨别好听和不好听的声音,在此基础上,让学会理解不好听的声音是由于错误的弹法直接造成的。譬如说:敲砸的声音是由于过高过猛地冲击键盘而造成;闷暗的声音是因为下键的速度慢而造成的。那么,正确的弹奏应该是手臂放松自然离键不要太远,用物体自然下落的速度触键。就是说,这个音应是一触即发的,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动作,通过这样的要求弹出好听的音应是明亮、宽厚、具有共鸣的,我们一开始就应学会把正确的动作和正确的声音结合起来,懂得听什么和怎么听,这样的开端对以后的深入学习会受益无穷。
二是自然重量的运用与调节是良好声音的基础。所谓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进而是指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在弹奏中如果不会使用重量,声音必然会单薄、浮浅和缺乏表现力。对重量的运用与训练应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学会把手臂的重量全部放下去,弹出丰满淳厚的声音,不要把重量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个部位、而重量的调节必须建立在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根据音乐很轻弱,则把重量控制在最小。综上所述,我在此提出的重量概念包括身体所能补充手臂的、经过调节和控制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由这样大大小小的重量,经过灵活自然的变化应用,给我们的声音变化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三是指尖触键必须弹到“点”。弹到 “点”是一个触键的概念,这是保证良好音质的需要,从钢琴的发音特点来讲,每个音不论强弱、厚薄都有一个最佳的发音点。触键时这个点应有多深多浅、力量应用的多大多小、下键速度应多快多慢等等都应根据声音的需要来决定。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种声音都需由槌敲琴弦才能发出该声音所需要的振动、这种振动一是压不出来,二是声音一但发出后再用力也改变不了,哪怕在深厚持续的声音也必须在发音的瞬间积聚好力量,使声音尽可能深沉有力的发出来,使其有最好的振动的延续,而在声音延续过程中保持手的稳定,保持自然重量继续留在琴键上是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再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经发出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能在击键的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是好是差,在发音时就决定了。所以我们认为无论声音强弱,每个音的发音点都应在触键前找准感觉。浑厚的声音自然应把琴键弹“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接了当;歌唱时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最好的共鸣和延长;轻巧的声音则要在触键的过程中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压。
四是发挥钢琴之所长。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声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可引用等充分展现钢琴效果的精妙写照,要展现钢琴之所长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关键是对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而手指的活动能力,关键在于对掌关节进行训练,我认为在慢练时每个手指应该独立不倚地进行“快下放松”的练习,这主要是一个训练的概念,所谓“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别是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这样能使声音明亮。所谓 “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追加压力,在弹长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键上。“放松”绝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针对不必要的紧张和不要压键而言,动作越快放松越快,声音就具有更好的弹性,在慢练时如每个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动作的灵敏度就可和快速弹奏的需要统一起来。
在训练中最常见忽视手指主动性的毛病是:弹每个音时都由手腕加压力,表现在手腕随着每个音的弹奏而上下颠动,听起来似乎很“扎实”,实际上声音很重浊、生硬。在此需特别提出的是:发挥拇指左右活动的功能也十分重要,靠拇指的转换位置和连接,我们可以弹好音阶和琶音,因此拇指必须训练的主动灵活,克服其易僵直和重浊的弱点,对弹奏的流畅均匀有极重要的作用。总之要训练好手指,使其独立、主动、灵活;使声音清晰、流畅、均匀,这对展现钢琴的所长是关键性的步骤。
五是掌、腕、臂、身诸部位与声音的关系择要。(1)手掌的架子作为力量的支撑点,是保证声音质量的关键部位。弹强音的时候,手掌架必须牢固,弹轻音时更需强调手掌架的牢固,对这个概念还需加强理解和认识。弹轻时,如手掌架懈软塌陷,声音必将无法清晰集中而变的模糊浮浅。如不注意这点,也许声音就根本无法弹整齐,使声音浑浊一片。训练中常见的毛病是手掌塌陷,无法支撑。由于手掌无法充当力量的支点,手腕只能拱起来代替掌部作为支点。随之而来可能引起耸肩和手臂紧张。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手掌软塌的弹奏,声音无法深厚集中。因此手掌架的训练应在入门时就开始,在慢练时要尽量强调手型,在渐快的弹奏或正式的演奏时则不必要刻意强调外型,而是凭内在的功夫和力量的。此时也许外表看来掌关节较平,但手掌不是软塌的而是内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至于手腕拱起的毛病,单纯想从手腕去解决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从手掌架去解决。手掌架立起来了,起到了支点作用,手腕自然就能放下来了。
(2)腕臂的训练与声音的关系,手腕是手指与手臂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枢纽。手腕有许多上下左右的动作方式,其中有些手腕独立完成的,有些是和手臂协调配合起来完成的。在此我提出几个需要的问题,手腕的左右灵活调节,在训练中常被忽视,但是实际上非常重要。以手腕为主导的左右调节,是同时结合手臂左右调节的腕臂综合动作,指在对手指不断变化着的位置进行微调,并使得不论何种位置时,手臂的重量(或大或小)都能通过手指而全部送达琴键。此时的关键是要特别注意在用4、5指弹奏时,一定要把手调节到最佳位置,把力量“送达”琴键,使最高或最低的声音突出和通畅。这种调节使腕臂对手指充分起到了后放支援前方的作用,使得每个声音都能自然。
(3)身体协调与声音。在弹琴时,从身体接触到琴凳开始到手指接触键盘,应该是一个可以灵活调节的整体。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积极状态时,声音自然会丰润宽厚,使人听起来顺畅、舒展。身体协调的关键在于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调动出来。在弹最响亮、最丰满的声音时,只要身体挺立,用上腰骶的力量,不需多大的动作和力气,声音可以很自然和方便的弹出来。因此,要改掉弯腰驼背的不良习惯。重心后倾下塌是协调用力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