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忠
摘 要: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经多年教学研究提出的。某一个班级若能在一定的客观情况下取得最高教学效率,即为最优。为了实现化学备考的最优化,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 高考化学 备考 最优化
前苏联教育名家巴班斯基在多年教育教学研究中运用唯物辩证法,从信息论、系统控制法的角度创立著名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该理论中,巴班斯基认为:某一个班级若能在一定的客观情况下取得最高教学效率,即为最优。此处的“最优”可能不是“最理想的”,也可能不是“最好的”,实际上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佳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实施高考化学备考的最优化呢?笔者谈谈见解,意在抛砖引玉,以求大家方正。
一、找准切入点
高三学生在上复习课时经常认为枯燥,原因在于“炒冷饭”式复习模式,在复习时以回顾旧知识为主,缺少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的教学设计,学生味同嚼蜡。而在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中,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设计最合理的教学形式”,合理的复习方法必须找准切入点。即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创设更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复习中。
如“氧化还原应”的复习教学,就可以以“雾霾”为切入点开展复习教学,简述如下。
情景展示:播放央视新闻频道的近期新闻视频——“预计APEC期间北京将有4天雾霾”。
师:雾霾的污染源之一是汽车尾气。你能采取什么办法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消除尾气污染吗?
生:可以使用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
师:你知道催化转化器里的反应机理吗?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该反应。
……
又如“有机物的合成”复习课,合适的切入点不妨从近阶段肆虐的“H7N9”话题谈起,进而探究特效药达菲的合成设计,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二、点击兴奋点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是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三层次控制模式:“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且操作性逐渐增强。他提倡教师将教学重点置于真实情景中,在复习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新鲜的话题,这种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和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复习,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形成整合点
巴班斯基在其所著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指出:在所有的教学规律中,教学内容决定于教学任务是核心之一,设计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可接受性及循序渐进的原则。按此原则,笔者认为化学复习教学活动要围绕化学学科知识展开,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重视归纳和推理过程。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由浅入深,定能取得最优复习效果。
例如在“氯气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复习中,我们设计以一个实验问题为主线展开探究,就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现详述如下。
课题开始:展示图一,提出问题1:E中收集的氯气经盛有水的试剂瓶后可得到新制氯水,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微粒?通过问题1帮助学生梳理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及液氯三者的区别,并引出HClO化学性质的复习。
图一
图二
图三
再展示图三,提出问题4:将虚线部分用装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代替,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设计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辨析新制氯水中的三类物质的作用。
以上复习课的设计以一幅实验图为主线连接各主要知识点的复习,整节课起承转合自然,教学环节步步相连,考点整合到位,较好地达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的要求:促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诚然,在“最优化教学过程”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高考化学备考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苏)著.教学过程最优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8-43.101-117.
[2]俞水泉.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51-52.
[3]保志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48-50.
[4]杨莎.化学教学,2011(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