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珍
摘 要: 本文分析与总结了岭南地区学生读不懂古诗词的地域性原因,在备考策略上有的放矢,使他们对古代的中原语言文化有更系统的感知,从而真正读懂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种种方式,掌握读诗的规律和技巧。
关键词: 古诗词 阅读 备考
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和高考备考经验,我认为,如下原因阻碍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
一、古今语言的差别
古典诗歌是特别是格律诗,是高度浓缩的语言,它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再现古诗的意境。而且为了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有时候还会语序倒装。这样,就等于在学生和古诗之间横着一条巨大的语言鸿沟。例如:
寻陆鸿渐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一句,从全诗的整体语境理解,应该是“虽然陆鸿渐只是将家迁到了城墙边上,但我还是要经过一条很少人走的小路才能走到周围种着桑麻的他的家”,这样才有隐士味和田园风。学生常常无法补充完整这个语境,也无法将这两句有机联系起来,而是直接将第二句理解为“一条小路延伸进桑麻丛中”,这样,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就无法将“野径”“桑麻”这个意象跟陆鸿渐的隐士形象结合起来,解题得分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又如:
题葡萄图·徐渭(明)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有些同学问,古诗文当中不是常常进行句式倒装吗?我为什么不能将“啸晚风”理解为“晚风呼啸”呢?的确,这里是语意倒装,但是状语后置,而不是主谓倒装。因为整首诗是抒写诗人半辈子不得志的愤懑但又不想俯就的狂傲。如果解释成晚风呼啸,顶多是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写诗人当时的处境或者衬托坚强的人格,就没有那种狂放不羁的狂傲之气了。
由此,我们发现,习惯了白话文阅读和表达的学生,对这种比文言文还要浓缩的诗歌语言一时间找不到感觉。以上两首诗已经算比较通俗浅白的了,但是学生读起来还是有障碍的。
从学生阅读时所产生的问题看,要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觉,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以整体阅读带动细节阅读。
像《题葡萄图》一诗,从题目可得知这是诗人在自己作的画上题的一首诗,所以“笔底明珠“应该是指这幅葡萄图,“无处卖”是指无人欣赏,回应第一句的“落魄”,不难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半生潦倒,以至于后面的“闲抛闲置”,抒发的都是愤懑之情。所以“啸晚风”自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晚风呼啸”。在这种整体阅读的背景下,学生就不会轻易卡在某个语句里面出不来,文字省略的,语序颠倒的,都可以借助这种整体阅读的背景,用想象去补充与调整。
二、南北气象的差异
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南北文化的差异无疑是横亘在他们与古诗之间的一座大山。古诗里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这里写的“东风”是什么风?这对自小生长在中原地区的学生来说很好理解,因为根据气候的变化,中原春天吹的就是东风。可是,在岭南地区,春天吹的是偏南风,既温暖又湿润。我们把这种又暖又湿又闷的天气叫“回南天”。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岭南地区就不是很明显,不是很热,也不会很冷。所以像“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枫桥夜泊》)这样的诗句,学生会以为在写冬天,在他们的印象中,岭南一个冬天也不知能不能下两次霜。像这些对中原地区的同学不需要解释的自然现象,到了岭南地区的学生这里就成了一种陌生的知识。
南北文化差异,使学生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总是有一层隐形的隔膜。跟中原地区的学生比起来,他们没有那种“土生土长”的亲切感,天然的语感很差,
因此,对南方的学生,我们要多下一些工夫。我和学生大概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三、古今文化生活的差异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们的文化生活已经天差地别。比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捣衣”,由于生活的现代化,很多学生并不曾见过这样的洗衣方式,也很难理解到浓缩在天下母亲、妻子这个动作细节中的浓浓的思念。又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五代,李煜,《相见欢》)中的“登楼”,在很多诗词中都有这种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古人登高抒怀的一种具体方式。很多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古人一难过就要登楼,他们一难过估计就去K歌去了。我们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背,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其中深意,到了高中,也依然很难在诗歌鉴赏题目中取得很好的分数。
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学生深入中国的历史生活。让他们多读历史小说,读有丰富生活细节的历史著作,多读诗词,甚至多看历史剧也是好的。像《诗经》《史记》,黄仁宇、柏杨和吴思的书,多读读,对积累历史文化知识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与自然的疏离
古人闲暇没有很多消遣方式,能够常常与自然对话,一片云、一座山、一弯月都可以是倾心交谈的好朋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李白与敬亭山眉目传情,相看不厌,换做今人,实在让人觉得有点不正常。所以,当听说李白是因为跳进水里捉月亮而淹死的,有不少学生就哄笑起来,觉得这个诗人真的是奇怪。他们很少有独处的时间,从来不曾用心跟自然打交道,自然不能理解古人对自然比对人更甚的亲近。顾城的《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已经是极少的例外了。
一个连芦苇都说不曾见过的人,我们要如何让他进入“故垒萧萧芦荻秋”(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意境呢?因此,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面对夕阳时,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的落寞惆怅、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的无奈苦痛?如何让他们理解诗人看见一片云也能思乡,目睹一弯河流也能举杯消愁?我们可以说古代诗人多愁善感,却不可以忽视现代学生对自然的无知、情感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