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华等
“通窍舒鼻汤”是根据“肺开窍于鼻”的原理,临床采用温肺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化瘀法辩证施治。通过对186例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施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后,辅以“通窍舒鼻汤”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收到了肯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86例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施行手术并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无糖尿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与其他全身性疾病。所有患者均施行的是Mseeerklinger术式,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其中男性51里,女性47例,有FESS手术史15例,年龄18—79岁,平均(48±29)岁,对照组88例,男性49例,女性39例,有FESS手术史12例,年龄19—72岁,平均(47±20)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鼻息肉、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和分期
按FESS-97海口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1].
1.3治疗方法
按照中医中药辩证施治理论,治疗组术后一月内常规口服抗生素及桃金粮油胶囊、局部应用雷诺考特喷剂的同时,服用自拟的“通窍舒鼻汤”,该剂的主要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荆芥、防风、柯子、当归、红花、细辛、桔梗、甘草、桃仁、鱼脑石、熟地等,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9周,所有患者均定期在鼻内镜下进行换药及术腔检查(第一月1次/周,第2月1次/半月,第3-6月1次/月);对照组除不使用中药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共随访半年。
1.4疗效判定 术后随访半年,对所有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估,有无头痛、鼻塞、流脓涕等症状,鼻内镜下检查术腔有无粘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情况粘膜是否上皮化、有无水肿、息肉样变及囊泡生长。痊愈:患者鼻塞、头痛、流脓涕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见术腔无粘脓性分泌物、窦口开放良好,粘膜完全上皮化,无水肿、囊泡生长;好转:患者鼻塞、头痛、流脓涕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检查见窦口开放好,术腔大部分上皮化,但术腔少量粘脓性分泌物或少量囊泡生成;无效: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临床检查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中Ι型27例,Ⅱ型49例,Ⅲ型22例,对照组Ⅰ型29例,Ⅱ型45例,Ⅲ型14例(见表Ⅰ)。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分别采用自拟“通窍舒鼻汤”辅助治疗和非中药治疗的比较。2组均完成半年的治疗和随访,2组患者疗效见表Ⅱ,经x2检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對于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已成为鼻外科手术的重要方法。但是该手术是一个系统工程,常规术前用药、术中对鼻腔鼻窦粘膜的最大限度保留、术后清理术腔很重要,但经过这些处理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鼻塞、头痛、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所以术后用药对手术的临床预后也不容小觑。
祖国医学认为“鼻为肺窍”,鼻与肺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2],指出了肺与鼻的直接关系和病理关系。而慢性鼻窦炎是由于脏腑虚损,邪毒久滞鼻窍所见[3]。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体会,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不外乎外感内伤,气机升降失调,久而致肺气虚弱,加上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鼻粘膜损伤及创口出血、鼻窍气血运行不畅,患者气血不足,而致肺气愈虚,故FESS术后我们中医辨证为肺气虚弱、气血瘀滞证,治法为温肺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化瘀。自拟“通窍舒鼻汤”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固表,柯子、鱼脑石敛气,荆芥、防风走表而祛风寒,熟地、当归、红花、桃仁补血活血,配桔梗宣肺,细辛含挥发油善通鼻窍,共凑温肺益气固表,补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术后的随访和采取综合治疗也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术后的随访中最常见的是鼻腔粘膜水肿、囊泡样变,以及鼻腔粘膜的过度增生[4]。术后随访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与其他学者一致。因此我们在随访中定期清理病变粘膜、血痂、脓痂、冲洗鼻腔鼻窦。在上述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自拟“通窍舒鼻汤”用于鼻内镜术后治疗。经对比观察,自拟“通窍舒鼻汤”治疗组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愈合方面较对比组有着明显差异。说明根据中医辨证论治自拟的“通窍舒鼻汤”结合其他综合治疗,能明显促进鼻腔鼻窦粘膜上皮的生长恢复,并有助于粘膜上皮粘液纤毛功能的早日恢复,帮助重建鼻腔、鼻窦自身的各项功能。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我们认为: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辅以自拟的“通窍舒鼻汤”,能明显提高该手术的术后疗效。
参考文献
[1]杨玉昕.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98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9):134
[2]李钟剑.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01):32-33
[3]全梅玉,肖志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5):89-90
[4]韩德明,周兵,刘华超,等.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几项与疗效有关因素的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