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弦乐美学思想

2014-04-29 04:37张晓燕
北方音乐 2014年16期
关键词:演奏风格美学思想克莱斯勒

【摘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有一些不凡的思想和观念应运而生,而克莱斯勒正是这样一位大师。由于他非同寻常的演奏风格与极具个性的特点铸就了他影响世人的美学思想,从而引领了20世纪小提琴演奏的主体方向。

【关键词】克莱斯勒;小提琴演奏;演奏风格;美学思想;创新特点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音乐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对社会的前进步伐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克莱斯勒成为引领20世纪提琴演奏主体方向的不凡人物,这和他与众不同的演奏风格及极具个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杨波尔斯基说:“他作为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歌唱家而创造了独特的发音技巧,他所独有的演奏方式可以称为‘克莱斯勒演奏艺术这一整体概念。他最大的特点是广泛地、多方面地发挥小提琴演奏的色彩、表现手法和节奏等等。”克莱斯勒缔造了独创、新颖的演奏风格。他的声音开辟未来,揭示了小提琴这件乐器本身固有的潜力。他的演奏艺术兼有维也纳的温暖动人和法兰西的贵族风度,得体、精美、饱满有力、充满激情、极富感染力,并大量使用双音、滑音,效果清丽激越,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克莱斯勒”风格,具有新鲜动人的力量。“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的词汇和语法,小提琴表演风格也是如此。克莱斯勒是它的缔造者,他必将作为满腔热忱的音响诗人,和最伟大的、技巧高超且又色彩丰富的演奏家而被载入小提琴家史册。”克莱斯勒发音连贯、流畅、均匀、有力,充满着机智、诙谐、激情和欢乐。这在他的作品《爱的三部曲》里呈现得淋漓尽致。阿诺尔德·史坦哈特说:“想不带着含泪的目光和一丝微笑来听克莱斯勒的演奏,可能吗?他的深度、魅力、幽雅、平衡都属于那不复存在的旧时光。”

他在指法上很有特点,用二、三指来代替四指按弦,从而获得音响上的最大强度和丰厚感,在演奏抒情乐段的揉指时他更偏爱使用无名指。各种合理的指法都是因人而异的艺术演奏手段,它们丰富了小提琴演奏法的表现力,使得有可能更完整地显示小提琴的各种色彩变化能力,并便于克服各种困难。指法的发展是与音乐的发展及音乐风格的变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每一种新的乐思都具有自己固有的指法。不同的指法就意味着不同的发音。他常在优美如歌的旋律当中最大限度地采用所谓滑音换把的独特指法。

他从不炫耀技巧,运弓优雅,乐句处理得十分巧妙,富于节奏的活力。演奏的每个音都稍带揉音、富有弹性,这些都是克莱斯勒演奏任何作品——无论是大型作品还是小品时的特色。德国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说:"克莱斯勒不是在演奏小提琴,他简直就是小提琴的化身。”

克莱斯勒有敏锐的节奏感,能够将音符时值伸缩自如,自由表现旋律而又不破坏音乐本身内在的节拍,这也是他演奏的又一个鲜明的特色。评论家科洛米佐夫曾这样写道:“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是在歌唱,不仅在优美如歌的旋律段落时它歌唱,就是在经过句时它也在歌唱,这使得这位小提琴家的高超技巧几乎不被听众所注意,然而这又恰恰是各种表演小提琴家所期待的理想境界。”而另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大师西盖蒂则针对克莱斯勒的这一特点说道:“他使快速度的作品稍稍慢一些,而使慢速度的作品或主题同样程度地加快一些,这样就像在经过句上揉弦一样,巧妙地‘抹掉了作品快慢部分的界限,把它们连接成一种统一的情调。他的经过句的优美和清澈,每一次都使人感到喜悦。在某一点来说,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克莱斯勒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通过在特殊的把位上演奏特定的音符,从而在琴上取得不同的音色。有人曾说过,有一样东西比“美”更令人喜欢,那就是“变化不同”。在他的演奏里,渗透着无人可与比拟的人间情感,通过他那充满美好感情的、真正人性化的表达,将大家带进了音乐。

克莱斯勒将以约阿希姆为代表的德奥学派和马萨尔、伊萨伊为代表的法比学派融于一体,并掺入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缔造了一种破门户之见、新颖独到的美学观念。他的演奏之所以能够抓住听众的心,不仅是通过他的演奏技巧,还在于他的演奏具有敏锐的活力、幽默感和动人的感情,即把声音、技巧和表现音乐的能力融合在一起。这与他自小背井离乡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这些内心深处的情愫对他的演奏思想产生了影响。他的个性、趣味相当突出,具有浪漫主义美学观念,以浪漫主义美学观念处理古典作品。音乐自身并不能产生好的或坏的作用,但它却足以提高和增强自己现有的观念和直觉,那是有好有坏的。音乐是情感的语言,而一切情感里最深刻的就是爱。

克莱斯勒使19世纪逐步完善的小提琴演奏艺术达到了新世纪的崭新高度,这也正是他作为新时代开路先锋的伟大之处。克莱斯勒在继承和总结了19世纪大师们的传统和经验以后,寻找出了一条适应新时代艺术环境和美学标准的发展道路,从而确立了20世纪小提琴演奏的主体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科学的演奏方法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奏家本人的风格和个性。克莱斯勒极富创造精神的伟大艺术,是小提琴艺术史上具有根本意义的一次重要的转折。这种创造性使人们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看法上有了彻底的改变,从而产生出了新的美学标准和新的观念。在整个小提琴演奏的历史中,克莱斯勒是20世纪第一位通过直觉预感到在演奏中需要更多地表达感情的小提琴家。

今天这一切虽已成过去,但克莱斯勒在小提琴艺术方面的美学思想成为了我们的精神食粮,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提琴学子发挥自身潜能、努力钻研,对音乐本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维忠.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画传[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4.

[3]景作人.20世纪世界小提琴大师精粹[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作者简介:张晓燕(1978-),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演奏风格美学思想克莱斯勒
浅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海顿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比较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司鼓在潮剧舞台的作用
浅析冯子存竹笛作品的艺术风格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克莱斯勒死灰复燃还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