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4-04-29 02:59冯学敏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中学生

冯学敏

摘要:“爱的教育”既是夏丏尊一生信守的教育理念,又是他对于教育价值的最终认定。夏丏尊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无论是兼任地位低微的舍监职员,还是担任受人尊敬的国文科教师,他都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实施爱的教育。从事编辑工作的期间,他仍然心念众青年,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辅助他们的学习,将爱的教育理念延伸至整个青年群体。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传递着的不仅仅是爱,更是希望。

关键词:夏丏尊;中学生;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48-05

夏丏尊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他在前后约20年的中学教师工作生涯中,把最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始终是先生恪守的教育信条。即使在先生不再专门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专心编辑中学生刊物之后,仍然念念不忘为中学生排忧解难,为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着想。[1]马叙伦先生为夏丏尊先生墓所题写的“志屏绅冕,教瘁其身。教惟以爱,众归如春”之句正是夏先生对学生施以无私关爱的写照。

一、秉持“爱的教育”理念,施教中学生

(一)兼任舍监,心系中学生

1913年,夏丏尊先生在浙江一师教书,当时学校中的人员截然分为教员与职员,教员专事教书,职员专门管理事务。而舍监就是职员的一种,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地位待遇很低,常被学生轻侮。原任舍监受不过学生的气而辞职后,夏丏尊先生毅然自荐兼任舍监,他认为“真正要作教育事业须不怕打,或者竟须拼死,所以就职之初就抱定了硬干的决心:非校长免职或自觉不能胜任时决不走,不怕挨打,凡事讲合理与否,不讲感情”。[2]他的勇气不得不叫人称赞,也正是在这种决心的支持下,夏丏尊先生用连做舍监的七八年时间,与学生朝夕共处,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制止了学生的许多不当行为,这也真正拉近了他同中学生的距离。

舍监工作异常辛苦,但这也为夏丏尊先生了解当时浙江一师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了便利条件。“每日起得甚早,睡得甚迟,最初几天向教务处取了全体学生的相片来,一叠叠地摆在案上,像打扑克或认方块字似的一一翻动,以期认识学生的面貌名字及其年龄籍贯学历等等。”[3]除了这些基本信息,夏先生还要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从而判定学生做的事是否合理,能否予以支持。若学生是要做正确的事,他必定给以全力的支持,但如果学生们对自己的事情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么他是不会向学生妥协的。“学生无故请假外出,我必死不答应,宁愿与之争论一二小时才止”[4],“夜间在规定的自修时间内,如有人在喧扰,就去干涉制止,熄灯以后见有私点洋烛者,立刻赶进去把洋烛没收”[5]。这样严格地要求学生,夏先生却“不记学生的过,有事不去告诉校长,只是自己用一张嘴和一副神情去直接应付”[6]。其对学生负责任、为学生发展考虑的做法最终打动了学生,他们逐渐发现夏先生的教导包含的是真切的爱,觉得有事找夏先生才能够成功。因此,夏丏尊先生到后来觉得工作起来什么都很顺手,甚至能够“无为卧治”,这都得益于自己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树立的亲切可敬的教师形象。

(二)发挥人格的力量,感化中学生

早在1904年,夏丏尊先生就曾替父坐馆,教一些功课。1913年,在浙江一师工作期间,“先生见学生国文程度差,又自告奋勇担任国文教员,提倡自由思想,鼓励学生多看新书,多写文章”[7]。在国文的教学方面,夏丏尊先生有着丰富的经验,帮助中学生学好国文。但是相较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他更注重以教师的人格感染学生,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最初做舍监时,夏丏尊先生就已经注重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读教育的论著,翻宋元明的性理书类,又搜集了许多关于青年的研究的东西来读”[8]。这为他在以后做国文教师、编辑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以自身的高尚人格感化学生奠定了基础。

夏丏尊先生认为,要以人为教育的背景,无论教育者还是学生,要将学校安排的各个科目当作培养学生某一种能力的材料。“在普通教育上所列的科目,除了以人为背景以外,完全是毫无意义的。”[9]无论学生喜欢学习什么科,不喜欢学习哪一科,首先要考虑到学生是一个人,要全面发展、养成其各方面的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中学教育中是需要通过学习这些科目来陶冶品行、训练相关的能力的。夏丏尊的国文教育就是“学校、家庭、社会互通声气,课内外打成一片的教育;是着眼学生生存发展的教育,读写为课程的事项,也是生活技能的训练,较比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修炼更重要,无论在读还是离开了学校,都要且会自学和自我教育,是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终身以爱的感化教育”[10]。

既为教者,教师与教员的意义在夏丏尊先生看来是很不相同的,他认为:“教育毕竟是英雄的事业,是大丈夫的事业,够得上‘师的称呼的人才许着手,仆役工匠等同样地位的什么‘员,是难担负这大任的。我们在学生及社会的眼中被认作‘员,可怜!我们如果在自己心里也不能自认为‘师,只以‘员自甘,那不更可怜吗?我们作教员的,应该自己进取修养,使够得上‘师字的称呼。社会及学生虽仍以‘员待遇我们,但我们总要使他们眼里不单有‘员的印象。”[11]在这里,“员”与“师”相差甚远,差别就在教育者的修养上,教育者的人格上。教员和仆役工匠一样是糊口谋生的,而教师是要教书育人的,而育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夏丏尊先生非常重视教育者的修养和人格。“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知识不过人格一部分,不是人格的全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被教育者方能心悦诚服。只靠规则是靠不住的。”[12]因此,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的另一个与人直接相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也是爱学生、教化学生的强大力量。

夏丏尊先生作为一位国文教师,满怀着对学生的爱,坚定自己国文科教授的信念——“自己努力修养,对于文字,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各具有强烈锐敏的语感,使学生传染了,也感得相当的印象。”[13]他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力量,以身为教,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在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同时轻松地把国文知识都教给了学生。这样既富有真才实学,又真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受到了学生的敬爱。丰子恺曾是夏先生的学生,曾撰文追述:“夏先生对学生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学校看到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又同这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要吃老酒!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叫:‘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14]

此外,对贫弱学生的同情心使夏丏尊先生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更加亲和起来。“富者安坐而资入,购物多而价自贱。贫者辛苦所得,反为捐税等所夺。优等生受教师之奖励,勤勉益力。劣等生受教师之呵责,志气愈消。天下不平之事孰甚于斯?”[15]夏先生为那些家贫的学生抱不平,而对于成绩、品行劣等的学生不仅抱不平,而且给以最大的帮助。“有一个学生,品质恶劣,操行不良,成了同学中的害群之马,好些人见到他便掩鼻而过,校方主张将他开除了事,丏师力排众议,自任这个学生的导师,他喻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那个学生幡然悔悟,成为一名好学生。”[16]夏丏尊爱每一个学生,从自己的人格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由此可见一斑。

二、移译《爱的教育》,坚定爱生的信念

《爱的教育》为意大利作者亚米契斯所作,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里面是“心”的意思。夏丏尊先生最初读到的是日译本,且深受感动,“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17]。作者以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的形式,叙述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事情,透过文字传递出“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这部译作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自出版发行起再版三十余次,盛销不衰,各中学纷纷把《爱的教育》当作学生的课外读物,将书中的情感陶冶潜移默化地施予中学生,教育了一代青年。不仅如此,夏丏尊先生还认为这本书“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敢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18]。从这里着实能体会先生读书所受的感动之深。

译作的广受欢迎,也更加坚定了夏丏尊先生的爱生信念。自执教之初,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对学生负起责任,爱每一个学生,将教育作为英雄的事业投身其中。作为国文科教师,夏丏尊先生认为:“教师对于学生所应取的手段,只有教育与教训二种:教育是积极的辅助,教训是消极的防制。这两种作用,普通皆依了教师的口舌而行。要想用口舌去改造学生,感化学生,原是一件太不自量力的事,特别地在教训一方面,效率犹小。”[1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夏丏尊先生“对学生不主张体罚,不用训斥,而主张实行人格感化;提倡对学生要关怀爱护,要有感情,要真诚坦率,主张‘规范以绳己,宽容以待人”[20]。这种充满真诚关爱的积极辅助,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了夏丏尊先生的爱生之心。

夏丏尊先生把自己为人父为人师的态度和实践,同《爱的教育》中人物之间爱的表达方式进行对照,事无巨细地去关怀学生。在从事教师工作的20多年间,夏丏尊先生一直对学生施以爱的教育,他在春晖中学里曾对选他为指导师的学生说过:“你们远离家庭,寄读学校,学习上、生活上必然碰到许多困难,我作为指导老师,有责任为你们排忧解难,你们相信我吧,一切由我负责。”[21]身体力行爱的教育,夏丏尊先生对学生的学业、品行毫不妥协放松,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则关怀备至。他不开除品行恶劣的学生,而是通过自己的悉心教导使其幡然悔悟。发现学生的爱好特长时,他则予以鼓励、帮助。丰子恺喜爱画漫画,夏丏尊先生就鼓励他,不管画得好与坏,这都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体味,同时给以帮助,最终促使丰子恺成为一位漫画家。当学生生病时,他在床边喂饭进药,俨然父母,时时照顾。

更重要的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的过程中,受自己教育信念的引导,对中国当时的学校教育做了深刻的反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22]面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夏丏尊先生为学生们不能安心地学习、教育者不能沉静下来办教育而深感痛心。他对教育界提出了几种希望,即“中国教育的所以不良,是否源于学制”,“希望教育者对于各种教育思潮方案等有缺失的信念和实际的试验”,“希望教育者对于学校风潮有真实的反省”,“教育者凡事切实,表里一致”。[23]这样,夏丏尊先生从自己的反思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爱生的信念,爱生如子,无论学生有着什么困难,都不放弃,只照着自己的这种信念去做教育,以自己的实践去宣扬爱的教育理念。

三、延伸“爱的教育”理念,心念众青年

夏丏尊先生在他的中学时代,曾经历过许多的波折,断断续续受到了些中学教育,“知识广博,对某些方面有比较深的见解,还有高超的鉴赏文学和艺术的眼光。所有这些都是他自己学来的,从生活中学,从工作中学,从书本中学,还向交好的朋友学”[24]。夏丏尊先生受自学的益处匪浅。有着这样的困苦经历,他对于贫苦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之难处有着切身的感受,并时时指导以解困惑;对于家境稍好的学生,夏先生则循循善诱,劝其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自觉用心地学习。正是一心为学生考虑,将学生的事当作自己最大的事,真诚地关怀着学生,夏丏尊先生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他的教导被学生亲切地称之为“妈妈的教育”。

然而,并不是所有青年都能够这么顺利地在校读书,当夏丏尊先生通过信件知道有不少青年要失去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时,他回信给以真诚的宽慰,“学和受教育是‘终身以之的事情,离开了学校还可以学,还可以受教育,而且必须再学,必须再受教育”[25]。“即使住在学校里边,也不能只像一只张着口的布袋,专等教师们把一切应该学的东西一样一样装进来,也必须应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思索这一样,练习那一样,才可以成为适应环境的‘变通自在的艺人。而思索这一样,练习那一样,就是‘自学或是‘自己教育。”[26]

“自学”、“自己教育”是夏丏尊先生为迫于无奈不能在学校里受教育的青年们提出的一点实际的建议与引导,同时对于在校的学生和从业的青年也是很有用的启示。1930年,《中学生》杂志创刊,由先生主持,而杂志的使命就是“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给多方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的发表机关”[27],这是给了中学生一个自学交流的平台。“先生每期拟题约稿,撰写卷头言与编者后记,对青年读者的来信必亲自作答”[28],虽然已不做教师,但其对中学生的关怀始终不曾中断。

在这种教育方式的指导之外,夏丏尊先生还创作了许多的优秀作品,辅助校内学生和校外青年学习。“1933年,夏丏尊与叶圣陶合著《文心》,在《中学生》上连载。”[29]在《印象》一节中写到,乐华和大文去游山时商量如何写游记,同行的枚叔听两人讲出各自的观点后,引导他们思考记叙与描写的区别是什么。乐华回答:“我可以用比喻来分别它们。单就游记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这就是‘描写了。”[30]“也不限于游记;除了说明文字和议论文字,都可有两种写法,一是通常的记叙,一是印象的描写。你们刚才想起了描写风景的好例子,更能想起描写人物的好例子吗?”[31]像这种将语文知识融于日常生活的情节在《文心》中随处可见,它是以故事题材写关于语文的知识,既富有知识性,又不失生动性。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都是有多年国文科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他们熟悉青年的需要和喜好,将抽象的语文知识生动地穿插在多样的生活中,使中学生读者乐于阅读、学习,同时也向校外的青年读者普及了语文知识。

夏丏尊与刘薰宇先生合著的《文章作法》,与叶圣陶先生合著的《文章讲话》都是指导青年文章写作的著作,其中不乏详细的语文知识讲解及生动的事例说明,深入浅出,易于阅读。《文章作法》中的一节讲到“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机智”,里面写到观察事物有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两种,然后举例:“霉雨时候,要描写这霉雨天的光景,如果用平板正面的观察的方法来写,不知要用多少字才能写出(其实无论多少字,也写不完全的)。在这时候,假使有人把‘蛛网详细观察,发见‘雾样的细雨,把蛛网糁成白色的一种特别的光景,把这不大经人意的材料和别的事情景况写入文字中,仅这小小的材料,已足暗示霉雨天了。”[32]

除此以外,指导国文学习的还有《关于国文的学习》、《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国文科的学力检验》、《阅读什么》、《怎样阅读》等文章,这些著作主要面对全国的中学生读者,也包括校外那些有中学知识水平的青年。阅读这些著作,读者仿佛脱离了自己眼前的困境,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面对着亲切和蔼的夏丏尊先生,亲耳听他讲授国文科知识一般。

夏丏尊先生在其一生的工作中,一直以教育界志士自期,给无数中学生及校外青年以学习、职业、人生等诸多方面的指导,他所给予的教导培育正如“妈妈的教育”般满怀关爱,无微不至。正是夏丏尊先生这种“爱的教育”理念的巨大支柱作用以及他本人言传身教的感化力量,使得当时校内外的青年们能够在困顿中艰难前行。夏丏尊先生的“爱的教育”思想传递着的不仅仅是爱,更是希望。

参考文献:

[1]李兴洲.爱的教育:夏丏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

[2][3][4][5][6][8]夏丏尊.紧张气氛的回忆[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7][28][29]欧阳文彬.夏丏尊先生年表[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9][12]夏丏尊.教育的背景[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0]程稀.夏丏尊与现代语文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

[11]夏丏尊.近事杂感[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3][32]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0.115.

[14][20][21]夏弘宁.夏丏尊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8.108.79.

[15]夏丏尊.学斋随想录[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6]朱惠民.夏丏尊先生与春晖中学[J].共产党员,1986(3).

[17][18][22]夏丏尊.《爱的教育》译者序言[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9]夏丏尊.读书与冥想[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3]夏丏尊.回顾和希望[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4]叶圣陶.夏丏尊文集序[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5][26]夏丏尊.“自学”和“自己教育”[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7]夏丏尊.《中学生》发刊辞[C]//夏丏尊文集·平屋之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30][3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63.65.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教育要行走在爱的脉络里
《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走进陶行知 笃行爱的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