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成
摘要:上下文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具体操作方法有上下文隐现法、延后法、回望法、瞻前顾后法、补充原文法和字句扩展法等。掌握这些做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语文教学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上下文教学法;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60-04
上下文教学法是运用上下文语境理论指导教师教语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运用上下文教学法,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紧扣课文,使课堂始终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能够调动学生探索文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学习过程中习得上下文学习法;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具体展开,从而避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能够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教学结构前呼后应。中小学语文教师可掌握上下文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实现语文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一、上下文隐现法
上下文隐现法指运用隔断上文或下文的方式,将上文或下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暂时隐去,再根据要求逐步呈现上文或下文的方法。
任何话语片段都是一个相对自足的言语表达单位,都有一个相对自足的语义内涵。当这个言语片段和其他言语片段联系起来的时候,由于话语片段的增大,话语的含义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执教者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运用上下文隐现法,将暂隐和渐现巧妙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遮蔽部分内容,形成不同的话语片段,造成与整篇话语不尽相同的理解,为多元读解创造条件,然后,再适时呈现上文或下文,造成奇峰突起,引发课堂悬念,令人拍案惊奇。
蒋军晶老师在《母爱》教学中,就运用了该法。蒋老师一开始就呈现删去结尾的课文,在学生读正确后,请学生谈谈读后感受。由于结尾被删,文章的主旨意涵显得不确定,因而学生的理解精彩纷呈,或认为要注意节约用水,或认为要善待动物,或认为是赞美小战士的爱心,等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进一步发挥隐去下文的功能。教师首先提供“博爱说”“警示说”“母爱说”“理想说”四种结局供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要求学生联系上文说说哪种结局可能性最大,思考是否还有更好的结尾,如果有,请学生描述一下,并说说这样的结尾究竟想表达什么,让学生在选择中“建构”与“创生”。接着,教师告知结局,引导学生为课文加标题;指出课文标题正是“母爱”,要求有感情地自由阅读课文,遵循文章主旨体验并思考文中哪些语言、词句和细节体现了母爱精神;最后,要求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联想续写结尾。在此基础上呈现原文结尾,在与原结尾的比较中“情”悟写作技巧,感受原文结尾艺术化的处理,体味结尾震撼人心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刻画,思考老牛和小牛为何流泪,从司机和小战士中选一个角色,联系课文,写出他们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1]。
很明显,在本课中,蒋老师将上下文隐现法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教者将最后一段先行“雪藏”,再根据需要呈现,让语文训练落地生根,促成多元读解、推测下文、概括标题、想象续写以及有感情朗读等语文训练,使训练始终围绕课文,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掀起一轮又一轮学习高潮。
二、延后法
延后法指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滞后处理,等待课文学到相关部分时或者学完课文后再来引导学生回答相关问题。这样做便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联系全文,避免断章取义。
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朗读《马路上小红军》课文时,一位学生刚朗读完第一段“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他的同桌便站起来问:“于老师,‘深情是什么意思?”于老师首先肯定这个问题提得好,接着说“等学完课文咱们再讨论这个问题,我想,提问题的这位同学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课文学完了,于老师请该生自己说说对“深情”的理解。该生认为这个“深情”反映出陈赓的后悔、自责、敬佩、赞美、怀念等复杂的感情。[2]在这里,于老师采用的就是延后法。这里的“深情”不能简单地就字面解释为“满怀深厚的感情”。这个“情”是很复杂的。在学生没有读懂全文之前,即使教师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学生也很难理解。由于学生对下文不熟悉,此时即使开展讨论,也只会是浪费时间。因此,于老师将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延迟到课文学习后,再让学生自己根据上下文,结合全文来回答,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化被动思考为主动解答,效果非常好。
三、回望法
回望法指教师在学习相关段落或重点语句以及文眼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相关语段,指导朗读,理解语段。
在《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中,有位教师要求学生读第六小节(天神处罚普罗米修斯),并谈谈自己的心情如何,读出那种痛苦的感受,再引导回读第四小节,并思考阅读这一小节时内心会发生哪些变化,在此基础上,再回读到第六小节,思考刚才读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坚强、痛苦,现在还能读到什么?教师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普罗米修斯,读出自己的感受。[3]在这里,教师为了让学生读好并理解第六节,采用回望法,结合第四节,进一步领会第六节的含义。
有的课文篇末点题,在课文结尾出现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可以提纲挈领,抓住这一核心句,分层次不断回望上文。如王崧舟在《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中,首先指出课文结尾核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挑出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处,谈论该处如何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4]如此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四、瞻前顾后法
瞻前顾后法指在理解相关文句时,既联系上文,也联系下文。
《粜米》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愤激的话。”为什么说旧毡帽朋友心很简单呢?教学中,孙双金老师引导学生先从上文来理解:从上文哪儿可以看出“旧毡帽朋友”想的是很简单的?通过联系上文,学生认识到旧毡帽朋友只想到丰收,“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却没想到米价会跌得这样低,没想到米商们这么狠心地压榨剥削,更没想到“却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丰收成灾,这是淳朴的旧毡帽朋友万万没有想到的。孙老师再问学生:从下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旧毡帽朋友”想得简单?这样,引导学生结合下文明白:农民们只想到气愤不粜米,却没想到米行老板不在乎他们粜不粜,米商们有的是洋米洋面;农民们只知道洋米洋面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其实正是因为洋米洋面冲击了旧中国的市场,导致米价大跌;农民们只想到不粜米,却没有顾及到“地主那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短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5]。这样既瞻前又顾后,通过上下文联系起来思考,“旧毡帽朋友”“简单”的心十分明显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对一些过渡句的理解,更要注意做到瞻前顾后。如于永正老师《在仙台》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我到了仙台也颇受到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一过渡句的理解,就勾前连后,既联系上文,又联系下文,促进学生理解。[6]
五、补充原文法
补充原文法是针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是节选这一现象,有意识地补充原文相关内容,如节选的前文,或者是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或者是节选的后文,从而深化学生认识。
(一)补充前文
补充前文实际上为学生理解提供文本的上文因素,有助于学生深化认识。在《窃读记》教学中,针对文中提到的“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而文中只展示了“我很快乐”的一面,学生产生“哪里有惧怕”的困惑,教师可以将描写“我很快乐”一面的上文——“窃读”时被书店老板羞辱的片段引入,让学生再结合课文理解,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窃读”的内涵,又可以进一步理解“惧怕”的滋味。
(二)补充引入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
如《在大海中永生》教学中,在学习联想部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香港、澳门、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内容时,学生产生困惑:文中的联想和抒情空洞、做作。有位教师教到这里,将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一并呈现给学生: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祖国的万里海疆。小平回眸应笑慰。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香港、澳门。小平回眸应笑慰。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即将成为现实。香港回归即在眼前,澳门回归指日可待。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台湾。小平回眸应笑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他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骨肉同胞终有一天会团圆。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小平回眸应笑慰。海外侨胞为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腾飞而骄傲;各国政要和人民盛赞小平:“二十世纪罕见的杰出人物”、“本世纪公认的世界级领袖”、“邓小平的影响超时代超国界”……邓小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7]
学生读到了这些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便豁然开朗,明白了相关排比句的内涵,明白了作者通过层层铺陈讴歌小平同志贡献之大的用意。
(三)补充后文
干国祥在《巨人的花园》教学中,当学到课文结尾“许多年过去了,巨人变得年迈而体弱。他已无力再与孩子们一起嬉戏,只能坐在一把巨大的扶手椅上,一边观看孩子们玩游戏,一边欣赏着自己的花园。‘我有好多美丽的鲜花,他说,‘但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时,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想一想,有兴趣的话,直接就写在这里。在学生续写完后,干老师请几位学生读他们的续写内容。然后呈现了原文中写的由耶稣变成的小男孩引导巨人升入天堂的结尾。在读完这个结尾后,问学生喜欢哪一个结尾,这里的小男孩是谁?耶稣怎么变成小男孩啦?[8]
这里,干老师通过续写和补充后文,在比较中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了课文主旨。
上述做法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上下文隐现法似乎有点相近。确实如此。但也有本质不同。上下文隐现法是教师故意将课文中已有的部分内容隐去,暂时不让学生知晓,待学完相关知识后再呈现。而这里的补充原文法,是教师将被教材编者删去的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拓展,一种丰富,是将课文放到原文的上下文中去,在原文的上下文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观照课文的价值。
六、字句扩展法
字句扩展法指教学课文时由字而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逐层深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充分反映了上下文教学精神。
刘须锦老师上的《金蝉脱壳》第一课时中,首先,让学生读写生字,用词连句,读写文中9个生字,组词,指导“搜”、“颜”等难写的字,记住这9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在书上画出,定位字词在文中的具体语境。其次,刘老师让学生熟读词语,用词连句,学习生字词相关的语句,在文中找到9个生字组成的词语,画出词语依存的相关句子,熟读这些句子,并背诵这些句子,同时在检查中渗透“什么是句子”、“什么是简单句子”、“什么是复杂句子(几个简单句子的组合)”等常规句型知识介绍。接着,刘老师让学生巧用熟句,连句成文,先对照黑板上的生字词,记一记课文中相关的语句,再以同桌、集体等形式进行对句比赛,然后把这9个生字所在的相应句子,分别归并到一个意思里,渗透逻辑分段,整体感知课文。最后,刘老师指导学生呼应语词,概说课文,要求对照黑板上生字,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9]
显然,刘老师的做法符合字句扩展法。教者抓住课文中必学生字,由字到词,到句,到文,自下而上,紧扣课文的上下文,语言单位层层拓展,课文理解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刘勰所说的“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的上下文语境观。
综上所述,上下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其中适宜的做法,使语文课堂始终贴着文本飞,并使课堂充满语文学习的情趣与乐趣。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课堂打磨:蒋军晶小学语文典型课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4-48.
[2]于永正.教海漫记[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25.
[3]龚敏秋.分享语文的“读味”[J].成功.2012(11).
[4]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2.
[5]孙双金.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79.
[6]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306-308.
[7]何平 刘思扬.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N].人民日报,1997-3-3(1).
[8]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干国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90-92.
[9]刘须锦.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谈[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71-72.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