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儿童生命在语文教学中自由欢唱

2014-04-29 23:56李继东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游戏

李继东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游戏的教育价值日渐凸显,相关理论研究日益丰富。目前的语文课堂,依然缺乏真正的游戏,表现为语文教学中无游戏、假游戏、滥游戏。“游戏”教学顺应儿童的天性、呼应课标的精神、回应编者的意图,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培育游戏精神、塑造游戏伙伴、优化游戏设计,是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得以自由丰盈生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游戏;儿童生命;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4-05

在希腊语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相同的,都是指称儿童的活动,这意味着从源起之时,教育与游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在他们的教学中,都充盈着游戏精神。在国外,不少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七岁以前儿童教育的一种方法”[1]。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2]。皮亚杰也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3]杜威更是认为“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4],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5]。在当下中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愈来愈丰富,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正江博士就提出了“教育即游戏”的观点,他说:“游戏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本真的教育也是游戏。”[6]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这样表述:“既然人人都是游戏者,人人都生活在游戏当中,那么,教育本身就其实质只不过是人类多种多样游戏活动的一种。”[7]北京师范大学李敏博士提出了“游戏式教育”的构想,她认为:游戏式教育是游戏精神与游戏形式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它不是指一种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追求成为一种教育“范式”。[8]因而,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作出这样大胆的设想——“教学如游戏”,或是“游戏就是教学”,并就从教的语文学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当前语文教学缺乏“游戏”

(一)无游戏

当你踏进语文课堂,就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中小学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9]

(二)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表面上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儿童的游戏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就像米舌莱所言:“游戏显然是一种无偿的活动,除了它本身带来的娱乐外,没有其他目的。从它成为教育游戏的时候起,它事实上就不成为游戏了。”[10]

(三)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

(一)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的,最美的,最快乐的,最享受着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真正成为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楚楚动人地站立并优游于人的生命的本源地带,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之中。

(二)呼应课标的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1],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12]。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14]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三)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方面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词”“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图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的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的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容,“发展”和“享乐”并重。

(一)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自愿自觉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孩子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15]

2.让学生“规则”游戏。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16]“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游戏在教学中的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也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这也就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也就是一种真正游戏的状态。

(二)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一只手假象为“鹬”,把另一只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座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大组进行站着、坐着、趴着的三次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其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 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学生紧跟着读“我”就做什么。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我个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祖父个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也不过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倒过来写!”“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孩子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游戏的诡秘性质,最为生动地体现在“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的,孩子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孩子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就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教师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表情、神态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很快就在扮演活动中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河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17]。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了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孩子们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你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的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玩了一把穿越,把结尾置换,让学生想象,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席勒把这种基于想象的自由游戏称之为“审美的游戏”:“等到想象力使用一种自由形式的时候,物质性的游戏就最终飞跃到审美游戏了。在这里一种全新的力在活动,它使想象力的任意活动服从于它永恒不变的一体性,把它的自主性加进可变的事物之中,把它的无限性加进感性事物之中。”[18]

笔者试图在语文教学中作出这样的努力:在游戏教学思想的关照下,唤醒并激发自我以及儿童的游戏精神,营造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的游戏氛围,引发并长久保持儿童的游戏冲动,在游戏性的设计,游戏式的对话以及游戏化的活动中,使得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我们期盼并确信终将在未来有那么一天:游戏成为儿童本真的存在方式,主要的生活方式,校园成为儿童游戏的天堂,教师成为儿童游戏的伙伴,课堂成为儿童游戏的乐园,教学真正演变为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意义上的“游戏”,奏响儿童自由成长,自然生长的生命欢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豪地得出这样一个美妙而又振奋人心的判断:这是教育的节日,教学的节日,游戏的节日,更是儿童的节日!

参考文献: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73.85.

[3][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92.

[4][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2.213.

[6]张正江.教育即游戏[J].教育导刊,2011(6).

[7]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7.

[8]李敏.灌输式教育:一种“社会”隐喻——兼谈游戏式教育的构想[J].教育学报,2007(4).

[9]李庆明.“风乎舞雩,咏而归”——游戏哲学畅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9).

[10][法]米舌莱.教师与游戏[C]//瞿葆奎,等.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2.

[11][13][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21.

[12][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9.

[15][美]古德尔,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79.

[16][荷]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何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2.

[17][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

[18][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93.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游戏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