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2016-11-22 04:42乔玉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启示师生关系

乔玉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然而经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仍远未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爱的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入手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 《爱的教育》 师生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 启示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以主人公——小学生安利柯为主角的日记体小说的方式,书写了9个月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的情态。不同于当下较普遍的中国教育的单调沉闷,安利柯接受的教育“洋溢着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充满天真,挚爱,感动,温暖的感觉”。

中国正欲改变却还未改变的应试教育或许正如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译者序言中说到的:“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而《爱的教育》 基于教育上的情爱,描写了一个个丰满的教育故事,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理念,对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文化和教育质量。在《爱的教育》中教育上的情爱主要体现在师生的情感关系上。情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之间因情感交流而形成一种心理关系,就是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这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师,生素质的关系。师生交往时的情感,智慧碰撞,会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丰富,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个性鲜明的独立学生主体。例如:配巴尼先生面对学生的调皮,并没有苛责体罚,而是宽容饶恕了这个学生,继而用真心与班上的学生交流:“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并说“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而那调皮的学生也请求道:“先生,饶了我这次”,师长们的包容与宽恕让学生体悟到真正富有情爱的教育,还有安利柯二年级时的先生“先生不会忘记自己所教过的学生”而安利柯也评价道:“她一向母亲样地爱待我”;代尔卡谛先生抱慰方才骂过的小孩”还会因为学生忘了自己或没有向自己问好而感到难过。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些先生在把心灵先给孩子的同时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回报。中国不乏这样一心为孩子奉献的教师,例如感动中国的张丽莉老师,但我们也看到中国也不乏“范跑跑”这样的老师。甚至当今“教师猥亵学生”事件屡出不穷,师生关系畸形化发展。中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但教师素质低下必然会拉慢素质教育推行进程。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思想道德水平高的教师。

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开拓新的教学方式,主动去调整改变传统的单一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师生关系模式,适应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新身份,鼓励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便是主动性,全体性,全面性。《爱的教育》虽然很强调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强调学生要尊师敬长,但先生们并不是以压制学生来实现这种伦理关系而是通过教师的情与爱让每一个孩童得到了富有浓浓人情味的教育以及让学生行动和参与活动,“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其持续的内化,塑成了学生果敢、勇毅,正直的品格,从而实现了家庭、学校、学生的和谐发展”。并且先生们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明显,例如:先生在介绍格拉勃利亚的小孩时,不是让小孩自我介绍一下就结束了的,而是介绍了格拉勃利亚的名人,风景来引起学生对这个“离了故乡”的小孩的尊重,更由此进一步地引起学生们维护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热情。安利柯班上不仅有绅士的儿子,还有石匠,铁匠的儿子,先生们对他们都平等对待,赏罚仅依据学生的表现,对劳动者的儿子奖赏也引起了学生对劳动者的敬意,对劳动的敬意,这必然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而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如卡隆正直勇敢,斯带地勤奋好学,卡洛裴经商才能突出,“经常搞些小玩意”等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教师,学校允许这些不同,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创新型,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特色人才。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更要平等对待,而不可弃之不顾。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内个别指导等方式来引他上进。

《爱的教育》中有“每月例话”这个环节,有学生誊抄故事,这些故事主题非常多样有爱国主题,有亲情主题,有友情主题等。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当于我们的班会,不过“每月例话”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时刻,而中国现在的班会则是处理班级事务,形式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我们可以借鉴“每月例话”这个形式和内容,列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接受精神熏陶,像升国旗那样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外在的美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素质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转变自己的教育观,不要将自己置于神坛上而要将自己放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发展他的个性和创造性。这个转变过程虽然艰难还需要教师付出大量心血,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反思,不过教师是培养更高素质,更全面发展的人才,解决“钱学森之问”的一线人员,桃李满天下时,学生“报之以琼琚”之时,教师必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吧。

除了教师,学生也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学生作为有意识地个体,对教学活动也起着一定的影响。要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这里的优秀学生不仅仅是指成绩优秀,还包括运动能力优秀,劳动能力优秀等方面,研究表明,人们极易受同龄人的影响,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这种影响主要是好的影响。可以采取“小助手”形式,发挥同龄人的示范作用。小助手可以是班长的形式,也可以将将优秀的学生列为小助手,以表示出他们的特别,驱使其他学生观察他们列为优秀的原因,从而使其他学生“见贤思齐”。如《爱的教育》中的卡隆,书中虽没有明确指出卡隆是班长,但他的行为确实是在起着这样一个作用:在学生们不尊敬助教师时,卡隆“忽然站起来””堂堂的立着”“他从最坏的人起,一一用眼去盯”,不久,课堂便肃静起来。助教师“用了对兄弟说话时的那种充满了情爱的声气说:‘卡隆,谢谢你”。但教师在设置小助手时要公正公平,保持一定的敏感性,经常观察,注意其他同学的心理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谈话,沟通,并及时开导有嫉妒心或其他不良情绪的同学,向他们就解释清楚原因,并鼓励他们向优秀同学学习,争当小助手。或与其父母或监护人取得联系等。《爱的教育》中华梯尼嫉妒代洛西每次都得第一,校长先生开导他说:“华梯尼!不要饲着嫉妒的蛇!这蛇是吃你的头脑,坏你的心胸的”。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班级中,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自觉改善班级人际关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爱的教育》中,学生的家长们相互认识,关系融洽,学生之间总体上也是一派和气,卡隆甚至还是耐利的保护者。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爱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远多于我上面提到的,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将其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典型推广到普遍。

【参考文献】

[1]《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6

[1]谢冬平. 《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4:80-81+118.

[2]野曼. 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 改革与开放,2011,16:179.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启示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