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清
摘要: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动力源泉,优美动听的歌唱必须依靠于良好的共鸣,而共鸣又来源于腔体。由此可见,共鸣腔体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共鸣方法的掌握、共鸣腔体的大小以及共鸣气压的强弱都会直接影响声乐的演唱。本文作者主要分析声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共鸣腔体”的训练以及共鸣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关键词:共鸣腔体 训练 应用
一、“共鸣腔体”的种类及其作用
(一)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包括口腔、喉咙、舌头和咽喉。良好的口腔共鸣可以让歌唱声音饱满、优美,咬字吐字充满力量。口腔共鸣是头腔共鸣及胸腔共鸣的基础前提。
(二)胸腔共鸣
良好的胸腔共鸣可以强化歌唱声音的厚度和力度,使发出的声音充满力量、饱满。胸腔共鸣通常在低声部使用较多,运用胸腔共鸣时,会明显感觉到胸肺是处于较为松弛的状态,气息也处于流动状态。
(三)鼻腔共鸣
鼻腔是声音进入头腔产生共鸣的“桥梁”,是“共鸣腔体”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呼吸训练中有“闻花香”的训练方式。闻花香时鼻腔跟咽腔就是处于打开状态,气息能够顺利带动声波进入鼻腔产生共振。有了良好的鼻腔共鸣才能将声音带入头腔,进而产生头腔共鸣。
(四)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通常是在演唱高音时运用,良好的头腔共鸣可以使歌唱的声音明亮、辉煌,充满力量。在运用头腔共鸣时要打开其余腔体,确保腔体内部足够的张力,这样声音在头腔才会产生共振,进而产生头腔共鸣,使歌唱的声音流畅、动听。
二、“共鸣腔体”的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共鸣腔体”训练的时候,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训练状态,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如在头腔共鸣训练时很容易有学生为了追求音量和音色的饱满,而刻意压喉咙;在胸腔共鸣训练时也容易有学生为了感受胸腔的张力,而无意识运用肢体语言,导致肢体僵硬。这些都是错误的训练方式,在训练时教师要及时洞悉学生的错误并纠正。笔者认为,在“共鸣腔体”的训练中可以遵循以下训练方式。
(一)“打哈欠”训练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打哈欠,以此来感受口腔处于自然打开状态是什么样子。接着,教师就给学生讲解口腔自然打开时的特点:舌头自然平放、咽腔自然张开、牙关自然打开、软腭自然上提、鼻翼自然扩张,整个“腔体”都处于自然状态。口腔、咽腔、鼻腔之间都是通畅的,气息可以自由流动。
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打哈欠”、“叹气”、说“a”,分别感受这三种情况下口腔和胸腔自然打开的状态。然后,让学生在“打哈欠”的状态下用“吊嗓”的方式说“a”,体会声音经过口腔-胸腔-鼻腔-头腔这四个腔体产生的共振。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这四个腔体之间的联系。
(二)胸腔“支点”训练
在胸腔共鸣的训练中,教师要指引学生找准胸腔共鸣时声音的“支点”(通常在最下面两根肋骨的交点处),声音要建立在“支点”上,就像声音本来就是从胸腔的地方“透出”一样。
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用手指抵住“支点”,自然打开喉咙,发“a”音,引导学生尽量将声音往下叹;然后让学生有意识感受声音往下叹时“支点”产生的震感。以此训练学生的胸腔共鸣,切忌在训练的时候挺胸,要时刻保持胸部的自然放松。
(三)“微笑”训练
“微笑”是训练“共鸣腔体”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歌唱的时候也要保持“微笑”状态。“微笑”训练可以让脸部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鼻腔处于自然扩张状态,下巴、喉头也不会僵硬,促进声带的自然工作,把声波顺利送达口腔上颚,进而产生声音的共鸣。
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自然“微笑”,打开口腔,然后发“a”音,感受“微笑”状态下“a”的发音位置,以及“共鸣腔体”的“通畅”状态。
(四)“咬字”训练
歌唱中“咬字”是十分重要的,要字正腔圆,咬字位置要准确,咬字时要跟头腔共鸣紧密结合。这样歌唱出来的声音才会统一、饱满、有力量,达到优美动听的效果。
具体训练方式:先让学生进行“en”、“yan”等鼻韵母的发声练习,感受练习过程中的鼻腔共鸣;然后再转化为具体的“咬字”练习,“嗯”、“盐”等,在发声时将“咬字”扩大、延伸,指引学生有意识将字引入“眉心点”,感受头腔共鸣。
(五)“轻声”训练
歌唱讲究的是轻松、自然、顺畅、舒服。所以在“共鸣腔体”训练时教师要叮嘱学生从“轻声”开始训练,不能一开始训练就追求音量。只有循序渐进,先掌握“轻声”训练时的腔体共鸣,然后再逐渐增加音量和拓展音域。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共鸣腔体”的技巧。
三、“共鸣腔体”的运用
当前,在声乐教学中除了运用“打开喉咙”、“打哈欠”等方式训练腔体共鸣,让学生感受歌唱时腔体的状态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突然受到惊吓本能反应时腔体的状态。通常来说,一个人受到的惊吓越大,喉咙也就打得越开,喉头的位置也就越低。“共鸣腔体”在运用中除了要始终保持腔体的自然打开状态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歌唱的口型。正确的歌唱口型应该是:上下嘴唇垂直张开,嘴型偏于椭圆形,嘴巴的张开度为两根手指通过为最好。
第一,在高音声部的运用。“共鸣腔体”在高音声部的运用通常都是依照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的顺序,由强到弱按适当比例混合共鸣。高音声部偏向重于头腔共鸣,但也需要足够的胸腔共鸣奠定基础。
第二,在中音声部的运用。中音声部的演唱通常共鸣腔体的色彩都十分丰富,音响浓度也最好。中音声部的演唱以中部共鸣为中心,口腔和鼻腔产生混合共鸣,頭腔和胸腔产生一定量的共鸣色彩。
第三,在低音声部的运用。“共鸣腔体”在低音声部的运用跟高音声部的运用相反,侧重于胸腔的共鸣,头腔共鸣较弱,口腔跟鼻腔产生一定比例的共鸣。这样出来的音响色彩就较为低沉、浑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训练必须要抓住正确的训练方式,在反复训练之后还应该结合实际歌曲进行训练,让学生深切感受“共鸣腔体”在实际歌唱中的运用。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掌握“共鸣腔体”的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宇京.声乐演唱中共鸣腔体的作用及其打开途径[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02).
[2]毕剑平.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共鸣腔体的技巧谈[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3]李彤.声乐教学中如何知道学生运用共鸣发声[J].教学与管理,2002,(03).